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缙云县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县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缙云县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 发展规划2022 年 12 月目录第一章 研究规划背景 11.1 规划范围与年限 11.2 规划依据 11.3 技术路线图 2第二章 现实发展基础 3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2 综合交通发展状况 122.3 综合交通发展现状总体评价23第三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 293.1 形势要求 293.2 相关规划解读 303.3 需求预测 39第四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484.1 指导思想 484.2 基本原则 484.3 发展思路 494.4 发展目标 51第五章 综合交通中长期布局方案 555.1 打造多向立体的综合运输通道5515.2 打造发达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595
2、.3 构建辐射全域的枢纽体系70第六章 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规划 756.1 打造智慧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756.2 打造高效经济绿色的物流货运服务体系80第七章 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规划 837.1 “交通+”发展规划 837.2 智慧交通规划 857.3 绿色交通规划 877.4 平安交通规划 88第八章 规划建设重点 908.1 近期规划建设重点 908.2 中长期规划建设重点 94第九章 保障措施 97附表: 1、缙云县综合交通近期建设项目表2、缙云县综合交通中长期建设项目表附图: 1、综合交通现状图2、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布局图3、综合交通规划总图2前言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做出了两
3、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要求 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 义强国, 明确提出了“交通强国”的建设目标。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 会提出, 要积极实施“1210”交通强省行动, 奋力打造交通强国省域 示范区, 并制定了实施 “四大建设”行动计划。 2020 年 4 月, 省委省 政府召开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 推动交通成为“重 要窗口”建设的先行官。 2021 年 5 月,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 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省出台交通服务高质量发 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专项行动方案。近年来,丽水市坚持走绿色发 展道路, 以“丽水之干”担纲
4、“丽水之赞”,紧密围绕“一带三区”市 域空间布局,推进产业与交通融合发展,奋力争当高质量绿色发展“挺 进师”,精彩书写践行“两山”理念时代答卷。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决 策部署, 更好地支撑现代化建设, 同时解决缙云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特编制缙云县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 作为全县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明确近期和谋划长远相结合的 方针, 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规划的引领作用, 明确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 规划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重点,探索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强烈 时代特征的交通发展之路, 为缙云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全面 参与全市“一带
5、三区”建设和金义都市区发展,打造成为高水平交通 强省示范县打下基础。1第一章 规划背景1.1 规划范围与年限缙云县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空间范围为缙云全县 域, 共 1503.52 平方公里, 包括 3 个街道、 7 个镇、 8 个乡、 253 个行 政村。研究对象涵盖缙云县公路、铁路、航空、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等, 谋划提出中长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重点, 并提出近期全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重点任务。本规划以 2020 年为规划基年, 近期至 2025 年,中期至 2035 年, 远期展望至 2050 年。1.2 规划依据(1)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2)国家高速公路
