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第一节 为什么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8第二节 面向2050的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与期限 10第三节 从愿景到行动:开放协作的工作组织 12第四节 技术路线 13第二章 上海大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第一节 这是我们的都市圈 16第二节 趋势与挑战 18第三节 面向未来:从全球城市到全球城市区域 22第三章 上海大都市圈目标愿景第一节 总 目标: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 26第二节 分阶段发展路径 28第三节 指标体系 29第四章 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第一节 完善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功能体系 32第二节 构建紧凑开放的网络型空间结构 38第五章 共塑全球
2、领先的创新共同体第一节 打造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46第二节 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 49第三节 完善优化都市圈产业创新机制 51第六章 共建畅达流动的高效区域第一节 构建大都市圈城际“一张网” 54第二节 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 55第三节 连通低碳魅力的绿色交通网络 57第七章 共保和谐共生的生态绿洲第一节 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62第二节 营造更高品质的区域环境 62第三节 锚固更稳定的生态空间网络 65第四节 构建更韧性的安全保障系统 67第五节 建立联防联治的协同保障机制 68第八章 共享诗意栖居的人文家园第一节 塑造国际品质、江南韵味的栖居典范 72第二节 建设
3、魅力彰显的旅游圈与精品游线 75第三节 举办丰富多彩的世界品牌活动 76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上 海第一章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ABOUT THE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为什么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面向 2050 的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与期限从愿景到行动:开放协作的工作组织技术路线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第四节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是上海与周边 8 个城市协作发展的共识性文件,也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区域的宏伟蓝图。规划理念上
4、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立足全球视野、落实国家责任、结合地方特色、呼应市民需求,构建对标国际一流区域的目标愿景,重点围绕生态、人文、创新、流动四大维度形成目标、策略与行动指引。 组织方式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由各城市共同参与、共同编制、共同认定、共同实施的协作规划, 规划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方诉求, 搭建沟通对接的平台, 保证规划的开放性。规划内容上,既强调空间要素的底线约束,也强调空间协作的发展引导,兼顾保护与发展两大任务的平衡。技术路线上,突出空间分层协调,以不同的空间层次解决不同层面的空间协同问题,同时强调各层次的传导与衔接。 治理模式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区域现代化治理
5、的一次探索,搭建了一个区域协作与诉求交流的平台,将跨域治理的思路贯穿规划的全过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第一节 为什么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1、编制背景2017 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首次提到“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2019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圈内城市间渊源悠远深厚。历史上,这里就水脉相依、血脉相连,是不可
6、分割的生命共同体。时至今日,密切的人员流动、物资流通和经济往来让这里成为全中国最繁荣、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也让这一地区的协作抱团发展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时代洗礼,让这里的每个城市在过往的发展时期,都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可以说,无论是从上海自身,还是圈内任何其它城市来看, 当前的发展似乎“都挺好” ;但作为一个规模总量比肩发达国家的经济体而言,局限于“单打独斗”显然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满足于“各自安好”更是不足以承载国家发展的责任与期待。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作为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基本组织
7、单元,成为促进城市间分工协作、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国家提出“到 2035 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的适时提出,既是圈内各城市发展的迫切诉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责无旁贷的国家责任。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苏浙两省人民政府于 2019 年 8 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于 2019 年 10 月 17 日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
