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目 录一、总则 1二、现状与形势 2(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二)地质灾害概况 2(三)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3(四)面临形势 4三、总体要求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规划目标 8四、加强地质灾害“三区一点”管理 12(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12(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3(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15(四)地质灾害隐患点 16五、强化地质灾害六大体系建设 17(一)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 17(二)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 18(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19(四)地质灾害数字管理体系建设 19(五)地质灾害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2、 19(六)地质灾害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19六、重点工程 20(一)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程 20(二)地质灾害监测网建设工程 20(三)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工程 21(四)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工程 21(五)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21(六)地质灾害人才和宣教工程 22七、保障措施 23(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3(二)做好资金保障,加强项目管理 23(三)开展创新试点,加强队伍建设 23(四)开展科普教育,共创良好氛围 23附 表附表1 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附表2 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一 览表附表3 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
3、明表附表4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区说明表附表5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村(社区)一览表附表6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一览表附 图附图1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附图2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附图3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分布图附图4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重点工程部署图一 、总 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 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
4、造成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十 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浙自然资厅函2020592 号)要求,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 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 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金义新区(金东区) “十四五”基础设施类一 般专项规划,是规范本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是依法开展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本规划 是金义新区(金东区)“十四五”规划体系的专项规划之一,
5、 是“十四五”时期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适用于全区范围。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1二、 现状与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位于浙江省中部,总面积 661.8平方公里,全区辖2个街道、8个镇、1个乡,区政府驻多湖街道,总人口32.84万,人口密度496人/平方公里。本区山川秀美,著名景区有赤松黄大仙景区享誉国内 外,锦林佛手文化园与寨春农业休闲观光园分别创建为国家 4A 级、3A 级景区。 “十三五”发展成就有地区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 和8.1%。2020年,全
6、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 亿元, 比上年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和6%,人均生产总值(GDP)79170 元。(二)地质灾害概况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 年平均气温18.4,年降水量1493毫米。本区地处金衢盆 地东部,属浙中丘陵盆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依次为中 山、低山、丘陵,向中部递减,遂成河谷平原和低丘盆地,五个层次的地貌特征明显,呈“两山夹一川走廊式”地形。根据金华市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十 三五规划, “十三五初期,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4 处,受威胁农户34户,厂房1处,涉及222人,受威胁财 产4180万元。
7、 “十三五”期间新增地质灾害点4处,新增威胁人数10人,新增威胁财产220万元,通过应急排险、2勘查治理、避让搬迁等防治工程的实施,核销地质灾害13 处,截止2020年底,全区尚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附表1), 均为滑坡地质灾害;规模中型1处,小型1处。受威胁人口 1户4人、财产约160万元。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地形地 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多为修路、切坡建 房、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降雨则是最直接的诱发原因。隐患数量与“十三五”初期相比,下降了86%,明显下降。根据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清单,全区有地质灾害风 险防范区39处。根据技术要求(32号文)的风险防范区分 级标准,结
8、合地方政府提供的承载体信息(影响人数)对风 险防范区进行重新分级,划为重点防范区9处,其余30处 为一般防范区,共影响104户250人,影响财产约3715万元 ( 附 表 2 ) 。(三)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十三五”时期,我区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地质灾害隐患数量显著减少。 “十三五”期间,全 区共投入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资金约1270万元,同比“十二五” 增加近500%。 “除险安居”行动完成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综 合治理,减少威胁人口222人,减少威胁财产4120万元。“十 三五”期间,全区共处置新发生灾险情4处,处置率100%,实现人员零伤亡。3二是地质灾
9、害调查评价稳步推进。 完成金华市金义新区 (金东区)1:5万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风险调查 稳步推进,启动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1:5万地质灾害 风险普查和曹宅镇1:2000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全区地 质灾害风险“一张图”清单核查,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家底,初步建立风险管控体系。扎实推进“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应急调查,汛后复查”四查工作,会同地勘队伍“驻县进乡” 行动,对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开展日常巡排查、调查复查工作。三是监测网络日趋健全,预警体系更加成熟。深化“群 专结合监测网络,完成了2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实验点, 分别位于金义新区(金东区)源东乡尖岭脚和赤松镇钟头村 灶
10、头村。累计建成专业地质灾害监测点2处,分别在江东街 道国湖滑坡、源东乡雅高村。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纳 入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全面落实并及时更新防灾责任人和群 测群防员,配备必要的巡查监测物资。预警更加及时、覆盖 范围更广, “十三五”期间组织巡查组276组次,派出巡查 人员1438人次,发送地质灾害预警短8152余条,出动了187 余组(619余人次)紧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近百名群众疏散撤离。(四)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作为浙江第五个省级新区,本区进入“三区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期,4推动本区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能级双提升、实现经济价值和 生活品质双跨越,形成人与
11、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共治共享共富全面发展新格局。这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地质灾害风险仍然存在。 我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的背景没有改变,易发区面积占全区总面 积的44%,地形地貌及构造较复杂,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 而且大多数地质灾害都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特别是山区农 村切坡建房、切坡修路违规建设等现象,以及不合理的农业开发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二是防灾减灾理念发生转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 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 位。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防灾救灾工作,提出“一个目标、四 个宁可、三个不怕”等重要理念。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 切