6、网规划(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4)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5)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 年)(6)浙江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8 修编)(2018 年2035 年)(7)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8)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9)丽水市国土空间规划(10)丽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 年)1(11)缙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2)缙云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13)缙云县历年统计资料(14)其他相关资料1.3 技术路线图图 1-1 技术路线图2第二章 现实发展基础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1.1 地理区位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地区东北
7、部, 全县地势自东向 西倾斜,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80%,县域山脉大致以好溪为 界, 东部为括苍山脉, 西部为仙霞岭余脉, 全境地形具东南西三面环 山,北口张开呈“V”型特征。缙云县隶属丽水市, 东临仙居县,东南靠永嘉县,南连青田县, 西接莲都区,西北界武义县,东北依磐安县,北与永康市毗邻。 缙云 是丽水“一带三区” 中缙莲青市域核心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 同时在金义都市区规划中, 缙云也是除金华各区县外唯一纳入规划范 围的地区, 其与金华市区、兰溪市、永康市、武义县串联形成金兰永 武缙发展带。从全省城市空间位置上看, 缙云县北距杭州 170 余公里,东北方 向至上海 310 公里
8、,东距台州 130 公里, 是丽水北上对接长三角核心 城市上海、杭州的前沿阵地,也是丽水和金义都市区接轨台州、温州 的门户之城。从全省通道布局上看, 缙云位于丽水、金华、温州、 台 州四市交界处,是区域级通道台金黄通道和浙闽粤通道的重要交汇地, 交通区位条件优渥。伴随着金温铁路的开通, 当前缙云县依托铁路已 基本实现与上海的 2.5 小时交通圈, 与杭州的 1.5 小时交通圈, 与温 州、金华的 1 小时交通圈。3图 2-1 缙云县地理区位示意图2.1.2 行政区划缙云县总面积 1503.52 平方公里,全县设 3 个街道办事处、7 个 建制镇、 8 个乡、253 个行政村,分别为五云街道、新
9、碧街道、仙都 街道、壶镇镇、新建镇、舒洪镇、大洋镇、东方镇、东渡镇、大源镇、 七里乡、前路乡、三溪乡、双溪口乡、溶江乡、胡源乡、方溪乡、石 笕乡。表 2-1 缙云县行政区划表序号乡镇(街道)面积(平方公里)行政村(个)1五云街道60.5242新碧街道42133仙都街道3574壶镇镇229555新建镇177.6276舒洪镇6767大洋镇160138东方镇81129东渡镇127.92010大源镇88.41411七里乡611612前路乡4364序号乡镇(街道)面积(平方公里)行政村(个)13三溪乡42.5414双溪口乡36815溶江乡501116胡源乡44.5717方溪乡32518石笕乡53.45图
10、 2-2 缙云县行政区划图2.1.3 经济发展概况缙云县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县域经济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全县经 济总量、质量持续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缙云县始终践行 “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目标,聚焦聚力抓创新、5促转型、强主体、优环境, 生态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表 2-2 缙云县 2013-2021 年经济发展情况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GDP (亿元)总值171.94184.06189.49206.10208.12214.21231.35243.44273.93增幅 (按可 比价计算)9.6%6.4%5.3%7.1
11、%7.1%10.5%7.9%5.5%12.5人均生产 总值 (元)总值4780650992523035662956748-616316-67553较去年增长(%)11.076.662.578.270.219.46.8-9.2备注: 1.以上数据来自历年缙云县统计公报。2.2019 年起采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我国 GDP 核算制度规定合算,并对 2018 年数据进行修订,修订前数据为 237.05 亿元。300 12273.9325020015010050010.5243.449.6184.06189.49206.1208.12232.03 9.9214.21171.946.47.17.1
12、7.95.35.5108642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生产总值(亿元) 增幅(%)图 2-3 缙云县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及增速近年来, 缙云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3 年的 171.94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273.93 亿元, 年均增长率始 终保持在 5.3%以上。2021 年缙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73.93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 9.9%。从全县 GDP 分产业来看, 第 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2.56 亿元,增长 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5.67 亿元,增
13、长 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35.69 亿元,增长68.3%。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 4.6:45.9:49.5 。尽管缙云县经济发展水平在丽水全市位居前列,经济总量常年位 列全市第三, 但与临近的温州、金义都市圈内县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金华永康市和东阳市 2021 年 GDP 总量分别为 722.23 亿元 730.84 亿 元,远超缙云县 (273.9 亿元), 2015-2021 年 GDP 增长率分别达到 57.26%和 49.39%,缙云县 2015-2021 年 GDP 增长率为 44.01%,与永 康 (49.39%) 、东阳 (57.26%) 仍有差距。温州市永嘉县
