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doc
《缙云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doc(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缙云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稿)二二一年七月目 录一、规划总则2(一)规划性质2(二)规划范围2(三)规划期限2(四)规划原则2(五)规划依据3(六)规划及相关文件衔接6二、发展现状与背景11(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绩11(二)“十三五”时期存在问题16(三)“十四五”时期发展机遇17(四)“十四五”时期发展挑战20三、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21(一)指导思想21(二)发展定位22(三)发展目标23(四)发展战略25(五)重大任务26四、优化空间发展结构,高能级塑造全域格局33(一)空间布局34(二)功能分区35五、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高品质建设文化名县40(一)推进文化基
2、因解码进程40(二)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41(三)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繁荣42(四)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43六、推动旅游提质增效,高标准打造旅游大县45(一)打造“缙秀风景”特色美景45(二)培育“缙云味道”特色美食47(三)建设“缙夜留宾”特色住宿48(四)开发“缙情有礼”特色商品49(五)完善“缙云畅游”特色交通51(六)设计“缙云秘境”特色游线52七、优化体育发展格局,高水平建设体育强县53(一)提升全民健身服务质量53(二)完善竞技体育综合体系55(三)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56八、做实做深融合路径,高质量推动融合发展57(一)产业协同,拓展融合发展新领域57(二)科技赋能,增强智慧服务新动
3、能59(三)区域合作,构建互促共进新格局60九、加强品牌营销创新,高效能推动品牌建设62(一)营销目标62(二)营销策略62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效率实现规划目标66(一)组织保障66(二)政策保障67(三)人才保障68(四)资金保障69(五)安全保障70(六)环境保障71附件一:缙云“十四五”文旅体产业项目库72附件二:缙云“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图集80III“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性,提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
4、局中开新局的重要观点,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谋划、新布局。文化、旅游和体育作为重要的幸福产业,对“十四五”时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做好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对“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和体育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为深刻把握文旅体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缙云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缙云县文旅体发展“十四五”规划,牢固树立“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旅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重点考虑国内
5、外文旅体发展趋势和缙云县文旅体发展突破口,坚持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区域文旅品牌和推动文旅体项目进程、产业融合发展、文旅体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升文旅体产品有效供给为支撑,以丰富文旅体公共服务内容为保障,推进“三大平台、五大产业和八大工程”建设,推动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浙江省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文旅体融合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力争将缙云县打造成为世界(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长三角运动休闲首选地、诗画浙江最佳体验地和浙江省文旅体融合样板地,擘画全县文旅体发展进入新篇章。一、规划总则(一)规划性质本规划是缙云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是
6、未来五年内指引缙云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缙云县今后五年的文化、旅游和体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缙云县域范围,包括全县7个建制镇(壶镇镇、新建镇、东渡镇、东方镇、舒洪镇、大洋镇、大源镇)、8个乡(溶江乡、双溪口乡、七里乡、胡源乡、三溪乡、前路乡、方溪乡、石笕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五云街道、仙都街道、新碧街道),总面积1494.24平方公里。(三)规划期限本次规划实施年限为2021-2025年。(四)规划原则瞄准前沿,科学谋划:瞄准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前沿,引领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科学谋划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和体
7、育资源优势,将缙云县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创新体制,优化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政策扶持、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统筹,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战略。同时优化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结构布局,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促进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旅游、体育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等方面,寻找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的突破口,重点解决工作推进遇到的难题,突破发展瓶颈,促进缙云县实现文化、旅游和体育创新
8、发展。梯次推进,双效提升: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构建梯次推进、滚动实施的高质量发展项目库。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破解融资难题,提升项目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促进缙云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提质升级。(五)规划依据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9、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浙江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5年)。2. 行业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家统计局,2018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2011年);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
10、统设置规范(LB/T013-20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体经字2017628号);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2020年)(体经字2018368号)。3. 其他相关规划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丽水市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规划(2019-2035年);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5年);丽水市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11、年);丽水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缙云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大仙都景区五A时代扩容提质项目研究(2020年);缙云县低空空域旅游开发研究课题报告(2020年);缙云县景区、景城、景村一体化发展研究(2020年);缙云县夜经济等旅游新业态培育研究(2020年);缙云县大洋山区块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9-2035年);缙云县户外运动发展规划(2019-2025);缙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年);缙云县蛟龙大峡谷生态旅游规划(2018年);缙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12、规划(2017年);浙江缙云县“中国乡愁旅游先行区”规划(2016-2025年);缙云县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缙云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缙云仙都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5年);缙云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2015年);缙云县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缙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缙云县民宿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六)规划及相关文件衔接1. 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十四五”期间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旅游业
13、转型作为重要驱动力,落实“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旅游业打造成国家重要实力之一。衔接点:本规划将进一步推进缙云旅游业发展,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加强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提升旅游附加值。同时推进缙云旅游大数据模式,打造智慧旅游产业。2.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内容:规划以数字化引领改革创新,大力创造旅游供给,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拓展旅游消费市场,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将浙江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衔接点:本规划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各方面改革,大力实施旅游
