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十四五”医疗卫生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缙云县“十四五”医疗卫生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县“十四五”医疗卫生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doc(1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缙云县“十四五”医疗卫生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二O二二年五月目 录第一部分 卫生健康事业1.缙云县卫生健康事业 5-422. 缙云县老龄事业 43-783.缙云县中医药事业 79-101第二部分 康养产业发展 1.缙云县康养产业发展 103-130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关于“十四五”时期对卫生健康工作、老龄工作、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
2、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根据丽水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康缙云2030行动纲要和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和康养产业的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卫生健康事业部分,包括卫生健康事业、老龄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康养产业发展部分,。第一部分 卫生健康事业 缙云县卫生健康事业 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协
3、调发展,根据丽水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康缙云2030行动纲要和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及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县以构建“大健康、大卫生”发展格局为总方向,践行“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的初心使命,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强化基层、补齐短板、健全机制,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基本完成“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1.健康缙云建设全面推进。牵头编制出台健康缙云2030行动纲要,大力开展创建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促进
4、活动。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省示范文明县城。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9.85岁,较2015年提高了0.63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25%。2.医疗卫生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市率先上线“应急救助基金拨付”“独生子女死亡辅助生育金”事项。“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获得“全部优秀,两年第一”。我县率先开展丽水市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创新医共体“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机制,构建“全专团队”服务模式,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走上快车道。医共体牵头医院精
5、细化管理逐步走向常态化,均次费用控制持续向好发展,诊间结算、网上预约制、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得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民营医院医联体建设,民营医院及村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3.健康保障基础逐步改善。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财政资金共投入10.82亿元,累计完成卫生建设项目20个,投资金额8.5亿元,其中县人民医院迁建、东渡卫生院改扩建等4个项目已投入使用,县中医医院、县妇计中心、舒宁医院等3个新建项目已陆续开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设备配置标准化率达100%,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90.5%。全县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15年2.44人提高到2020
6、年2.57人,每千人床位数从2015年4.94张提高到2020年5.5张。引进紧缺卫生人才53人,新增卫技人员356人、定向培养生279人。建设市级重点学科5个,县级重点学科10个。民营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5亿元,床位数达到983张,占全县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45.7%。4.医疗卫生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我县3家县级医院分别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等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有效对接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县人民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医疗硬件条件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获得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医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优势科室协作机制,打通群众看名医专家难
7、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建成县域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新生儿五大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实现全覆盖,县域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小于3分钟,县域主城区急救车到达时间15分钟内。建成“流动医院”7家,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空白村巡回诊疗全覆盖,城乡居民基层就诊比例逐年上升。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实现基层“中医馆”全覆盖。5.健康共享水平稳步提高。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我县逐步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反应快速灵敏、运作协调高效、保障严密有力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共卫生项目、家庭发展服务管理有效实施,高质量完成城乡妇女“两癌”筛查、
8、低保人群胃癌筛查、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疫苗、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成功创建省级“三优”示范点7个、市级敬老文明单位4家,新建镇韩畈村被列入国家级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村,新建镇中心卫生院成为省级养老示范医疗机构试点单位,我县以中国寿乡联盟第六名成绩成功入选2018年度中国长寿之乡十大亮点工作县。“十三五”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目标值完成情况(2020)健康素质1人均期望寿命岁79.8079.8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5以下4.483孕产妇死亡率/10万10以下8.82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4.0032.25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8.00无统
9、计6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0.0093.10人口发展7出生人口性别比/107105.598出生缺陷发生率15以下15以下9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90.00100资源配置10每千人床位数张5.005.5011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人3.002.5712每千人护士数人3.202.5613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人3.005.20服务保障14县域范围内就诊率%90.0091.5615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50.0052.1716区域医学共享中心覆盖率%80.0010017智慧医疗覆盖率%80.00100健康管理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90.0093.0019规范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0.009
10、0.0920主要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率%60.0070.00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率%10010022全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100113健康公平2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0095.0024中医事业投入占卫生事业总投入比例%10.0010.02(二)主要问题目前,我县“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尚未普及,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与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之间矛盾突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卫生健康投入运行等领域短板明显。1.基层医疗卫生薄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设置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低,社区首诊未全面落实。2.县级医疗服务不强。医
11、疗技术与服务品质偏低,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建设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医院的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医养健康服务能力欠缺,对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支撑不够。3.公共卫生水平不高。医防融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常态化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物资保障能力不足。4.卫生人才队伍不足。卫生人力资源在全市处于较低水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配备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及结构与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村医队伍老化严重。硕士以上学历卫生人才缺口大,儿科、急诊、影像、检验、公共卫生、中医等专业人才紧
12、缺。(三)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步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卫生健康事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时期,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更高、更多要求。我国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健康高度关注,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年5月20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新时期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8月6日),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我县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疾病谱不断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