8、议,正式启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等要求,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协同的战略引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涉及多个主体,既明确区 域发展的远景战略目标,也提出针对区域发展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建议,加强对影响 区域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研究, 坚持顶层设计和行动策略相结合, 形成“战略愿景 -行动策略 - 项目库”的
9、路线图。强化区域协同的空间统筹。在区域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厘清区域全要素空 间资源,加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功能引导,构建一体化的都市圈空间格局,推动区域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共治。明确上海大都市圈内相关各方责任,同步开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专题研究和相关工作,解决空间统筹的实际问题。强化区域协同的机制保障。上海大都市圈内开展不同空间层次和阶段的规划协同 机制研究,制定战略引领与操作性相统一的空间政策,科学形成编制成果,并建立协同规划实施机制。3、工作原则规划理念上,坚持价值导向,上海大都市圈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分工合作日益 紧密、城市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圈
10、内各城市落实 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规划充分体现全球视野、落实国家战略、立足 区域特征、呼应市民需求,结合未来趋势与当前发展瓶颈,提出关键性战略指引,推动区域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编制内容上,坚持统筹协同,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从聚焦空间布局方案的 传统规划向治理性协同平台转变。制定区域发展的整体框架, 搭建多主体的协同平台, 并对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立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行动导向、 责任导向,科学设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最佳路径和行动计划,明确各个城市在实现战略目标中的责任。组织方式上,坚持共同参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不是传统
11、法定规划,而 是各城市合作协商的共识性文件。在各领域专家、各市政府部门和规划技术单位的分 工合作下,打破行政壁垒,理顺跨界地区关系,实现规划的共同编制、共同认定、共同实施,形成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性空间框架和共同行动纲领。98 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第二节 面向 2050 的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
12、域行政范围,陆域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4.7万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规划远期至 2050 年;中期至 2035 年,聚焦主要行动;近期至 2025 年,衔接“十四五”规划,并对部分重点行动以项目库的形式落实。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 推进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要求, 以及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中 “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 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要求,2018 年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征求意
13、见稿)中初步提出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为包括上海、无锡、苏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 ”城市。2018 年在针对工作方案的专家及省市意见征询座谈会中,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既要突出通勤圈等学术概念,也应当考虑区域重大的资源要素协同,同时要兼顾当下行政管理及政策投放的确定性以及面向未来动态调整的可能性。基于此,经过定性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太湖等重要生态系统协同的需求,并结合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及苏浙两省的意见,最终明确本轮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为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范围。图 1-1: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范围10 关于
14、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11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第三节 从愿景到行动:开放协作的工作组织 第四节 技术路线本次规划重点在于描绘面向未来 30 年的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共同蓝图,以及各 城市携手共进的路径举措。目标愿景既是源于对都市圈的历史轨迹与现实特征的解读 与剖析,也是基于对未来 30 年发展趋势与挑战的研判。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是 规划的共同宣言,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是实现规划的重要路径。针对这一目标, 规划提出四方面的协同举措
15、:共同塑造全球领先的创新共同体,打造全球领先的知识 集群和高端制造集群,让都市圈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影响力和经济活力的地区;共同建 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打造世界级的枢纽体系和轨道上的都市圈,让各类要素畅达 流动;共同保护水乡特色的生态环境,共同探讨区域生态保护和协作机制,让都市圈 成为水净天蓝的生态绿洲;共同传承与彰显江南文化,共享高品质的服务,让人们拥 有诗意的栖居环境。为此,各城市愿意共同遵守统一的标准与准则,密切协作,互利共赢。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按照从愿景到行动的技术思路, 形成完整的成果体系,其编制过程是一个全面探索区域治理的过程。本次规划坚持开门规划的原则。工作组织上,两省一市联
