《连云港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连云港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年12月目 录序 言第一篇 规划基础1第一章 发展基础1第二章 发展趋势5第三章 重要意义7第二篇 总体要求9第一章 指导思想9第二章 基本原则10第三章 战略导向11第四章 发展目标12第三篇 重点任务16第一章 促进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16第一节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16第二节 不断提高人口市民化质量17第三节 推动全体居民共同富裕19第二章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22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22第二节 形成“一区一带六轴”城镇化发展格局23第三节 构建“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城镇体系25第四节 推进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27第三章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30第
2、一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31第二节 建设新型城市33第三节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36第四章 增强县城和小城镇承载力38第一节 增强县城服务带动功能38第二节 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40第三节 推动小城镇差异化发展42第五章 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44第一节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44第二节 促进要素双向有序合理流动47第三节 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和公共服务共享48第四篇 保障措施51第一章 强化产业引领带动51第一节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51第二节 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56第二章 推动人地财统筹协调59第一节 增强土地供给与配置能力59第二节 强化资金保障61第三章 增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63第一节 建设高效便捷综合
3、交通体系63第二节 完善能源水利环保设施64第三节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67第四章 深化开放共赢和跨区域合作67第一节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68第二节 深化跨区域深层次合作70第五章 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72第一节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72第二节 改革城市建设管理体制73第三节 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74第五篇 规划实施76第一章 加强组织保障76第二章 开展试点示范76第三章 完善政策支撑77第四章 强化公众参与77第五章 健全监测评估77 3 序 言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
4、意义。“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动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开创新征程的崭新局面,奋力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连云港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规划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连云港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践,阐述“十四五”时期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是指导全市新型城
5、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 第一篇 规划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一章 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1.52%、55%,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人口市民化进程扎实推进。2015至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由256.34万增加到283.0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4.72个百分点,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时期。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落户限制全面取消,累
6、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1万人。全市范围内户口通迁制度全面实施,与其他苏北设区市实现城镇户口通迁。常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农业转移人口享有更多更好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人地钱”挂钩政策优化完善,要素保障基础更加扎实。图1-1 2015-2020年连云港市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总体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区域发展大局,区域联动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配套政策,城市化地区人口和产业加速集聚,农
7、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功能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和集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赣榆区加快融入主城区,徐圩新区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城和城镇人口、产业不断集聚。港产城融合发展得到新提升,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支撑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图1-2 2015年2020年连云港市常住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连云新城、赣榆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老城改造步伐加快。建成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和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苏北领先。以
8、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建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全面加速,外畅内达、安全高效的“一横两纵一环”市域综合交通走廊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换、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城乡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60万吨以上。持续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82%,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63%,农村供水通村率达到96%,行政村光纤宽带入户率达到9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每个建制乡镇拥有1所卫生院,村卫生室省标达标达到93.
9、1%。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1:1。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2.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协同发展力度不断增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60元,较2015年增长52%。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低收入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绿色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施
10、锅炉和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等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断面长制”,创新建立“管长制”“点位长制”,获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地区,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等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有效解决,PM2.5浓度持续降低,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并持续改善。环境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环境风险有效控制,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升。同时,新型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系列问
11、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市民化任务依然艰巨,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1.9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全市净流出人口高达74.38万,较“六普”增加了16.36万,人口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产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对就业和收入的支撑能力不强。四是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有待提升,商务商贸服务功能偏弱。老城更新和功能品质亟待加强,新城新区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不足,“山海港城”特色尚未充分发挥。五是新型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和道路交通等设施有待完善,生态环境仍有明显短板。六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县城服务功能
12、有待完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需要提升。七是港产城融合发展需不断加强,港口航运物流、海洋经济发展、城市综合服务的相互支撑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章 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国内和区域环境呈现新的复杂变化,连云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新背景、新要求、新趋势,城镇化发展进入稳增量、提质量、优功能、调布局的关键时期。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加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高水平建成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不断实现,人民群众追求个性需求、享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加强。城镇化发展要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的状态,统筹优化城市产业层次、就业结构和治
13、理方式,有效满足全体居民多元职业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和价值实现机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迫切需要。技术变革、产业创新、交通联系等变化带来区域竞合关系的不断演化,城市间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群、都市圈越来越成为要素资源集聚高地、区域竞争核心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主体空间形态。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突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抢抓多重区域政策叠加、跨区域联系不断增强机遇,积极寻求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深度开展密切合作,以免陷入城市群和都市圈间的“发展洼地”,导致高端要素无法获取、传统要素加速流失。中心城市