12、实纠正和克服灾害防御“四种错误思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阶段。三是地质灾害防治智能化要求。 省委省政府提出地质灾 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 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构建分区分类分级的地质灾害风 险管理新体系,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五)存在问题“十三五”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圆满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与新5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风险隐患底数还未完全摸清。 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 诱发因素和发育规律认识不足,极端条件下地质灾害危
13、险性 和风险评价研究不够深入,与新形势下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预警预报专业监测精度仍需提高。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精 度仍需提高,灾害发生阈值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专业监测 精度不够,局部短时强降雨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风险仍处于不可控状态。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数字化平台应用还不够充分, 雨量等数据部门之间共享力度不足,数据功能单一、联动性 不强。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预警预报方式信息量先天不足,App 运用未能与时俱进。协同机制尚未健全,人才队伍短板突出。 基层防灾部门 的职责边界仍不清晰,协同机制尚未健全,基层防灾管理队 伍人员缺乏,风险管控专业队员不足,专业培训机制有待完 善,地质灾
14、害风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的需求亟待解决。6三、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的总目标,坚持“四个宁可、三个不怕”防汛防台工作理念, 坚决纠正和克服“四种错误思想”,遵循系统观念、系统方 法,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监测能力、预警能 力、防范能力、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六大能力建设,推动 地质灾害防治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构建顺应金华市金义新区 (金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新体系,着力 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
15、能力,为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建设“重要窗口”提供公共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地质灾害防治作 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全面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整体提升综合防治能力,努力把地质灾害威胁降到最低程度。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 护相结合,非工程措施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地质灾害风 险调查评价工作与群专监测网络建设,对风险防范区及隐患点开展科学防控与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切实规范农7民建房、农业生产等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职责明确,统筹部署。 明确政府在地质灾
16、害防治工作中 所起主导作用及其责任红线,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统一 指挥,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突出地质 灾害“整体智治”等重点任务,统筹部署各项具体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数字赋能,讲求实效。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支 撑引领作用,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常规 方法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 有机融合,在实践中建立适合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机制、新体系和新格局,实现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实效。(三)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 少损
17、失”,围绕“地质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监测能力、预警 能力、防范能力、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六大能力建设,建 立“ 一 图一 网、 一单一码、科学防控、整体智治”的地质灾 害风险管控新机制,构建分区分类分级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新体系,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努力实现地质灾害防治8从单部门应对单一灾种向多部门联动应对灾害链转变、从人 防为主向人防技防并重转变、从隐患点管理向风险防控转变,整体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2、 具体目标指标 调查监测精度大幅提高。 全面完成1:50000地质 灾害风险普查,高、中易发区乡(镇、街道)1:2000地质 灾害
18、风险调查评价基本覆盖,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发生规 律,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识别能力;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 业监测点10个,新建山区雨量监测站8个。累计建成地下 水动态监测井18处,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已建设完成。加强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专结合监测网络。预警应急能力全面提升。 建立金华市金义新区(金 东区)地质灾害风险预报一体化平台及基于降雨、位移、应 力、地下水位等多源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预 警系统;开展重点风险防范区应急演练,覆盖率100%,建设 一支地质灾害应急装备设备和配备齐全的应急队伍,为政府在防灾救灾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灾害风险水平明显降低。 金义新区
19、(金东区)现有 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赤松镇钟头村下马鞍滑坡已采取 工程治理,尚未竣工验收,继续巡查监测中,另外1处为江 东镇塘下村高塘顶(国湖)滑坡,采取地质灾害勘查手段,根据勘查结果,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新增地质灾害隐患9点做到即查即治,新发生灾害点应急排险率达到100%。加大 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力度,切实规范农民建房、农业生产等活动,从源头上控制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风险管控机制更加健全。 建立集地质灾害风险等级 预报、地质灾害风险实时预警和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为一体地 质灾害风险管控平台。建立健全政府统 一领导、统 一指挥,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地质灾害管 理体系。
20、提高地灾智防 APP 的覆盖和使用率,科学确定、动态调整降雨阈值,及时发布风险管控清单。 数字科技创新更加赋能。 鼓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的技术创新,以地质灾害风险码为主线,构建集地质灾 害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管理体系,实现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动态科学管理。 10浙江省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专栏表序号类别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现状2025年 目标指标属性1调查 监测1:50000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个01约束性2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 查评价个02约束性3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个210约束性4新增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个08约束性
21、5累计建成地下水动态监测井个1818约束性6预警 应急配合建设市、县(市、区)地 质灾害风险管控平台个01约束性7重点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 覆盖率%100约束性8综合 治理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率%100100约束性9完成综合治理处4预期性10数字 管理“地灾智防”APP使用人数人100200预期性注:约束性指标,是指须严格管控,确保实现的指标;预期性指标,是指通过规划引导,力争实现的指标。调查监测2020年现状指标指的是已完成指标; 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平台任务由省级统一建设。 11四、 加强地质灾害“三区一点”管理(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
22、, 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是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的重点区域。在“十三五”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上,根据我区地质 灾害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综合现有地质灾害点分布发育特 征进行修编,本次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地质灾害易发 区划分基于“十三五”地质灾害易发区图和金华市金义新区 (金东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易发区图的基础 上,根据我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综合现有地质 灾害点分布发育特征进行修编,将全区划分为8个地质灾害 中易发区 (B)、2 个低易发区 (C) 和1个不易发区 (D) (附表 3 ) 。2、 中易发区 (B)区内有中易发区8个,总面积64.58平方公里,占全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金华市 东区 地质灾害 防治 十四 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