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说明.docx
《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说明.doc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岭市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2006-2020 年)2014 调整完善版说 明二一六年四月前 言本说明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规划调整完善情况说明。主要针对温岭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2014 调整完善版)的主要内容和相关 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包括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和重点、规划调整完善基础 数据、规划调整完善方案评价、相关规划衔接、规划调整完善的公 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成果等章节, 目的 是为了说明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形成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逻辑性, 说 明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操作性,增强规划调整完善
2、成果的完整性。第二部分为规划调整完善条文修订说明,通过规划条文对比具 体说明规划调整完善前后的规划条文修改情况。 以调整完善版为主 体,与原规划文本进行逐章逐条的对照说明, 对新增、删除、修改 的条目进行调整原因的详细说明。第一部分 调整完善情况说明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 1一、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 1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三、规划调整完善过程 5第二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7一、市域概况7二、土地资源状况 10三、2006-2013 年规划执行情况 13第三章 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和重点 16一、规划调整完善思路 16二、规划调整完善重点 17第四章 规划调整完
3、善基础数据 21一、规划基数21二、人口及城镇化率数据 24三、经济发展目标及其他相关数据 25四、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26第五章 规划调整完善方案评价 28一、与现行规划方案比较评价 28二、对调整完善方案科学性、可行性的评价 31三、规划预期效益 32第六章 相关规划衔接 34I一、与国民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34二、与温岭市域总体规划的衔接 34三、与温岭市环境功能区划的衔接 36四、与温岭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衔接 37五、与温岭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的衔接 37六、与温岭市湿地保护规划的衔接 39七、与交通、水利、电力能源、旅游规划的衔接 39八、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 39第七章 规划
4、调整完善的公众参与 41一、工作准备阶段 41二、布局方案制定阶段 41三、成果论证阶段 42第八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3一、评价目标43二、生态环境状况 43三、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44四、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45第九章 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成果 47一、文本47二、图件47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 48四、规划附件48II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4 调整完善版 说明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一、 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以下简称“现 行规划 ”)于 2010 年报经浙江省人
5、民政府批准实施。现行规划 自批准实施以来, 在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温岭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土地保障,取得了良 好成效。“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 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提出,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 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 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 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相关政策 的出台,温岭市 “十三五”规划
6、的战略目标调整等背景变化,现行 规划已不能适应温岭市新的发展形势,规划调整完善势在必行。1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 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 机制,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并将优化国土空间纳入了生 态文明建设。1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4 调整完善版 说明2 、2015 年,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 106 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 资发2015 14 号)部署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
7、作,浙江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554 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 印发浙江省进一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技术方案的通知(浙土资发 201531 号)对全省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 排,要求将城镇周边及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这 一系列文件体现了各级政府对耕地保护的重视,坚守耕地红线,保 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将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与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同步推进。3、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浙江省提出 了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的“四大建设”,着手规划包括台 州
8、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在内的 14 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并将海洋经 济列为重点战略任务。随着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 略,温岭作为省级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台州都市区的重要 组成, 将加强东部产业集聚区和沿海城镇群建设,优化海洋经济发 展布局,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建设成为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区。4、台州市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主动对接国家“一带 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 提出“一都三城”区域发展战略新目标,并 提出台州、临海、温岭“三市同城”的发展战略。为适应台州“一都三2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4 调整完善版
9、 说明城”和“三市同城”战略的实施,温岭将主动融入台州现代化港湾都市 区建设, 积极融入台州城镇群核心圈层,对接公共服务、轨道交通、 高速公路等内容, 积极承担区域职能。为此, 温岭也对区域发展目 标进行了相应调整,中心城区中心北移、重心南移, 和泽国、大溪、 新河同城化发展; 做大做强五大中心镇和六个特色镇;加快东部新 区建设,提升都市圈的集聚辐射能力,将其打造为“科技创智城、滨 海旅游区、绿色生态园”,成为转型升级的“智慧湾区”。宏观背景的变化和区域发展目标的调整对 现行规划的实施 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对用地结构、空间布局、土地资源需求提出 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
10、利益出发, 为合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与发展战略方向的协调匹 配,迫切需要对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2013 年,温岭市按照省国土厅部署完成了温岭市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2006-2020 年)实施评估,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温岭市 及下辖各乡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由此,温岭市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县、乡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试行版) 和乡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及质量检查规则(修订版)(浙土资发201444 号文)的要求, 开展了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规划期间, 国内宏观环境深刻变化,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3温
11、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4 调整完善版 说明继实施,改革、创新、新型城镇化“三大红利”逐步释放, 进一步开 放合作成为区域发展新常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温岭发挥临海区位优势, 为温岭进一步加强与沿线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大“走出去”步伐 提供了契机,也为温岭依托临海区位,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创 造条件。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台州的“一都三城”战略的推进, 有利于温 岭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营造高层次城市功能服务自身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国家确定的新型城镇化, 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步伐,将加快以都市区和城市群为引领的区域城镇化步伐。浙江
