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doc
《舟山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舟山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目 录前 言1一、发展基础2(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主导作用更加突出2(二)产业结构加快优化,船舶产业集群异军突起3(三)技术改造逐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4(四)经济素质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开创新局面4二、战略安排6(一)面临形势6(二)总体战略10三、产业结构15(一)船舶工业15(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7(三)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18(四)海洋新能源产业20(五)临港装备制造业20(六)临港化工产业21(七)海洋电子信息产业21(八)海洋新材料产业22(九)其他优势产业22四、空间布局23(一)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23(二)打造工业发展
2、大平台28五、重要举措31(一)重大项目推进行动31(二)龙头企业培育行动32(三)产业集群提升行动33(四)技术创新引领行动35(五)企业管理优化行动37(六)节能减排攻坚行动38(七)内外市场拓展行动40(八)“两化融合”推广行动41六、保障措施42(一)加强产业政策保障42(二)加强人才资源保障44(三)加强生产要素保障45(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47II前 言工业是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支柱,是推动舟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快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主线,其本质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是转型升级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推力。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工业转型
3、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按照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总体规划和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地工业实际,编制实施舟山市“十二五”转型升级规划,对于积极应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临港大工业,走出一条具有舟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创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编制依据是: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讨论稿)
4、、浙江省“十二五”建设工业强省规划。规划编制时,与舟山市各有关规划作了必要的衔接。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本规划是舟山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工业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工业经济工作、尤其是落实工业布局和安排重要资源的主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舟山市工业领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着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尽力克服市场和要素的明显制约,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工业经济发展上新台阶,有力支撑全市现代化建设。(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
5、长18.3%,比全省平均增长率高6.4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4%。2010年工业总产值1197亿元,工业增加值213.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2.5倍。五年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73亿元,年均增长29.7%。工业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67.6%,累计引进工业类合同外资3.2亿美元;201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达51.6亿美元。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明显增强。五年间工业增加值对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达44.6%,2010年生产总值的工业比重为45.1%;在工业的有力支撑下,“十一五”时期舟山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居全省首位,人均生产总值
6、超过1万美元。2010年工业从业人员18.6万人,比2005年增加2.5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27.9%。工业有力促进了现代农渔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格局,带来经济和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二)产业结构加快优化,船舶产业集群异军突起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导向,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以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石化为主的临港工业快速发展,形成海洋经济发展新局面。“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2010年临港工业总产值9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7.5%。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重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2.5%提高到2010年的77.6
7、%。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临港石化工产业实现突破,以风电为主的海洋新能源产业起步成长;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改造提升,2010年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61.4亿元。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发展,建成全省最大、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2010年船舶工业总产值548.9亿元,是2005年的9.4倍,一跃成为全市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船舶工业基本形成集船舶设计、建造、修理、拆解、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迅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造船能力达到800万载重吨,三大造船指标均占全国份额的10%以上,修船产值占到全国的18%,在全国的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有3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30强,3家企业进入全国修船10强。船舶工业成为全省现代产
8、业集群示范区,区域创新体系、专业化协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三)技术改造逐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全市限额以上技术改造投入占全部投资总额比重,从2005年的27.9%上升到2010年的44.3%。重点实施一批以大型现代化装备改造升级为代表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引进关键先进设备500余套,研发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首制船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首台(套)产品。加快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传统产业,2010年全市水产精深加工比例达到45%,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电机等传统产业涌现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
9、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建成以产品研发、生产设计、质量监测等为主的船舶和水产品两大公共技术平台,拥有国家级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6%;自主品牌建设成果显现,获得中国名牌4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专利开发申请和授权大量增加。(四)经济素质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开创新局面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2010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得分320.8分,比2005年 提高134.9分;在全省11个市的排名从2005年的末位跃升至首位。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利
10、税总额58.9亿元,是2005的4.2倍,其中利润总额45.9亿元,是2005年的6.3倍。大企业快速成长,“十一五”期末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有18家企业,上50亿元和超百亿元的分别有5家和2家;一大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发展。骨干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加强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实施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形成较完善的工作保障体系。将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促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十一五”时期,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9.62%和19.74
1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发展清洁生产和工业循环经济,创建一批绿色企业。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4%。总的看,“十一五”时期舟山市工业发展成就突出,为“十二五”时期的更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仍然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工业总体实力不强。工业经济总量比较小,近年来虽发展很快,但经济规模仍在全省靠后。二是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偏少,“低小散”现象仍然存在。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不少企业管理落后。三是产业结构缺陷明显。呈现以低技术
12、产业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结构特征,临港工业结构相对单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快;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高精尖加工能力较弱。四是工业增长方式粗放。工业较快增长与土地、岸线和能源等制约的矛盾较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减排的难度较大,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压力。二、战略安排进入新时期,认清新形势,谋划新战略,确定新目标,开创舟山工业转型升级新局面,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一)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舟山工业既面临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又面对严峻的挑战。1主要面临三大机遇(1)实施工业强国和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中央强调:要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浙江省在实施建设先进
