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届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尚书是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事。据统计,在先秦诸子的论语孟子墨子礼记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九部著作中,引用尚书多达168条。这说明( )A.百家学说相互依存借鉴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C.诸子思想根植传统文化D.尚书的记载真实可信2.西汉末年,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国力日益衰减,官僚机构日趋腐化。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三者结成密不可分的整体。该现象( )A.与盐铁专营政策有直接关系B.最终导致西汉政权的瓦解C.促使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可佐证王莽改制成效
2、有限3.唐代,岭南“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农民“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农作物种类明显增多B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C农作物品种得到改良D南方粮食产量已超北方4.下列关于宋代科举制的记述,集中反映出这一制度( )内容出处“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欧阳修全集“宋自中兴以后,每科进士及第动以四五百人计,盖倍于唐有余矣。”马端临文献通考“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珪祖,世为显著。至本朝(宋代)绝无闻人。”宋元笔记小说大观A.旨
3、在强化对官吏的思想控制B.保障了官员选拔公平公正C.切实防范宗室外戚干预政治D.优化了官僚队伍总体结构5.下表是明代上海县人口数据变化明代上海县人口年份户数口数男女每户人口性比率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14,236532,803278,874253,9294.66109.8永乐十年(1412年)100,924378,428199,781178,6473.75111.8正德十五年(1520年)93,023260,821179,52481,2972.80220.8隆庆六年(1572年)113,985192,967158,53234,4351.69460.4资料来源:万历十六年上海县志卷4对此表
4、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动荡导致大量人口流亡 B.人口结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C.人地矛盾尖锐抑制人口增长 D.人口统计的重点发生了转移6.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与材料相关的战争所造成的影响是(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导致宗藩关系进一步解体C.引发晚清权力结构变化D.清廷成为列强的提线木偶7.下面是1908年的北京日日画报上刊登的一则仿唐人刘禹锡陋室铭所作的报馆铭。这( )牌不在老,风行则名,事不宜迟,电达则灵。斯是报馆,启我文明。墨痕开卷黑
5、,铅字照相青。报告有访友,著述忌酸丁。可以谈国政,宣民情。苟言论之克当,何神圣之可侵。外洋尚激烈,内地主和平。阅者云:何律之有。A.说明了报刊成为了新的大众媒介B.体现了报刊向大众宣传救亡思想C.反映出北京报界的处境相对艰难D.表现出社会的舆论环境大幅改善8.“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地上涌现出比如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讲学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民教育讲演团、工学会、新民学会等众多新式的进步社团。同时,还出现了比如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湘江评论女界钟少年中国等形式多样的新期刊。这一现象表明( )A.反帝反封建成为国人共识B.社会开明开放氛围浓厚C.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D.思想界呈空前活跃局面9
6、.1926年召开的法权会议是北洋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撤废治外法权的一次尝试。会上北洋外交家主张撤废治外法权这一严重伤害中国主权的外人特权。虽然未能实现撤废治外法权的初衷,但确立的一些涉外原则,也为后来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法理基础。这表明( )A.近代主权意识萌发B.北洋政府具有国际法视野C.外交自主权的实现D.反帝反封建成为社会共识10.据统计,1951年全国拥有农村电影放映队七百多个,1958年增至八千多个,到了1965年,全国已经拥有超过一万三千个放映队。电影放映队在中国乡村社会迅速普及,并形成了一张全国性的电影放映网。这( )A.反映出当时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持续变革B.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
7、生活习惯C.满足了农村广大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D.有利于国家意志向农村社会下沉11.西方学者分析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化过程时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农村偏向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采用“下放”政策,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上,具有强烈的“反城市,亲农村”的意识,即有“农村偏向”。城市偏向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如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来保证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顺利进行,并非“反城市情结”的,而是更具有城市偏向的。A.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B.丰富了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C.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经济敌意D.把握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1
8、2.城邦时代中期,拉格什统治者埃阿那图姆在记述自己出身时写道:“宁吉尔苏神提供了创造埃阿那图姆的种子将他投胎在宁胡尔萨格神的腹中。”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A.实施严格等级制度B.宗教仪式不断完善C.文化创作日益繁荣D.专制观念开始萌芽13.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14.17671768年,德意志近代文学先驱莱辛创作了汉堡剧评,批判了王公
9、贵族的专制统治以及教会的反动作用。他主张戏剧应该生动地表现人的情感,在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基础上,重建德意志民族戏剧。莱辛的戏剧创作及理论( )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B.反映出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C.弘扬与丰富了人文精神D.否定了基督教会的教化作用15.福特在自传中提到: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有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由此可知( )A.技术创新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要求B.电气革命促进了生产高效化C.福特工厂推动“福利国家”的建立D.机器生产