14、功能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打造和能级提升成为促进区域要素集聚、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要科学谋划城市现代化的愿景和举措,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新应用加快向城市集聚,形成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式,完善与禀赋特征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品质,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城市治理结构,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城乡发展需要广泛衔接和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互相支撑、良性互动,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要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提高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市场等的一体
15、化水平,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阶段,美丽中国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发展要求不断明确,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方式无以为继。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城镇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促进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逐步转向存量优化,使规模、布局、形态与生态、资源、环境更加适应协调,空间治理更趋集约、高效、精细,推动新型城镇化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强劲引擎。城镇化发展的动能和模式亟待创新。进入城
16、镇化率不断提高、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区域竞争不断加剧阶段,城镇化发展动力由工业化主导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转变。需要坚持四化同步,充分发挥新要素、新产业、新技术的驱动作用,探索推动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新动能,实现城市精明增长、资源集约利用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城镇化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推进。随着发展背景的复杂化和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城市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要充分把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城市社会的系统特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7、和运营机制,协同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构建完善空间治理、社会治理、风险治理统筹衔接的治理体系,实现效率、安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使得连云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以城市群、都市圈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为连云港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但也为连云港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能级提升和城乡融合等提出
18、了更高要求。“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东中西区域合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区域战略叠加,为连云港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和更多政策红利,但也带来区域竞争加剧、虹吸效应增强、高端要素流失等问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背景,立足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的新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工业化引领作用、信息化赋能作用、城镇化聚合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保障作用,促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统筹协调、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联动;有助于探索“人地挂钩”“人钱挂钩”体制机制,解决人地关系
19、割裂、财政压力增加、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实现人口土地财政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效率、安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中心城区、县城、重点特色镇、一般镇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带动相对落后地区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均衡协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有助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中心城区要素集聚、资源配置、区域辐射能力,切实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高能级、高品质的现代化新港城;有助于推动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战略中分享更大红利,支撑连云港落实国家、区域战略部署的同时,培育现代化新港城建设的新动能,增强区域
20、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第二篇 总体要求要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总体要求,科学分析连云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导向和发展目标,探索形成具有港城特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第一章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连云港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四化同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争当表率
21、、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紧扣“奋力加快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奋斗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现代化为导向,以制度性建设为重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着力优化空间格局、提高空间开发效率,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增强城乡发展活力,着力增强城市能级品质、促进城镇功能提升,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深度融合,着力完善治理体系、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港城特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加快建成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提供强劲持久动力。第二章 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共同富裕,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
22、为人民”要求,营造具有人文关怀、普惠共享的城市环境,保障全体居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加快推动人的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引领、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前瞻设计和精准设计,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土地、投融资等领域集成改革,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自由流动机制,协同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支撑。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坚持系统思维,加快信息化驱动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产城融合、供需协调,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共同繁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3、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美丽港城。区域联动、开放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和全方位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战略布局,全力提升开放平台功能,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筑功能强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强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一带一路”东方大港、海洋经济强市,推进各县区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路径,形成符合连云港发展实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第
24、三章 战略导向“十四五”时期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空间格局优化为重要抓手,构建对外开放、对内聚合的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中心城市、县城和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实现全域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以城市现代化为导向,着力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功能,塑造富有魅力的城市品质,提升高度开放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美丽宜居、健康安全、富有活力的新型城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途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城乡深度融合
25、发展制度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品质差距,加快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以港产城融合为关键引领,着力推进深水海港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统筹推动临港工业、港航服务、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海洋经济发展,提升城市人口和产业吸引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港口、城市、产业在空间上、功能上的有机融合和整体提升。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突出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均衡协调发展。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要保障,统筹发展与安全,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构建
