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梳理与课本优秀题目巩固-模块11-数列.docx
《2024新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梳理与课本优秀题目巩固-模块11-数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新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梳理与课本优秀题目巩固-模块11-数列.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新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梳理与课本优秀题目巩固-模块11-数列模块十一: 数列 1、数列的概念 (1) 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 我们把按照确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sequence of number),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数列的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 1 项, 常用符号 a1 表示,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 2 项,用 a2 表示 第 n 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 n 项,用 an 表示. 其中第 1 项也叫做首项.说明:1. 数列具有有序性, 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数列的 “数” 有关, 而且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 注意与集合中元 素的无序性区分
2、开来.2、数列的项具有可重复性, 数列中的数可以重复出现, 这要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区分开来.3、注意 an 与 an 的区别: an 表示数列整体: a1,a2,an,;an 表示数列 an 中的第 n 项.4.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 an 是从正整数集 N* (或它的有限子集 1,2,3,n ) 到实数集 R 的函数,其自变 量是序号 n ,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 n 项 an ,记 an=fn ,即当自变量从 1 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 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 an ,另一方面,对于函数 y=fx ,如果 fnnN* 有意义,那么, f1,f2 , f3,fn, ,构
3、成一个数列 fn .2、数列的分类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an 的第 n 项 an 与它的序号 n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 公式.说明: 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定义域比较特殊的函数的解析式,即 an=fn ,通项公式中的 n 取不同的值, 可以得到数列的项.4、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一个数列 an 的相邻两项或者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数列 an 的递推 公式.说明: (1) 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2) 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递推公式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一样, 都是关于项的序号 n 的恒等式,如
4、果用符合要求的正整数依次去替换 n ,就可以求出数列的各项.(3) 数列的表示方法: 通项公式法; 列表法; 图象法; 递推公式法.5、数列的前 n 项和 温馨提示an=SnSn1 不是对一切正 1. 概念: 数列 an 从第 1 项起到第 n 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 整数 n 都成立,而是对 n2 an 的前 n 项和,记作 Sn ,即 Sn=a1+a2+an .的一切正整数 n 恒成立,因为如果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与它的序号 n 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 n=1 时, SnSn1 无意义. 因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前 n 项此,由前 n 项和 Sn 求通
5、项公式 an=fn 时,要分 n=1 与 n2 和公式.两种情况, 注意验证两种情形 2. an 与 Sn 的关系: an=S1,n=1,SnSn1,n2. 能否用同一式子表示, 若不能,则将 an 用分段形式表示.6、数列的函数性质 (1) 数列单调性的判断方法:(1)转化为函数,借助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数列的单调性,如: 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an=n2n+1 ,考察函数 y=x2x+1 在 12,+ 上为增函数,则数列 an 为单调递增数列.(2)利用定义判断: 作差 (作商) 比较法,比较 an+1 与 an 的大小,从而判断数列 an 的单调性.例: 已知数列 an 满足 an=n2
6、+nnN* ,若数列 an 为递增数列,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2) 数列的最大项与最小项(1)借助数列的单调性研究数列的最大项与最小项.(2)利用 anan+1anan1n2 求数列 an 的最大项; 利用 anan+1anan1n2 求数列 an 的最小项.例: 已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是 an=n+278nnN* ,试问数列 an 中有没有最大项? 若有,求出最大项和 相应的项数; 若没有, 说明理由.7、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公式1. an= 2. Sn=1. an= 2. Sn=性质1. a,b,c成等差数列 称b为a与c的等差中项 2. 若 m+n=p+q ,
7、则1. a,b,c成等比数列 称b为 a 与 c 的等比中项 2. 若 m+n=p+q ,则8、证明数列 an 为等差数列的方法:(1) 定义法: anan1=dd 为常数, n2an 为等差数列;(2) 中项法: 2an+1=an+an+2an 为等差数列;(3) 通项法: an 为 n 的一次函数 an 为等差数列;(4) 前 n 项和法: Sn=An2+Bn 或 Sn=na1+an2 。9、等差数列的性质:(1) 在等差数列中,若 m+n=p+k ,则 am+an=ap+akm、n、p、kN+ 。(2) 在等差数列 an 中, ak、a2k、a3k、a4k、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3)
