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启东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东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年).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启东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年)目 录前 言第一章 总体要求一、振兴基础二、指导思想三、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第二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振兴空间新格局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二、分类引导村庄发展三、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第三章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筑牢农业产能基础三、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 第四章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一、统筹乡村田园生态系统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三、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第五章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江海文明新气象一、深入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创建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三、传承发展乡村
2、优秀传统文化第六章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三、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四、重塑乡村德治秩序第七章 实施乡村育才引智行动,强化人才振兴新支撑一、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二、吸引社会各界人才投身乡村发展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第八章 保障和改善乡村民生,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一、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全面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三、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3 四、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第九章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一、着力保障乡村振兴的土地需求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构建多元投入新机制第十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推动乡村振
3、兴循序渐进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三、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4 前 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 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 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启东市乡村振 兴战略实施规划 (2018-2022 年)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 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通委发20181 号 ) 、中 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规划 (20182022 年 ) 。 中共启东市委启东市人民政府关 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
4、启发20181 号 ) 、 中共启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关于印发启东市乡村振兴十 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 年)的通知(启办发2018 77 号 ) 编制。规划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 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提出了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的 总体目标、重大任务、发展路径和关键举措,确保乡村振兴战略 扎实推进。规划是启东市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各部门编制本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 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8-2022 年,展望至 2050 年。 5 第一章 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为新时期的 农业农村发
5、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 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农 村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启东 市委、市政府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更高层次、更高标准,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激发乡 村发展新动能,重塑城乡关系,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美丽 乡村更宜居,让乡村社会更有吸引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启东市“江 海门户、北上海桥头堡”的地理优势,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 化发展战略,全力开启城市繁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 征程。一、振兴基础启东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 力百强县市、全
6、国农村综合竞争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 进县市、全国百佳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 启东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注重改善农 村民生,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 年以来,启东 市委、市政府率先谋划乡村振兴举措,落实到工作责任制,实施 6 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 业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高标准 农田占比上升为 74.24%。渔业优势明显,渔业产值占第一产业 比重接近 50%。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以
7、四青作物、地产三宝、 特经特粮、特色蔬菜为主的本地农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休闲农 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游客接待量逐年提升,先后荣获全国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等称号。二是富民增收工程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启东市富民增收 五大行动计划。加强技能培训和引导帮扶,鼓励支持科技人员、 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到农村自主创业。 大力实施精准帮扶行动,加大产业开发、就业帮扶、转移支付、 政策兜底力度。三是农村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所有行政村都建成了双车道 四级公路,构成了城乡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体 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规范畜禽养殖管理。确保化肥减量 使用、农药零增长,制定
8、主要作物施肥配方,加强病虫害防治测 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四是乡村治理水平获得新提升。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 结合村级“双向述职”机制,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 “双星”评定工作。开展“六大文明提升”行动,加强群众性精 7 神文明创建。积极开展平安村居系列活动。建立了综治、警务、 调解 “三位一体”的村级综治中心。启东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 而深刻的变化,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城乡功 能空间布局有待完善,一些村庄发展分散、无序;特色农产品竞 争力不强、产业链条较短;生态环境压力和乡村治理任重道远;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均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
9、薄弱,资源要素 配置滞后,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乏力;对接上海的体制机制不够顺 畅,农业区位比较优势不够突出,等等。这些都是启东市“三农” 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需要在乡村振兴进行中,统筹谋 划,抢抓机遇,有效破解,奋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 局面。按照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18 年至2022 年间,启东市既 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 起好步、打好基础,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乡村振兴的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奠定乡村振兴的基本格局。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
10、国家长 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江苏省“七大战略”、 南通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发展战略部署,启东市秉持“接轨大上 8 海,聚焦长江 口,融入长三角,放眼全世界”的理念,紧扣 “一 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金北 翼”、长江口生态“绿走廊”、跨江融合发展 “新蓝海”为发展 新定位,紧紧围绕全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党 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打造“田 绿、水清、村美、民富”的乡村风貌,用五彩画笔描绘独具特色