26、空间治理、社会治理、风险治理统筹衔接的现代治理体系。以要素统筹协同作为关键支撑,探索解决“人往哪里去、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出”问题,完善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现代财政制度、国土空间管制制度,增强产业、设施、要素等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第四章 发展目标到2025年,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取得更大进展,城镇化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城镇化地区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一区一带六轴”城镇化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中心城区动力源支撑更加有力,沿海城镇产业带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沿东陇海和宁连发展轴联动功能得到提升,其他发展轴加
27、快培育和形成。“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城镇体系更加清晰,主城区现代化建设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赣榆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完善,徐圩新区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县城和重点镇、特色镇节点功能有效发挥。支撑引领港产城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大枢纽、大通道、大路网、大运输”的海陆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格局。常住人口市民化纵深推进。探索制定城乡双向流动的户口迁移政策,具备条件的农业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现代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深入推进,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覆盖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农
28、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现代化新港城品质不断提高。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得到增强,城区间实现功能互补、特色发展,城市更加和谐宜居、健康安全、富有活力。海滨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成为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强支撑。城市独特人文魅力彰显,就业创业空间持续拓展,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更加鲜明。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适应城镇化阶段的城市治理机制持续完善,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提升,绿色紧凑、集约高效的空间功能导向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9、持续提升。多元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人口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土地供给和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多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完善。城乡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更加协调,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差距不断缩小。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有效打通,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一体化。乡村建设行动得到深入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展望2035年,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转型、质量全面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均等化高质量全覆盖,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水平显著
30、提升。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完善,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的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可持续,功能品质更加完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基本形成,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农业农村发展更具活力。表2-1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城镇化质量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5270预期性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预期性3人均预期寿命(岁)77.578.5预期性城镇功能4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32.5预期性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0.545预期性6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70预期性公共
31、服务7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比例(%)-87预期性8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90预期性9市区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3预期性1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22.5预期性11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数占比(%)13.3115预期性12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次)-6左右预期性资源环境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五年累计下降率(%)-21预期性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1.182约束性15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水比例(%)-77.8约束性16林木覆盖率(%)26.526.5约束性1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2.2预
32、期性城乡治理18法治建设满意度9090预期性19公众安全感(%)9895以上预期性20实行全科服务模式的社区覆盖率(%)-90预期性第三篇 重点任务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促进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均衡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生活。第一章 促进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增强人口吸引和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推进全体居民共同富裕。第一节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坚持尊重意愿、存量优先、循序渐进,推动
33、稳定就业居住的非户籍人口率先在城市落户,引导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定居。进一步降低直系亲属投靠落户门槛,放宽人才随迁人员落户条件。健全户籍登记管理功能,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增设社区集体户发挥“兜底”功能。简化落户办理手续,健全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度、全市户口通迁制度,允许符合条件入乡返乡创业就业的高校学生、退伍军人、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原进城落户农村人口回农村落户。全面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提高居住证持有者落户便利程度,完善管理和服务政策,增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留居意愿。第二节 不断提高人口市民化质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以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
34、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为重点,建立与户籍制度脱钩、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动态供给机制。优先解决本地失地农民、失海渔民市民化待遇问题,切实保障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权利不受损,积极稳妥推进异地务工人员本地成长子女市民化。倡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建设福利平等、机会公平、全龄友好的包容性城市。加强城镇非户籍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引导非户籍人口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非户籍人口集中区建设文化、体育等公共空间。专栏3-1 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工程教育。在人口集中流入、教育薄弱地区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优化事业编制调配、增加教师编制数量。保障适龄儿童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35、确保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本地升学、录取、收费、办理学籍、生活保障等各方面享有同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将未落户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住房。推进进城落户人员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体系。健全以保障性住房为基础、以商品房为主导、以市场租赁为补充的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引导多渠道资金和各类企业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合理布局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产业园区、大中型企业配套建设公寓、集体宿舍等,多途径解决住房需求。医疗。均衡合理配置城镇公共医疗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将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基本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
36、范围。推进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社会保障。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轨运行。推进常住人口平等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简化社保转移接续程序。养老。探索建立政府、市场参与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不断增强老年人护理照料支付能力。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重点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提升疗养照料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和水平,促进老年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匹配。增强人口人才集聚吸引能力。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大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力
