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docx
《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报批稿)2021年10月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目 录前言1一、 水利改革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11.1 “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11.2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51.3存在的问题9二、总体要求132.1 指导思想132.2 基本原则132.3总体格局142.4 发展目标15三、主要任务183.1高标准建设水利基础施网络183.2 高效能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243.3 高水平创新水生态价值转换30四、环境影响分析33五、投资估算355.1 投资估算355.2 资金筹措35六、保障措施376.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376.2 深化前期,加快进度376.3 加大投入,要
2、素保障376.4 加强宣传,凝聚共识38 43 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水安全战略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要求全党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促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工作主线,编制和实施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云和打造“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依据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实地调研、征求意见、深入论证等基础上,全面总
3、结评估云和“十三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成效,围绕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切实需求,系统研究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今后五年水利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建设任务和管理改革举措,形成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努力为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保障,助力浙江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建设。一、 水利改革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1.1 “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云和县水利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节水
4、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结合“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按照“实施六个重大项目、构建六大体系”的治水思路,加强水利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创新水利发展,共开展20类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7.6187亿元,较好的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任务。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提速,水利改革全面推进,特别是在美丽河湖、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绿色小水电及水利风景区建设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具有云和地方特色的治水实践,其中“十三五”期间共完成66处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数条河道获得省市级美丽河湖称号,云和梯田水利风景区更
5、是入选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为云和“十四五”水利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1.1 以构建安全水利体系为出发点,防洪减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十三五”期间云和县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水安全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坚持防汛防台抗旱并重,对防洪抗旱薄弱环节进行提升。深入实施龙泉溪、浮云溪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累计完成21.81公里河道治理,新建护岸19.54公里,治理山洪沟5公里;完成了横山头水库及金竹砻水库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杨梅湾等11座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区域防洪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建立和完善了防洪抗旱安全保障体系,洪涝灾害应对能力
6、显著提高。到“十三五”期末,云和县城区及石塘、紧水滩、安溪等乡镇防洪标准已达到20年一遇,成片农田、农村防洪标准已达到510年一遇。1.1.2 以构建资源水利体系为关键点,资源配置格局得到大幅完善“十三五”期间云和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水资源保障提出的新需求,实现从水资源开源节流并重向节水优先转变。在现有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基础上,坚持城乡统筹,增加蓄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积极开展备用水源建设,实施紧水滩引调水工程,从紧水滩水库引水至黄溪、木路溪及浮云溪,在为城市饮用水提供备用水源的同时满足浮云溪及黄溪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提升县城水资源保障能力。通过实施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对崇头水厂、
7、石塘水厂、紧水滩水厂及全县范围内的单村水厂供水及消毒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开展美丽水厂建设,并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运营,全面提升了6.7万农村居民饮水条件,让全县所有农村人都喝上清洁的放心水;开发治理低丘红壤2300亩、建设1090亩坡耕地雨水集蓄微喷灌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200亩、衬砌渠道6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4000亩、新建改建蓄水堰坝20座。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及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到“十三五”期末,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供水保证率达到95%、水质达标率达到95%、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达到61.47%。1.1.3 以构建生态水利体系为着重点,河湖生
8、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云和县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以流域为整体集中连片推进,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脆弱河流生态修复,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持续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及生态保护体系,以雾溪水库水源地保护为重点,采取水源地太阳能污水处理维护等措施对楼梯步水库等80余处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治理保护;全县水环境质量良好,以III类水质为主,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雾溪水库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完成5座小水电生态化改造,创建完成7座绿色小水电,河道生态流量得到充分保障;完成沈溪、漴溪两条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治理面积达30平方公里,并持续落实“河长制”,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开
9、展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累计整治河道72公里,建设金山下、店子、红光、上村及白垟墩村等11处“碧水映村”项目,创建完成泉溪、云坛溪等8条市级美丽河湖及安溪、浮云溪等4条省级美丽河湖,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1.1.4 以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为支撑点,数字服务平台得到全面升级以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推进云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创新水管理方式,打造完成智慧水利系统,实现水利项目数字化管理。打造完成生态流量平台,安装小水电监测视频监控31个点位,并接入丽水智慧水电系统平台进行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实现数据在线监测。同时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引进,实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和中级
10、以上职称人才比例达到60%以上,主要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设置率、管理单位人员配置率、管理单位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率均达到95%以上,防汛五化全面达标。1.1.5 以构建法治水利体系为结合点,法治制度体系得到持续优化 围绕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着眼先行试点、典型引路、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水域和岸线保护、河湖采砂管理、水域占用补偿和岸线有偿使用等规章制度,建立了政府主导、水利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十三五”期间共制止各类水事违法事件140余起,水事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同时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水域岸线登记和确权划界工作,实现
11、水利工程划界率达到100%,确权率达到70%。1.1.6 以构建文化水利体系落脚点,本土文化品牌得到充分彰显依托云和特有的基底、禀赋和内涵,突出“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发展理念,丰富云和水文化内涵,创新生态发展,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水文化与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互促融合,创建完成了浮云溪、石浦村、云和梯田景区、小顺村及安溪乡下武村等5处水利风景区,其中云和梯田水利风景区入选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彰显了地方品牌特色。同时,针对浮云溪流域,以新视野、新理念推动其水文化发展,以水弘文、以水成景,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浮云溪景观,将现代水景观与历史水景观相结合,使水文化气息融入城市发展印记。表1