13、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也提出要打造工业强省。建设工业强国和工业强省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这是进一步发挥工业在工业化中主力军作用的需要。当前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工业是工业化阶段的主导产业,抓住了工业就是抓住了推进工业化的关键。其二,这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需要。实体经济是一国的立身之本,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实体经济如不稳,经济全局势必不稳。其三,这是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经过深刻反思,实施重振制造业政策,国际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工业面临新的挑战。其四,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
14、要。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工业增长方式粗放,工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亟待通过走出一条工业化新路,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转变。建设工业强国和工业强省,为舟山工业带来新的重大推力。必须进一步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抓住建设长三角全球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舟山工业现有基础和诸多资源优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素质,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实施海洋经济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我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已经启动,“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期。浙江被列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国务院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标志着浙江经济发
15、展重心将进一步向沿海地区东移,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向沿海地区倾斜,生产要素将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新的经济发展极将进一步在沿海地区形成。舟山是国内实行海洋经济大开发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舟山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最优越建港条件,适宜开发建港的岸线总长约279.4公里,占浙江省的55.2%和全国的18.4%;港口资源可建码头泊位年吞吐量超过10亿吨。舟山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基础较好、潜力巨大,2011年海洋生产总值5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8.6%。舟山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突出,是全省海洋经济大开发的核心区域和先行地区,正在建设的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将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海洋
16、经济示范基地。“十二五”时期,舟山将乘我国启动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开发之机,突出建设全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舟山工业有望开创一个大发展的新局面。(3)实施建设舟山群岛新区战略的机遇舟山岛群区位条件、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综合优势明显。舟山处于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地带,背靠长三角经济腹地,随着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相继建成,舟山群岛作为长三角海上开放门户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舟山是全国唯一的外海深水岛群,拥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数量占全国的20%;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滩涂、盐田及浅海围垦区域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开发利用前景可观。建设浙江
17、舟山群岛新区,现已成为国家战略。规划通过10至20年努力,将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成为我国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主要目标是建设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实施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打造全国大宗散货物流枢纽港,必将使临港工业迎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实施海洋经济大开发的先行先试,必将给建设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增添资源和政策保障,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2主要面对两大挑战(1)要素和环境制约加大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工业尤其是船舶工业发展
18、难以再现“十一五”时期的外需强劲拉动。当今进入到创新制胜的时代,但是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人力资本结构难以适应工业创新的需要。生产要素供需矛盾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工业发展面临全方位的高成本约束。劳动力短缺长期存在,劳动力比较优势快速递减。海岛可供建设用地少,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非常困难,实施临港大项目的用地难度增大。海岛地区水资源日趋紧张,水资源需求与供应的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加强和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工业增长已经到了能源和环境约束的边界。现实表明,原有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维持,必须加快转型升级。(2)新一轮区域激烈竞争的挑战“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面临全方位的竞争格
19、局。国家批准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之间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将不断加剧。工业发达地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超常的战略思维,谋划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推出更加扎实的对策举措,特别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推进,力求抢占区域竞争的制高点。与此相比,舟山工业在发展阶段、增长状况和重大举措等各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区域竞争局面,不进则退,慢进也要退。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采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开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二)总体战略“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工
20、业强市战略的攻坚时期。1发展主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转型升级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处于工业化时代,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方面。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舟山工业发展的主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当前矛盾和长期积累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从两方面着力:(1)努力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上实现较大突破着力从增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集约式发展转变。切实推行创新驱动发展:一是推动体制创新。坚持以改革开道,突破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二是推动企
21、业创新。注重激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2)努力在产业升级上实现较大突破着力推动低层次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提升。把加快产业升级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注重优化产业组织,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3)努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实现较大突破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点发展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三大主导新兴产业,积极培育高端临港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三大先导新兴产业。2发展战略(1)指导思想根据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22、的总体部署,确定“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创新发展为主要动力,以做大做强现代临港工业为主导目标,以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重要抓手,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工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在工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富民强市和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提供有力支撑。(2)战略定位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海洋产业岛。充分把握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国家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十分突出的海洋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规划建设国际物流岛和自由贸易岛的有利条件,充分体现面
23、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作用,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大力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海洋支柱产业,在全国现代海洋产业领域形成规模大、素质高、特色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优势,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和示范效应。建设长三角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按照长三角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舟山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的优势,以海洋产业为主导,加快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围绕“十二五”时期“再造一个新舟山”的宏伟目标,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建成一批国内较具竞争力的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主要是全国重要的船舶修
24、造产业集群和海洋工程基地,全国一流的海洋生物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基地,全国海洋新能源开发示范基地,全国知名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总量和投资总额“双翻番”。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15%。实施“三大千亿工程”:培育发展千亿产值产业集群和千亿产值工业强县(区),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工业增长质量稳步提高,投资效益明显改善,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工业增加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临港先进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舟山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舟山市 工业 转型 升级 十二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