13、发传染病疫情相互叠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将长期存在,“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难度持续加大,我县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急需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我县卫生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未来五年,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必须紧抓发展机遇,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汇聚“丽水之干”合力,积极探索山区县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我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卫生健康基础。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式,
14、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要为根本目的,准确把握当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城三地”建设,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强化预防为主制度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卫生基础,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和经济有效的全人全程卫生健康服务,高水平开启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我县奋力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全省标杆提供更多标志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公益性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作为卫生健康事业
15、发展的基本出发点。2.坚持以党政为主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建立“共建、共享”发展格局。3.坚持以价值为导向。围绕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共体资源效益最大化,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4.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深化“1+5”改革,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卫生健康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5.坚持以整合为主
16、线。强化全局谋划和系统联动,更加注重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和中西医并重,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树牢全周期服务模式,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目标1.远景目标。到2035年,建成高品质健康缙云,成为展示中国山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现代化的重要窗口。2.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缙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卫生发展成为亮点,县级医疗机构跨上新等级,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初步完成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任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便捷、经济、有效卫生健康服务,主要居民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县域医疗卫生服
17、务发展走在丽水市前列,建成“全球知名、全国一流”的长寿之乡,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卫生健康基础。(1)具体目标。-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新高度。健康优先发展的政策得到落实,健康促进深入发展,健康行为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健康浙江发展指数不断提升,主要健康指标稳中有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健全,预警机制更加完善,公共卫生基层“网底”更加稳固,医防协同更加有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达到市内中上水平。-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办医形成品牌效应,县人民医院、
18、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打造长三角康养高地。-卫生健康支撑形成新动能。卫生人力资源得到极大补充,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新技术新项目快速推广,科技创新成为县域卫生健康发展新动能。卫生健康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实时、智能、全程数字化监管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改革取得新突破。医共体、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得到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元卫生健康治理机制逐步形成,促进“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持续提升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制度基本建成,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市前列。(2)具体指标“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2025年
19、目标指标性质健康水平指标1人均预期寿命岁79.8581.50预期性2婴儿死亡率4.485以下预期性3孕产妇死亡率/10万8.827以下预期性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2.2540.00预期性5健康浙江建设发展指数%85.00预期性服务体系指标6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574.30预期性7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人2.565.00预期性8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5.507.00预期性9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人5.205.50预期性10疾控机构标准化率%100预期性11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张4.50预期性服务效能指标12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95.00预期性13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1
20、.7172.00预期性14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9以下预期性15县域就诊率%91.5690以上预期性保障水平指标16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元65稳步提高预期性创新发展指标17市级及以上卫生人才数人3750预期性18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综合指数90预期性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1.健全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实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规范配置业务用房、设施设备,按照国家标准配置疾控机构人员,完成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大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
21、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健全监测预警、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体系,公共卫生核心业务数字化率达到90%。完善县级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诊室),落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建设。强化乡镇(街道)政府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主体责任,健全村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网络。专栏1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计划基本设施设备建设项目:提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标准,建立现代化、智能化监测系统,完善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项目:规范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增加职业健康、流行病统计监测、实验室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22、,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专业能力建设项目: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职业卫生服务等能力建设;发展现场调查处置、健康教育、实验室基本检验检测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等功能。至少配置1名以上职业卫生专职人员,配齐职业卫生检测设备,并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2.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实施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分级分层、规模适宜、功能完善、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完成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病区改扩建任务,建设相对独立的感染病区或感染楼,扩增负压病房,配备必要医疗设备。完善新冠肺炎后备医院(县中医医院)的建设,确保发
23、生重大疫情时可在48小时内投入使用。统筹规划救治资源配置,强化应急物资、防护用品等的储备和配置,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实施急救网络提升计划,建设缙云县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设置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等5个急救站和大洋镇等6个卫生院急救点。落实县级直升机停机坪建设项目。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乡镇村卫生院(室)、景区民宿等区域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建设“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提高县域紧急医疗救护应急响应能力。构建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流动巡回车+综合应急服务体系相整合的山区医疗急救服务模式。专栏2 县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建设缙云县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缙云县人民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缙云县 十四 医疗卫生 产业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