12、-1 云和县“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序号指标名称“十三五”规划目标值完成情况评价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7.314.2超前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50.586滞后3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100%完成4县级以上城市中心区防洪达标率95%98%完成5瓯江干流20年一遇及以上堤防达标率95%100%完成6水旱灾害损失率95%98%完成8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100%100%完成9农村自来水入户率99%100%完成10农业“两区”旱涝保收面积率99%99%完成11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率15%17%完成12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100%100%完成13水事违法案件查处率90
13、%100%完成14水利工程划界率100%100%完成15水利工程确权率70%70%完成1.2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在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战略中,都对水利发展做出了部署。新时期,省市县各个层面都提出了新的战略,省级层面提出了“四大建设”,作为全省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大平台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市级层面提出以“丽水之干”立行高质量绿色发展,全力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县级层面提出奋力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乘势而上开启新时代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些方针、政策以及战略部署对云
14、和水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1 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纳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领域。国务院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中,也对加快推进水利领域补短板工程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利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市县)域治理现代化在水利领域的落实和体现。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水利部在分析当前我国治水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
15、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上述政策,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云和水利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补齐短板;从水利自身发展方面,云和水利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加强水利行业监管,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2 省级层面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做出提出全面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作为全省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大平台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水利作为是浙江大花园的核心内容,是“重要窗口”的核心载
16、体,有着特别突出的地位。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防台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再次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美丽河湖创建”列入十大民生实事。2019年2月28日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省水利厅提了要把水利工作思路和行动统一到“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上,着力在“补短板、强监管、水旱灾害防御、重大民生实事、数字化转型、重大改革”等六大方面取得新突破。对标省里政策,结合云和水利实际情况,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高质量导向,补齐防洪保安、水
17、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水景观文化等工程领域短板,强化水管理能力建设,在幸福河湖建设、水景观文化建设、河(湖)长管护机制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1.2.3 市级层面丽水市举全市之力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2019年2月,丽水市委在“两山”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目标,全力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画好“山水画”,念好“山字经”,写好“水经注”。2020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中均将水利作为推进丽水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明确要求加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补短板;推进全域禁止采砂;全力创建幸福瓯江国家河川
18、公园,串珠成链推进瓯江山水诗之路建设。4月,市委胡海峰书记对丽水幸福河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水”是丽水顾名思义的天然本底和战略资源,理应努力使每一条河流成为“幸福河”。从生态价值转换方面也要“五水共治”“五水共营(赢)”。8月,市委四届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跨山统筹 全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以瓯江为脉,实施“一主一副”双核多点城镇发展战略;构建“一园三片”涉水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建设若干特色水产业发展基地,加快发展水经济,其中云和县的定位是经典文化聚落区。市里的相关政策方针,要求云和水利高质量绿色发展,“十四五”时期,需要围绕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幸福河、
19、智慧水利、水生态价值转换,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水利高质量绿色发展。1.2.4 县级层面云和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聚焦“重要窗口”建设,聚力云和县域治理现代化,提出要努力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目标任务。云和得天独厚,县域内水系众多,水域面积宽广,绿水青山就是云和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也是云和的金山银山、百姓的增收财源,如何利用云和的底蕴,打开两山理论转换的通道,发挥水利的作用,是“十四五”期间云和水利面临的新要求,需要为水产业发展做好水利支撑,促进水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发展水经济,成为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为云和县打造独具匠心的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水
20、安全保障支撑。1.3存在的问题1.3.1 防洪安全能力需持续提高防洪能力有待提升。浮云溪流域控制性工程未全部建成,云和城区部分地段堤防或护岸建设未完成,区域防洪尚未形成完整的闭合圈,同时部分乡镇堤防防洪标准不高,大部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近年来,云和县遭遇的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对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威胁,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暴露出城市防洪减灾的短板,防洪排涝抗风险综合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库山塘工程病险问题仍然存在。全县部分水库山塘仍存在安全隐患,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1.3.2 水源配置需要加快补齐短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城乡供水有待深化。目前云和县
21、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水水源单一,缺乏突变应急能力。目前,云和县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为雾溪水库,其水源水质基本能够满足城市供水需求。为提高县城供水的应急保障能力以及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完成紧水滩引调水工程,从紧水滩水库引水至木路溪作为备用水源;部分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在枯水期水量不足,水源水质无法得到保证,需要开源;农村饮水工程分散,涉及面广,对水源保护难度大,水源地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项用水指标同先进地区差距大,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待加强。在县域节水型社会评比中仍存在较大短板,全县节水意识、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先进地区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农田灌溉用水量大,农田灌溉水利
22、用系数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1.3.3 河湖水生态需不断提升质量云和县境内河流众多,水生态环境位居全省前列,但是距离“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全域美丽河湖建设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山区性河流枯水期河道干涸现象还较普遍,部分河道护岸硬化严重,在河流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过度治理、单目标、片段化现象,流域治理措施系统性不突出、生态性措施应用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河湖水生态环境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越来越存在差距。1.3.4 文化景观需不断提升品质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待深化。云和县文化底蕴深厚,水文化遗产丰富,但在水文化遗产保
23、护利用、特色水利文化构建和水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入不够,公益性水文化力量尚未形成气候。水文化融合需要加强。结合云和县深厚的历史水文化资源,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培育亲水、爱水、护水的现代水文化,是实现区域水生态环境长效保护的根本要求,区域水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不足,“两山”转化、水文化与水旅游结合刚刚起步。1.3.5 管理改革需要稳步提升江河湖泊监管手段能力不足,监管还存在盲区。水资源监管需要持续深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万元GDP用水量仍然处于全省中下水平,需要进一步增强节水型社会创建力度。水利工程监管需要继续加强建设管理和工程管理。建设全过程监管需要强化招投标领域,对投标企业信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和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云和县 十四 水利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