14、“新基建”,拓展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路径,创新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方法,丰富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业态,力争将缙云县打造成为浙江省文旅体融合样板地。3. 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规划(2019-2035)规划内容:规划指出缙云县拥有丽水首家5A景区的品牌优势,仙都景区发展已十分成熟,缙云应加强好溪与仙都景区的建设,将黄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的发展,以仙韵为气质,建设黄帝仙都、养生之乡。衔接点:“十四五”期间,缙云将重点挖掘提炼以黄帝文化、石头文化、婺剧文化等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元素,塑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构建以仙都景区为龙头的文旅产品方阵,建设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力争将缙云县打造成为世界
15、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4. 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5年)总体定位: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定位:缙云县定位为黄帝文化山水旅游城市缙云县旅游发展引导:缙云县应依托仙都5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仙都景区周边乡村的发展,丰富全县旅游产品内容,实现5A级景区引领下的空间全域拓展,助推寻根祭祖旅游养生圣地的开发建设,打造缙云山水文化名城。衔接点:本规划衔接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定位,“十四五”期间深入挖掘缙云县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将缙云县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以仙都5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提升周边景区和乡村发展,做强“缙云轩辕祭典”国家级非
16、遗品牌,提升黄帝文化影响力。5. 丽水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规划内容:规划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研判丽水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聚焦体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方面着手,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完善工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体教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工程、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推进工程四大工程,将丽水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旅游度假基地。衔接点:本规划明确缙云体育事业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为重点,增加体育设施供给,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扩大体育产业规模,打造精品体育
17、赛事,促进缙云体育事业蓬勃发展。6. 丽水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规划内容:规划以国家、浙江省出台的体育产业相关文件为基本依据,以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建设为契机,以运动休闲业为核心,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引领,以体育用品业、体育培训业、场馆服务业、体育彩票业为支撑,构建“一核四区、一带一网”的体育产业总体布局,形成“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文创”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衔接点:本规划将衔接丽水体育产业总体布局中北部缙云体育产业示范区的发展布局,依托仙都、黄龙等优质景区资源,历史地域文化优势和智能装备制造的深厚基础,重点打造壶镇机床小镇,完善大型户外运动赛
18、事体系,推进三溪乡汽车越野乡镇建设,打造山地徒步精品线路网。7. 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内容:研究明确提出“三城三地”发展战略。三城即将缙云县打造为制造之城、开放之城、魅力之城;三地即将缙云县打造为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丽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先行地、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衔接点:本规划将延续“三城三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5A级仙都景区为核心引领,融合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产业,进行重点项目开发,力争将缙云县打造成为世界(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长三角运动休闲首选地、诗画浙江最佳体验地、浙江省文旅体融合样板地。8. 缙云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
19、019-2025年)发展定位:全国南部黄帝文化传承中心、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浙西南文化休闲智造中心发展重点:壮大发展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转型发展影视演艺产业、传承发展文化艺术产业;鼓励发展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扶持发展文化会展业、创新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衔接点:本规划衔接缙云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挖掘缙云的黄帝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形式,促进黄帝文化有型化和产业化发展;此外,在文化发展重点的基础上,本规划将更加注重文化与旅游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9. 缙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年)总体定位: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
20、地形象定位: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空间布局:“一核五板块”衔接点:本规划一方面在衔接缙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一心、三带、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沿用缙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形象定位,未来“十四五”期间,缙云县将继续以“黄帝缙云人间仙都”这一宣传口号作为城市品牌形象。10. 缙云县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规划内容:规划提出,到2020年,缙云县文化体育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文化体育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衔接点: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
21、十四五”期间着重夯实缙云县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百花齐放,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塑造知名文化品牌,将缙云县打造成为文化名县。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推动竞技体育转型升级,将缙云县打造成为体育现代化县。二、发展现状与背景(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绩1.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机构改革,合理划分职责。顺利完成发布新单位“三定”方案,内设机构按照机关日常运行、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和发展、市场管理、机关党委等工作实行综合设置;事业单位积极落实各事项的划转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开展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文体站划入乡镇管理,文化员转隶到乡镇(街道)社会事务综合管理中心;开展执法队
22、伍改革,组建缙云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落实中心工作,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完成书香缙云、健康缙云、仙都景区创5A等中心工作,加强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实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落实综治、平安、消防、安全生产、信访、统战、统计、档案等工作领导责任制。强化市场执法,加强风险管控。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定期发布“红黑榜”;文化和旅游常态化实行联合检查,增加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日常巡查次数;全面推进“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强化重点时段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2. 文体事业如火如荼基层公共文体设施更加完善。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分别获得部
23、颁二级馆称号;深化乡镇文体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壶镇镇、新建镇综合文体站被评为全省一级文化站,全县有13个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三级文体站;完成2个文化馆分馆、3个城市书房、10个图书馆分馆建设;完成图书馆城隍山老馆舍修缮工作;大力推进体育四提升四覆盖工作,完成城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1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笼式足球场、6个游泳池、2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5个百姓健身房,完成55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通过县级文化单位示范引导,完成送戏下乡1281场,送书下乡366次184902册次,送展览80场次,送讲座培训240场次;开展“乡村春晚”演出576场,极大提升了广大群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缙云县 十四 文化 旅游 体育事业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