37、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居住就业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引导分类制定人才落户激励政策,形成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创新驱动的人才开发和使用制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花果山英才计划”“海燕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通过柔性引进、项目引进、平台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加大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技术工人等引进力度,构建高端领军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引才机制。发挥产业对人口吸引和调控的源头作用,聚焦石化、医药、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创新型、应用型、高技能、
38、高素质劳动者,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和高端人才集聚。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新时代优秀青年下乡计划,完善城乡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专栏3-2 人才招引计划和行动花果山英才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引进产业发展前沿、科技创新核心的顶尖型、领军型人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双创人才500人,双创团队5个,双创博士500名。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培养中青年高级专家,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选拔和培养第一层次50人,第二层次200人,第三层次1000人。海燕计划。对来连开展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在重点领域引进并集聚一批急需紧缺留学人才,建设高素质留学回国人员
39、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公共知识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专家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积极发挥专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促进作用,深化“百名专家科技服务进百企”活动,做大做强连云港市专家服务品牌。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载体,加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竞赛岗位练兵行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实施技能人才竞赛岗位练兵计划,推动企业、行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乡土人才培育行动。加强乡土人才载体建设,培育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人才。创新
40、现代人口服务管理制度。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健全以社区为基础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建强网格员队伍,提高户籍管理和服务效率。推行以家庭迁移为导向的市民化政策设计,研究制定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登记、劳动就业、税收、抚育赡养、教育住房、生活保障等政策,将人口服务管理嵌入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制度,运用现代技术实施人口动态监测,逐步建立市域、市区、城区常住人口常态化统计发布机制。建立与国家、江苏省及长三角城市人口数据信息共享交流机制,逐步实现人口综合信息跨部门、跨地区实时共享。第三节 推动全体居民共同富裕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坚持就业优先,构建常态化援企
41、稳岗帮扶机制,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人口。实施重大产业就业影响评估,聚焦石化、医药、海洋经济、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重点群体分级分类就业服务,推动重大产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满足差异化就业需求。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有序引导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就业、多点执业等新就业模式,支持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健康发展。健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拓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社区服务等岗位,兜牢就业底线。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消除
42、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提高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畅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发展通道,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企业建设试点,促进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加快城镇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向农村延伸,提升“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建设水平,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创业扶持政策,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提高创业参与率和创业成功率。完善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政策措施,营造鼓励新职业发展良好环境,高质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创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
43、监测统计制度。专栏3-3 高质量就业促进工程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建立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评价制度,选树一批创业带动就业典型,积极培育和打造40个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50个省级优秀创业项目。积极落实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创业指导专家团基层行常态化,选派专家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地现场服务50场次。每年举办“创响港城”品牌赛事活动。重点群体就业促进计划。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近创业就业。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生活保障联动机制,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有效保障和改善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
44、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加大初创实体扶持力度,支持网络创业新业态发展。建设高质量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园区,提升线上线下创业服务能力。组织优秀创业项目遴选等创业活动,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业。“十四五”期末扶持自主创业5万人,带动就业20万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加快推行工学一体、“互联网+”等培训模式。到2025年认定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5家、建设10所市级特色专业学院、12个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计划。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的模式培训学徒。以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
45、为目标,发挥院校师资优势,形成更适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培养模式。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500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专项行动。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已建工会企业及驻连中央、省属企业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认证及复核,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持续推进富民增收。建立健全经济发展、充分就业与收入增长联动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指导企业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稳步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加大创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发展电商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居民
46、经营性收入。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规范发展理财产品,完善分红激励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多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合理提高转移性收入。统筹拓展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渠道,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民资产资源权益化,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定实施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企业合理增加劳动者报酬。完善再
47、分配机制,强化税收、社保、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支持社会救助、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健全困难群体帮扶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开发式与保障式帮扶政策,增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能力。有序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推动社会救助政策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采取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或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必要救助措施。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及时发现、跟踪监测和快速响应机制,推进强村富民帮促行动向支出型困难家庭延伸。注重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促进保值增值和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第二章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融入国家、省发展总体格局和城镇化战略布局,优化“一区一带六轴”总体空间格局和“一主两副三极多点”城镇体系,推动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构筑高效、协调、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深入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