10、减轻工人劳动强度16.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的封面。该漫画表明(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C.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8分)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摘编自杨筑慧苍铭加快形成
11、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知识,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的主要条款受援国可与美国达成协议,从美国获得贷款,依据当地的汇率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般包括:小麦、蔬菜油、玉米、大豆、棉花、动物脂、面粉、高粱、大米等。禁止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同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接受美国的援助。美国政府通过向其他国家(主要是欠发达国家)销售美国的“剩余农产品”,获得当地货币,销售所得用作在当地进行外交活动
12、、购买战略物资和推销农产品的经费,其余部分作为对受援国的贷款或赠款,但其使用须经美国政府的同意,并接受美国政府的监督。据【美】罗伯特沃尔特斯美苏援助对比分析材料二 表1 19551957年美国农产品在世界所占份额商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在世界生产中所占的百分比小麦46.120.2玉米63.959.2大米14.81.8棉花43.635.5大豆82.051.3表2 美国农产品外交历程(节选)时间概况一战时期“小麦赢得战争”是一条重要口号。赫伯特胡佛在战时和战后领导了粮食援助工作。二战时期按照租借法案的规定,战时美国向欧洲盟国提供了6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援助。二战后马歇尔计划总额120亿美元援助中
13、,有1/3以上是以农产品形式提供的。据【美】美国全国计划协会研究报告、唐纳德怀特美国的兴盛与衰落等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为什么实行农产品外交的证据?说明理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不是因为它集聚了多少财富和人口,而是因为它的文明和文化创造。但即使在雅典城,仍存在着美中不足乃至重要缺陷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宋代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宋代江南城市引领中国古代城市按照更符合城市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演化,展示了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盛况。摘编
14、自刘士林城市史视野下的宋代江南城市与文化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控制体系。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应该说是成功的,是从当时实际出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较为成功的选择,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的保障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
15、道。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1994年,中国的“民工大潮”汹涌澎湃,大批农民工加入城市的建设中。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摘编自李军、狄江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所体现的城市功能,并分析宋代江
16、南城市能够实现“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意义。(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上图中选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信息,以历史的进步为主题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中外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先秦诸子的著作包括儒家、墨家、法家等都在引用尚书)来论证自己的学说,而尚书是传统文化的记载,这说明诸子思想根植传统文化,故选C项。先秦诸子九部著作共同引用一本书的内容,并没有说
17、他们之间“相互依存”,排除A项;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排除B项;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献之一,但不能说明尚书的记载就真实可信,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汉后期,官僚、地主和富商等结成利益集团,大肆兼并土地,激化了社会矛盾,外戚王莽趁机夺取了政权。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但改革遭到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强烈反对,并未取得明显成效。由此可见,王莽改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其成效的有限性是必然的,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采取了盐铁专营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
18、汉末年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及官僚机构日趋腐化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西汉政权最终瓦解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可知,唐代岭南地区和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种植和收获多次,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岭南地区和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种植和收获多次,体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没有体现农作物种类增多,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作物品种改良
19、的问题,无法得出农作物品种改良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对南方和北方的粮食产量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南方粮食产量已超北方的结论,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每科进士及第动以四五百人计,盖倍于唐有余矣”“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硅祖,世为显著。至本朝(宋代)绝无闻人”等信息可知,宋朝时期的科举制考试不管是在人数、规模、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等方面均远超唐朝,对于优化官僚队伍总体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官员选拔,非思想控制,排除A项;在专制体制下,不可能保障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排除B项;宋代科举制的目的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版 2024届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含答案 2024 高考 历史 精英 模拟 福建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