16、合组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的领导与组织机构,成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指导委员会及专家咨询委员会。规划组织上,坚持多部门共同协作,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牵头,上海市 8 个委办局及其它地市人民政府共同牵头各项行动研究。其中,八大系统行动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统筹,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分别牵头;五大空间板块行动分别
17、由无锡市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南通市人民政府、舟山市人民政府牵头,其他各城市人民政府分别参与相关空间板块工作。规划编制上,坚持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作为技术总统筹,世界银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团队参与专题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同协商的原则, 推动“1+8”城市政府、部门、企业、市民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工作架构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成立,负责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审查
18、、实施、监督、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和决策,对跨区域的重大规划事项、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合作事宜进行统筹和协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指导委员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水利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委领导参加,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对重点统筹建设项目及机制探索提供建议和意见。图 1-2:规划技术路线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由多学科、多地域、多领域专家组成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专家库, 包括两院院士、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规划设计机构专家、知名行业专家等。成立上海大
19、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 负责指导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的重大事项、编制成果的咨询和研讨。1312 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关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蘇 州第二章上海大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THE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AREA: 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这是我们的都市圈趋势与挑战面向未来:从全球城市到全球城市区域第一节 第二节第三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应对新的挑战,国家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市圈内各类要素紧密关联,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应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上
20、海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目标,应当主动承担起国家责任与区域使命,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引领区域内生与开放双重动力的培育,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海大都市圈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通勤圈,而是以地理邻近性为基础、功能紧密关联性为核心,并兼顾行政治理的完整性,由上海与周边 8 个城市共同构成的多中心城市区域。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领风骚。从环太湖的农耕文明,到沿运河的商贾繁荣, 再从沿长江的工业化发展, 到沿海的对外开放, 水脉相依所以血脉相连。如今这里人口与经济高度集聚,是一个比肩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尽管空间发展重心不断转移,但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从未转变。未来,从全球城市到全球城市
21、区域,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将更加和谐一致,上海大都市圈将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共担责任、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第一节 这是我们的都市圈1、 一个水脉相依 、人缘相亲的生命共同体水脉相依、河网密布的生态圈。自古以来,水就是上海大都市圈的生命之脉。唐末以前, 太湖流域“两溪入湖、三江通海”,奠定了最初的水网骨架;宋初以后, 通过“控上游、疏下游、固海塘”等水系治理举措, 逐步形成“两溪入湖、八江通海、多支流汇聚”的水系脉络,
22、也构建了太湖地区特有的塘浦圩田水利系统。如今, 都市圈内水网密布,河湖水面率达 14.1%,内河网密度达 2.5 公里 / 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文化同源、人缘相亲的文化圈。水脉相依造就了江南人精致柔和的文化调性。历经良渚、马桥文化的发展,再到先吴、古越文化的繁荣昌盛,最终汇聚进入共同的江南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加之近代大规模的人口往来交流,成就了这个人文相亲、血脉一体的都市圈。“沪苏一家亲”“300 多万上海人祖籍宁波”“上海方言 70% 为苏湖语系,15% 为宁波语系”“宁波人掌金融,无锡人掌实业”等民间说法,以及近代红色文化在沪嘉的延续,是这里血脉相连的最好诠释。2、 一个人口