12、 在实施都市圈战略的同时,将注重中心城镇,特别是一批“小城市” 与“特色小镇”建设;台州将以自我抱团的方式实施“一都三城”战略。 这将有利于温岭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步伐,做大做强五 大中心镇和若干特色小镇;有利于温岭与台州中心城区、临海抱团 打造浙江第四大都市圈,推进温黄平原都市化, 加快东部新区建设, 提升都市圈的集聚辐射能力。温岭市在未来几年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 在土地利用上也 映射出诸多具体实现问题:随着人口、资金和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中 心城区集中,五大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发挥,市 域城镇体系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东部新区建设推进速度滞缓, 部分 镇、村发展不快也影响
13、了区域的协调发展;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如 何最大程度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下,4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4 调整完善版 说明如何完成繁重的建设用地复垦任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如何不影响 区域生态安全等等。这些挑战都给温岭市的土地利用带来严峻考验。三、规划调整完善过程(一) 前期准备阶段2015 年 4 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市县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518 号),要求全省各市县乡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温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经过精心筹备, 于 2015 年 4 月成立
14、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国土局设立办公室, 同时成立项目技术小组,确保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顺利进行。(二) 资料收集、 基数转换和专题研究阶段5 月份开始,技术小组召集各乡镇及国土所召开了业务培训会, 讲解了相关政策和技术要点,下发了工作底图和调查表格,着手收 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包括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现 行规划成果、历年农转用报批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城市总体规划 等相关规划,以及近 3 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部门“十三五”规划等 各方面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展温岭市规划基数转换和专题研究工作,包括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专题、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题、生态保护专题、
15、节约集约利用专题、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专题等。(三) 布局优化及规划方案编制阶段57 月中旬, 项目技术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市相关部门、镇(街道)、 国土所参加的规划调整完善培训会,正式开展规划调整完善的布局 工作。 主要工作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现行规划布局、环境质量 评价、用地适宜性评价、相关部门主要用地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全 市的规划控制指标,确定规划的主要用地规划与布局, 划定生态红 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等三条红线, 确定 规划方案,编制规划成果。规划布局和方案编制过程中, 积极做好公众参与和协调。规划 调整完善过程中广泛征求上级及市相关部门、专家、土地所有者、 使用单位、
16、村组及公众意见,特别是对生态红线及建设用地开发边 界的划定与城建、环保、林业部分进行了充分衔接和论证,取得大 多数公众的支持。( 四 ) 规划论证和评审报批阶段规划方案经多方讨论确定之后, 于 11 月形成初步成果,技术小 组编制温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并召开中心城区五 个街道的听证会,市级听证论证会。技术小组根据听证论证意见对 规划成果修改完善后,报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上报台州市论 证审查。 12 月中旬经台州市各相关部门论证审查通过后,技术小组 针对审查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成果后于 12 月中旬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 查。6第二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一、 市域概况( 一 ) 地理位置
17、与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温岭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地处浙江 省东南沿海台州湾以南,长三角地区的南翼, 三面临海,位于东经 1210950 121440、北纬 281245283205之间。市境北界 台州市黄岩区和路桥区,南接玉环县,西邻乐清市, 东、东南和西 南三面濒海, 分别面向台州湾南部的大洋港湾、积谷洋和牛山-蒜山 海域,隘顽湾、披山洋海域及乐清海域。全市土地总面积 1073.71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总面积 956 平方公里。境内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沿海高速公路、 104 国道穿境而过,是著名的温黄平原所在地。7图 1 温岭市地理位置图2 、地貌特征温岭市陆域地形东西长
18、、南北狭,东西长55.5 公里, 南北宽 35.9 公里。温岭市素有“四山一水五分田”之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 西向东逐渐倾斜, 西部和西南部多为绵延起伏的低山丘陵,属北雁 荡山余脉;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 系温 黄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温岭市是浙江省海洋大市, 共有海域面积 1.47 万平方公里,全 市海岸线长 316.91 公里(其中陆地海岸线长 103.5 公里),有大小岛 屿 170 个。3、河流水系温岭市境内溪河众多, 现有市级河道 4 条、县级河道 33 条。主 要水系为金清水系,其它独立水系包括江厦港、坑潘港、横山港、 大雷溪等。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8.574
19、3 亿立方米, 水库和山塘 153 座,总库 容为 7669 万立方米,其中太湖、湖漫、花芯、桐岭水库是较大的 48座水库,合计容量 6889 万立方米。4、气候温岭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气候 温和,四季分明, 温湿适中, 热量充裕, 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 霜期长。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有大风日数 136 天, 其中因热带 风暴和台风入侵造成的大风约占 80%;年平均气温 17.3C,平均无 霜期 252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1861.1 小时, 平均蒸发量 1270.2mm , 平均辐射总量为 104.8 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为 1649.6mm, 平均降
20、水日为 169 天。5 、海洋和湿地温岭市有可围垦滩涂 109.53 平方公里,占潮间带总面积的 70.64%,主要分布在东部(大港湾)、南部(隘顽湾) 和乐清湾中北 部(坞根)沿海。温岭沿海约有 170 平方公里的滨海平原,是重要 的粮食生产基地。 温岭市围塘养殖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温岭湿地资 源新的有机组成部分。温岭境内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有以江厦潮 汐电站为代表的海洋潮汐能利用试验区。6 、旅游资源温岭市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拥有国 家 4A 级风景区长屿硐天、世界地质公园-东园区 (长屿硐天、大溪 方山)、大溪国家级森林公园、江厦省级森林公园、 石塘渔村、千年 曙
21、光公园、石夫人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二 ) 社会经济状况9温岭市下辖5 个街道、11 个镇,830 个行政村和 99 个居民委员 会。2013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1.0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0.40 万人, 非农业人口 20.65 万人。温岭市是浙江省重点培育城市,初步形成了太平-泽国-大溪金三 角和五大中心镇的城市化格局。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 、“国家级 园林城市”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 誉称号。201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8.28 亿元,人均 61930 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8.19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346.6
22、0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343.48 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7.8 47.5 44.7 调整为 7.8 46.3 45.9。2013 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 78.60 亿 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3.85 亿元;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05.54 亿元; 完成工业增加值 316.82 亿元,规模以上 ( 2000 万元) 的企业 工业总产值 696.12 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6.18 亿元;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37647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8403 元。二、土地资源状况( 一 ) 土地利用现状2013 年末, 全市土地总面积 107371 公顷,其中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岭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2006 2020 2014 调整 完善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