14、2021 年 GDP 为 486.30 亿元,2015-2021 年 GDP 增长率 43.03%,GDP 总量较高,增长率略低于缙云县。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486.30722.23 730.84 273.90缙云 永康 东阳 永嘉图 2-4 2021 年缙云与周围县市 GDP 总量 (单位:亿元)永嘉东阳永康缙云县43.03%57.26%49.39%44.01%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图 2-5 2015-2021 年缙云与
15、周围县市 GDP 增长速率72.1.4 人口概况2021 年末 2022 年初全县户籍总人口 46.79 万人,比上年下降 3.6。其中,男性人口 24.05 万人,女性人口 22.74 万人,分别占总人 口的 51.4%和 48.6%。全年出生人口 3184 人,出生率为 6.8;死亡人 口 3522 人,死亡率为 7.5;全年人口自然减少 338 人, 自然增长率为 -0.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40.62 万人,比上年增加 0.08 万人; 其 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23.47 万人,城镇化率为 57.78%,比上年提升0.96 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 缙云县县域人口呈现稳小幅下降趋势。表
16、2-3 缙云县 2013-2021 年人口情况(单位:万人)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户籍人口46.0446.3946.4346.6446.8947.0047.0146.9646.79常住人口36.0136.1836.2736.5135.8437.2037.57/40.62城镇人口/18.7919.3120.0821.0622.09/23.47从人口空间分布上来看, 县域内人口聚集不均, 各乡镇人口规模 差别较大。 其中壶镇镇、新建镇、五云街道人口集聚程度较高,户籍 人口均在 6 万以上,人口之和占全县总人口的 45%以上;新碧街道、 东渡镇、
17、东方镇、大源镇、舒洪镇、大洋镇、仙都街道集聚人口在 1 万到 3.5 万不等;剩余乡镇发展较为缓慢, 人口集聚程度较低,8 个 乡镇人口之和仅占全县总人口的 20%左右。8图 2-6 缙云县人口分布示意图2.1.5 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缙云县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 带的中断, 全县地貌类型可分为中心、低山、丘陵、谷地四类, 其中 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 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全县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 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 东半部群峰崛起,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 343 座。其中东
18、北部 为大盘山所延伸,以低中山地貌为主;东南部为括苍山盘踞, 为中山地貌,南部的大洋山主峰海拔千米以上主峰 3 座。北部地层陷落,构9成壶镇、新建两块河谷盆地。中部丘陵广阔绵延, 为仙霞岭与括苍山 的过度地段。全境地形具东南西三面环山, 北口张开呈“V”型特征。 全县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 主要包括好溪、新建溪、永安溪三条, 分 属瓯江、钱塘江、灵江三个水系, 其中好溪为县内最大的河流, 发源 于磐安县大盘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穿境入丽水,干流在境内长 66.11 公里,流域面积 791.8 平方公里。得益于优越的山、水、气候环境, 缙云县域内多处景区被评为国 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风景名胜, 是丽
19、水市首个省旅游经济强县,也 是浙江西南旅游热点,被授予“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省级全域旅 游示范县”等称号。其中, 仙都景区目前为丽水市唯一的国家 5A 级 旅游景区,并先后荣获首批“省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最佳节庆旅 游景区”等称号。图 2-7 缙云县旅游景区分布图102.1.6 城市空间格局近年来缙云县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增强城市集聚与承载能力, 构建形成了“一心双核两廊四片” 的发展格局。图 2-8 县域“一心双核两廊四片”空间格局(1) 一心建设仙都区块成为城市之心。 立足于仙都区块独 一无二的人文、生态和景观资源, 重构“乡愁文化竞争力”,建设海 内外华人追寻“
20、人文始祖”历史文脉、寄托乡土情结的精神家园。将 仙都区块定位于缙云文化之心、生态之心、休闲之心和城市之心,发 挥其地处县域各片区中心的区位条件,统领各片区因地制宜、合理错11位、向心联动、连片发展, 形成以文为魂、以景为核、产城融合、城 乡一体的多规合一发展布局, 打响“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特色城市 品牌。(2) 双核强化“双核”引领作用。 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和 壶镇的要素吸引力、宜居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建设成为全县人口集 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核心平台。(3)两廊推进“两廊”沿线要素集聚共享。 以国道、省道 等高等级公路为依托, 推进沿线开发,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和流动,促 进以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缙云县 综合 交通运输 中长期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