23、与经济高度集聚的高收入经济体人口高度集聚且模式多元。2020 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为 7742 万人。不同城市内的集聚模式也很多元。根据人口在市县镇村 1 的分布差异,上海城市人口占比高达 74%;苏州、宁波的市区、县城人口总占比超过 50%,市区、县城对人口吸引能力基本相当;无锡、常州、舟山人口总量与增量均集中在市区;嘉兴、湖州、南通城区人口占比较低,县城和镇村人口更集中,其中镇村人口占比在 60% 左右。多样化的人口集聚造就了各城市不同的城镇化特点,也一定程度带动了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经济高度集聚且快速发展。2020 年上海大都市圈 GDP 为 11.16 万亿元,经济的空间
24、集聚程度显著。上海大都市圈以占长三角约 1/6 的陆域面积,承载了长三角 1/3的人口和约 1/2 的经济总量。在 2020 年长三角各城市 GDP、2019 年长三角各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都市圈在前 10 位城市中均占据 6 席,是长三角城市群功能最集聚引领区。3、 一个发展重心不断转移的多中心组合体在数千年的历史演替中, 上海大都市圈走过了农业文明、商贸文明、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后期等多个阶段, 发展重心从环太湖到运河沿线、长江沿岸, 再到沿海地区,区域核心城市不断变化,逐步形成了如今竞合发展的多中心格局。都市圈九个城市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上海作为都市圈的引领城市,承载着周边城市
25、的共同期待;苏州经济体量在都市圈内仅次于上海,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无锡是创新基础深厚的滨湖城市, 近 30 家省部级研究机构环太湖布局;常州 “小尖强” 的民营制造氛围,“接地气”的创新模式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南通与上海一江之隔,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20 年 GDP 突破万亿元; 宁波港通天下、书藏古今,是以港闻 名的城市;湖州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 美丽乡村发源地;嘉兴毗邻上海和杭州,是沪杭联动的重要节点,也是 G60 科创走廊 从上海进入浙江的“第一站”; 舟山在都市圈中,陆域面积最小,却拥有最大的蓝色 国土。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26、从独立发展到抱团发展,各城市均在筹划思考,希冀在都市圈中发挥更大的价值。4、 一个紧密流动、横向联动的功能圈从空间关联而言,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紧密流动、横向联动的功能圈,而非纯粹 的通勤圈。上海周边城市与上海的商务出行量占该市总商务出行量基本都在 10% 以上, 尤其苏州、无锡更是高达 20% 以上;以 2018 年国庆黄金周为例,都市圈内各城市间 的跨市流动人口规模平均每天约有 130 万人,相当于上海大都市圈日常工作期间的每 天跨市通勤规模。因此,上海大都市圈不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紧密通勤圈”,而是呈现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功能圈联系特征。在功能分工上,上海大都市圈呈现了横向协作的特征。根据
27、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 册数据,都市圈内企业总部 - 分支的关联数量突出,但跨市联系占比仅为 5%。以城 市跨企业联合申请的专利来衡量,九个城市在联合申请专利的分类上相对均衡,如上 海制造 - 制造、制造 - 服务、服务 - 服务的专利联合申请量各占 1/3;而粤九市 2 表现 为明显的纵向协作,深圳制造 - 制造、广州服务 - 服务的企业专利合作占比均在 50%左右,佛山的服务 - 制造超过 70%。1 市县镇村人口规模,分别按照地级市市区,县城和县级市城区,乡镇镇区和其他地区的常住人 2 粤九市: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口进行统计。16 上海大
28、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 上海大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 17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这些源于历史又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构成了上海大都市圈的独特气质。她既有水脉相连的根,又有文俗相通的亲;既有高度集聚的人口经济,又有网络化紧密关联的多个中心。地理的邻近性让城市间各类要素有了快速抵达的基础,功能的关联性进一步强化了彼此之间密切的协作需求,而最终,共同的目标和价值选择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实现高质量一体化的内在动力。第二节 趋势与挑战1、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更高品质人居环境的挑战水系
29、统问题复杂,治理难度依然较大。 水生态空间有待恢复,近 20 年来都市圈河湖水面面积减少约 4200 平方公里, 减少了近 30%。水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2019 年,都市圈地表水水质优良(I-III 类) 水体比例仅为 65.1%, 近海海域整体为劣四类水质。水生态系统功能不足,河道渠化现象加剧,岸线硬质化问题突出。环境空气质量仍有待改善。2019 年,大都市圈各城市平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 80.6%, 低于全国水平,PM2.5 和 O3 为主要超标因子的区域型、复合型污染特征显著。生态保护力度仍需加大。据统计,1995-2015 年, 都市圈生态空间占比从 82.1%下降至 73.9%,
30、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威胁。在区域性生态廊道的治理方面,现状 8 条主要的区域型生态廊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断裂,严重影响了廊道功能的发挥。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体系尚需完善。长江、太湖、太浦河等饮用水源地集中分布区和敏感生态空间的周边地区功能不协调,部分地区生态功能与产业发展功能交叉等问题依旧存在。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方面尚未统一,沪苏浙三地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仍存在指标和管理要求差异,各城市固废处理处置体系和管理要求也有所不同。2、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更有活力人口结构的挑战人口增速趋缓。对比 2000-2010 年、2011- 2020 年两个时期, 都市圈常住人口年 均增量分别为 151 万和