11、 的 “江风海韵”新画卷。三、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 一 ) 发展目标到 2022 年,持续巩固全面脱贫奔小康成果的基础上, 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各部门 推进乡村振兴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现 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构建,成为上海重要的“菜 篮子”和“后花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村庄 规划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生 态环境明显改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新文化新 风尚成为主流,形成一批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农 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全
12、面得到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自治、法治、 9 德治相结合的善治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才、资金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农民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发展愿景:到 2035 年,全市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美丽 宜居乡村全面建成,乡风文明达到新的高度,共同富裕迈出坚实 步伐,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在基本实现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启东 特色的 “江风海韵”画卷完美展现。(二) 具体指标
13、专栏 1 启东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主要指标分类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17 年 基期值2020 年目标值2022 年目标值属性产 业 兴 旺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30. 13234约束性2高标准农田占比%63.7882.7482.74预期性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8.67072预期性4农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4.596.788.0预期性5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0.790.893预期性6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万人次400500600预期性生 态 宜 居7村庄绿化覆盖率%262930预期性8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100100100约束性9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14.2100100
14、预期性10生猪存栏控制量万头16.56 8 10约束性1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8590约束性12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6.289797.5预期性 10 乡 风 文 明13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34100100预期性14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506265预期性15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 学历比例%838790预期性16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比%6.26.26.4预期性治 理 有 效17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060100预期性18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全履盖质量提升质量提升预期性19省定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达标率%100100100预期性20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
15、的村占 比%58.37070预期性21省定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809597预期性22集体经济强村占比%81.99100100预期性生 活 富 裕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0.230.230预期性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2. 172.763.22预期性25城乡居民收入比1.881.861.85预期性26区域供水入户率%100100100约束性27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94100100约束性28农村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909595预期性第二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振兴空间新格局加大城乡统筹协调力度,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城乡产业 发展布局,构建镇村发展新格局,形成功
16、能更加集聚、层次更加 分明、发展更加集约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描绘独具特色的启 东市 “江风海韵”乡村振兴画卷。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一 ) 增强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做强做大汇龙中心城区,全面布 11 局中心区建设框架,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加快“南进”步 伐和“北延”布局,加速城区宜居宜业的服务配套升级。培育一 批功能定位准确、产业集聚度高的现代化服务业,大力提高主城 区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全市城 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产业文化中心、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展示区。着力打造南北城市副中心。加快市域产业功能集聚核建设, 大力推进寅阳镇和吕四港镇的
17、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寅阳副中心 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都市型农业,做强四青作 物、淡水养殖等高效生态农业。依靠吕四港副中心港口资源的比 较优势,充分放大“一港带全镇”效应,不断健全水产养殖和深 加工的现代农业体系。(二)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区镇“十个优”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区镇在乡村振 兴中的节点作用。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成具有较强人 口、产 业集聚能力的现代新型小城市。到 2020 年底,启东市区镇绿化覆盖率达到 35%,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 75%以上,平均城镇化水平不低于 40%。到 2022
18、年,启东市建成2 个省级重 点镇及特色镇。按照各镇的空间位置和产业特色,划分为四类片 区。沿海城镇片区,包括近海镇、东海镇和海复镇。打造沿海开 12 发高新产业样板区,建设集海洋捕捞、滩涂养殖、产品加工、商 贸物流于一体的新型渔港。集群化推进精品海产品加工、高附加 值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化推进海洋渔业和特色蔬菜项目。创建沙 地文化和渔业风情区,推进魅力渔家风情小镇等特色海滨休闲旅 游的发展。中部城镇片区,包括南阳镇、合作镇和王鲍镇。依托各级各 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引进高质量农产品加工项目,大力发展 以四青作物、果蔬花卉、地产三宝、优质稻米等为代表的高效设 施农业基地。打造 “农旅小镇”,发展以
19、种养、加工、科研、体 验、观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综合体。沿江城镇片区,包括北新镇和惠萍镇。发展畜禽水产养殖、 四青作物、水果稻米等都市型观光农业,打造“水果小镇”和规 模农业板块。建设新医药、精细化工、印染等新型工业化示范基 地,为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配套。生态旅游片区,包括启隆镇和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突出生态 优势,发展有机农业。打造成对接上海、独具启东特色的复合型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重要的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专栏 2 启东市乡镇空间功能定位南阳镇 以现代农业、现代商贸物流、机械电子产业等为主导的市 级中心镇。北新镇 以现代农业、新材料产业等为主导的市级中心镇。 13 东海镇 以港口经济、农业加
20、工、机械加工产业等为主导的小城镇。 近海镇 以海产品加工、高端制造、新材料产业等为主导的小城镇。 海复镇 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为特色的小城镇。合作镇 以四青作物、优质稻米、观光旅游产业等为主导的小城镇。 王鲍镇 以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为主导的小城镇。惠萍镇 以淡水养殖、四青作物、水果稻米等为特色的小城镇。启隆镇打造成上海北部集都市农业、生态养老、休闲旅游于一体 的集聚区。圆陀角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启东太平洋西岸的海上未来城,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江风海韵体验基地。二、分类引导村庄发展( 一 ) 加强村庄布局规划,提升特色乡村风貌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强化规划设计的实用性,做 到
21、农房建设有依据、村庄整治有安排、村庄功能布局逐步优化。 到 2022 年,启东市完成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实现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突出乡土风貌 与现代活力兼具、个性特色与产业支撑并进。按照多规合一的规 划理念,合理确定一定发展阶段内的规划发展村庄,明确村庄布 点和建设规模及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以乡村建设规划为依据和指 导的镇村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三个全覆盖”试点村镇建设,引 导村庄适度集聚。 至 2022 年,启东市美丽乡村总数达 35 个。根据不同地区和乡村的个性特色,注重保护乡村传统肌理、 14 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做好重要空间、建筑和环境设计,深挖历 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
22、形成特色风貌。妥善保护具有启东特色 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村庄建设既要符合农村特点,传承乡村 传统,又要体现绿色生态要求和时代特征。到 2022 年,培育 5 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保护 2-3 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 群,建成 35 个美丽宜居村庄。 至 2022 年,建成水美乡镇 9 个, 水美乡村 32 个。(二) 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分类引导村庄发展尊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乡风民俗,重视乡村产业 发展,加强留乡农民的村庄布局优化和用地保障工作,分类推动 村庄建设。循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城市文明融入乡村 建设,为农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让农民 共享改革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启东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年 启东市 乡村 振兴 战略 实施 规划 2018 20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