8、若 an 为等差数列,则 Sk、S2kSk、S3kS2k、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k2d0s2ka1+a2+a3+akSk+ak+1+a2kS2kSk+a2k+1+a3kS3kS2k(4) 等差数列的增减性: d0 时为递增数列,且当 a10,d0 ,前 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 an0 且 an+10 ,求得 n 的值;(2)当 a10 ,前 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 an0 且 an+10 ,求得 n 的值。注意: 求 Sn 的最值时,当 an=0 时 n 取两个值。(2) 利用 Sn : 由 Sn=d2n2+a1d2n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 n 的值。(3)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11、等
9、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方法:(1) 定义法: 若 an+1an=qnN+,q0 或 anan1=qn2,nN+,q0 ,则 an 是等比数列。(2) 等比中项法: 若数列 an 中, an0 且 an+12=anan+2nN+ ,则 an 是等比数列。(3) 通项公式法: 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 an=cqnc0,q0,nN+ ,则 an 是等比数列。12、等比数列的性质 (1) 等比中项: 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 ,使 a、G、b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 G 为 a 与 b 的等比中项。即 G=aba、b同号o(2) 等比中项的性质:(1) an2=an1an+1n2;an2=a
10、nkan+knk0 ;(2)若 m+n=p+k ,则 aman=apak 。(3) 数列 an 首项是 a1 ,公比为 q1 ,数列 bn 首项为 b1 ,公比为 q2 ,则数列 anbn 是首项为 a1b1 ,公比为 q1q2 的等比数列,同理数列 anbn 是首项为 a1b1 ,公比为 q1q2 的等比数列。(4) 在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an 中,数列 am、am+k、am+2k、am+3k 仍是等比数列。(5) 公比为 qk ; 数列 Sk、S2kSk、S3kS2k、 仍是等比数列 (此时 q1 )。a1+a2+a3+akSk+ak+1+a2kS2kSk+a2k+1+a3kS2kS2
11、kS2k13、递推数列的类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1) 定义法: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或 an=am+nmdo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qn1a1q0 或 an=amqnmnm(2) 做差法: 由 an 与 Sn (即 a1+a2+an=fn ) 的关系求 an,an=S1,n=1SnSn1,n2 。(3) 累加法: 由 an+1an=fn 求 an,an=anan1+an1an2+a2a1+a1n2 。(4) 累乘法: 已知 an+1an=fn 求通项 an,an=anan1an1an2a2a1a1n2 。(5) 已知递推关系求 an ,用构造法 (构造等差、等比
12、数列):形如 an+1=pan+fn ,只需构造数列 bn ,消去 fn 带来的差异, fn 的形式有:(1) fn 为常数,即递推公式为 an+1=pan+q (其中 p、q 均为常数且 pqp10 )。解法: 先设参转化为 an+1+=pan+ ,其中 =qp1 ,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2) fn 为一次多项式,即递推公式为 an+1=pan+rn+s 。(3) fn 为 n 的二次式,则可设 bn=an+An2+Bn+C 。递推公式为 an+1=pan+qn (其中 p、q 为常数且 pqp1q10 ) 或 an+1=pan+rqn (其中 p、q、r 为常数)。解法: 一般
13、地要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 qn+1 ,得: an+1qn+1=pqanqn+1q ,引入辅助数列 bn (其中 bn= anqn ,得: bn+1=pqbn+1q ,再应用类型 (1) 的方法解决。递推公式为 an+2=pan+1+qan (其中 p、q 均为常数)。解法: 先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an+2san+1=tan+1san ,其中 s、t 满足 s+t=pst=q ,解出 s、t ,于是an+1san 是公比为 t 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形如 an=an1kan1+b 或 an1ban=kanan1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形如 an+1=ponr 型,该类型是
14、等式两边取对数后转化为前边的类型,然后再用递推法或待定系法构造等 比数列求通项。两边取对数 lgan+1=lgpanr=lgp+rlgan ,设 bn=lgan ,原等式变为 bn+1=rbn+lgp 即变为基本型。 14、数列的求和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 Sn=a1+ann2=am+anm1n2=na1+nn1d2;Sm+n=Sm+Sn+mnd 。(2) 等比数列求和: Sn=na1q=1a11qn1q=a1anq1qq1;Sm+n=Sm+qmSn=Sn+qnSm 。(3) 分组求和法: 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几项使其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 再求和。对于求 an 的前 n 项和的问题一
15、般都是分类讨论。(4) 倒序求和法: 将数列的顺序倒过来排列, 与原数列两式相加, 若有公因式可提, 并且剩余项的和易于求 出, 这样的数列可用倒序相加法求和。(5) 裂项相消法: 就是把数列的各项分裂成两项之差, 相邻的两项彼此相消, 只余有限几项, 就可以化简后 求和。适用条件:(1) canan+1 其中 an 是各项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c 为常数,可拆解为 canan+1=cd1an1an+1 ;(2)部分无理数列 can+an+1=cdan+1an 。(6) 一些常用的裂项公式:(1) 1nn+1=1n1n+1 ; (2) 14n21=12n12n+1=1212n112n+1 ;
16、(3) 1nn+2=121n1n+2 ; (4) 1n+1+n=n+1n ;(5) 1nn+k=1k1n1n+k ; (6) 1nn+1n+2=121nn+11n+1n+2 。(7) 常见放缩公式:(1) 2n+1n=2n+1+n1n2n+n1=2nn1 ;(2) 1k21k21=121k11k+1 ;(3) 1k1k+1=1kk+11k21n+121n+1n+2 ;(2) 形如 ka+qn ,常放缩为 kqn ,譬如 13n13n+1143n1(3) 形如 1n+1 ,常放缩为 1n+11n+n+1【课本优质习题汇总】 新人教 A 版选择性必修二 P9 4. 已知数列 an 的第 1 项是
17、1,第 2 项是 2,以后各项由 an=an1+an2n2 给出.(1)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 5 项;(2) 利用数列 an ,通过公式 bn=an+1an 构造一个新的数列(第 5 题)bn ,试写出数列 bn 的前 5 项.5.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用沙粒和小石子来研 究数. 他们根据沙粒或小石子所排列的形状把数分成许多 类,如图中第一行的 1,3,6,10 称为三角形数,第二行的 1,4,9,16 称为正方形数,第三行的 1,5,12,22 称为 五边形数. 请你分别写出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和五边形数 所构成的数列的第 5 项和第 6 项.6. 假设某银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新高 数学 基础知识 梳理 课本 优秀 题目 巩固 模块 11 数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