31、 95.7 万,同一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年均人口增量分别为 137 万、224.4 万。人口流入增速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人才培养和吸引力有所减弱。从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2010 年上海大都市圈、粤 港澳大湾区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分别为 125 万人、147 万人,2020 年分别为 167 万人 、241 万人,2011-2020 年间上海大都市圈在校大学生增量 42 万,不到粤港澳大湾 区增量的 1/2。同期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存在所在区域工作的比例方面,上海大都市圈为 70%,也低于粤港澳大湾区的 80%。老龄化程度较高且不断加剧。 2015 年上海大都市圈的常住人口老龄化率(以常住 人口中 65
32、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为标准)为 12.6%,2020 年进一步 提高至 15.4%, 明显高于粤港澳大湾区(7.5%、6.5%) 和京津冀城市群(10.3%、 13.6%) 。这两个地区的人口结构都比上海大都市圈显得“年轻”。其中,上海市常 住人口老龄化率已达 16.3%,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若按当前人口增长趋势延续,那 么到 2035 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将比同样按当前趋势延续的粤港澳大湾区少近1000 万人左右,且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3、从外力驱动到内外并举:更强大创新能力的挑战基础科研要素优势明显,但创新转化明显不足。2020 年,上海大都市圈内国家 大科学装置 6 处
33、、国家重点实验室 45 处,双一流学科 61 个、高等院校 149 所,各 类科研机构 7900 余家,整体实力突出。但都市圈内部,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呈现明 显差异。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等院校等方面,沪苏两市合计占比均在 60%-80% 之间,而湖州、嘉兴、舟山等城市则相对缺乏。同时 ,都市圈的创新转化 能力总体偏低,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方面仍存在差距。2020 年,都市圈内授权专利 36.0 万件、高新技术企业 4.3 万家, 均明显低于粤九市 63.3 万件、5.5 万家的水平。区域创新链开始萌芽,但创新竞争明显大于合作。 都市圈众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 上海为创新孵化源头、苏浙
34、两地为转化 - 中试 - 生产的区域性产业布局模式,多市政 府也在积极探索通过正反向飞地 3 推进本地创新发展,以虹桥商务区、张江科学城等为代表的创新地区成为了区域性的创新服务的重要平台。但整体来看,都市圈城市之3 正向飞地:将本地创新技术转移到具有空间优势的其他地区进行转化;反向飞地:将企业的创新、研发、服务等环节向能级更高、枢纽通达性更好的城市或地区布局。18 上海大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 上海大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 19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SPATIAL COOPERATIVE PLAN OF GREATER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间的创新合作仍明显不足
35、。2019 年,上海大都市圈内合作专利的数量为 6.5 万条,仅占专利授权总量的 6%。行政管理壁垒对要素流动和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都市圈产业以规模集群为主要组织方式,城市之间产业分工不显著。都市圈的创新关联以横向联动为主, 各城市内部产业与创新体系相对独立完整, 彼此间关联较弱。制造业总体呈现独立规模集群的特点, 即规模总量大但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并不显著。先进制造业仍外企外资占比较高,内生创新能力亟需提升。 从规模上来看,都市圈制造业实力雄厚, 2019 年工业增加值 3.7 万亿, 占全国 11.7%。但从质量上, 先进制造业 4 的国际依赖较为显著。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制
36、造业强市中,高新园区、经开区等实力最强的产业板块均以外资企业为主导。4、从干线贯通到直连直通:更高效交通流动的挑战围绕区域级干线廊道的贯通已经难以适应多层次一体化的快速流动需求,如何建设跨行政区、公交化运行的城际轨道网络、促进枢纽的协作分工,并将枢纽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是实现都市圈高效流动重要挑战。(1)都市圈轨道规模不足、覆盖率低当前,上海大都市圈内服务跨区城际出行的轨道线网总里程为 2070 公里,与东京首都圈差距仍然较大,都市圈区县和乡镇的轨道覆盖率偏低。既有的普速铁路虽然线位优势明显,但未得到充分利用。都市圈轨道作为最适合服务都市圈内高频次、规律性城际出行的轨道交通方式,目前线网总
37、里程仅 520 公里,且不同线路间设计标准不一 ,网络规模小、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非常明显。(2)枢纽远离中心,重要节点地区难以直连直通轨道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网络直连直通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轨道出行直达性的必要条件。目前,都市圈内轨道枢纽进入重点功能板块的比例仅为 1/3 左右,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前湾新区等在内的许多重要地区还没有轨道枢纽进入。与此同时,许多新建的轨道枢纽均远离城市中心, 使得轨道出行的直达性不高, 而部分与城市中心结合较好的铁路站点班次却较少。20上海大都市圈:过去现在未来 4 选择 2018 年世界 500 强中制造业企业、2018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中制造业企业,将其分支机构在都市圈进行布局。(3)网络不融合、体制不融合当前,各城市城际、市域(郊)铁路网络由于缺乏有效衔接,规划线路之间断裂 点较多,在建设时序上也不尽统一,一些重要功能空间规划新增的城际线路存在难以 接入枢纽的问题。此外,都市圈内缺乏轨道共建共享与运营一体的建设和管理机制,这也是目前都市圈内轨道运营组织效率不高、站城难以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4)机场港口群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