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市202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 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
2、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 赤、白、黑也;言施于缙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 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后 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 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 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 制,对社会
3、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 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 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 开红色。“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 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 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 对“以紫夺
4、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 北地傅嘏曰:“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未举而 造制末程,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议久之不决,事竟不行。 臣光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混淆;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以为曲私欺罔之资也。(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有删改)注百辟:指百官。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
5、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为A治B之C要D莫E先F于G用H人I而J知K人L之M道N圣0贤P所Q难R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考课,指按一定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分等,以决定其升降赏罚。B.廊庙,原指殿下屋和太庙,后多指代朝廷或朝廷栋梁之材,文中指后者。C.不行,此处指没有实行,与陈情表中“九岁不行”的“不行”意思不同。D.竞,争相,与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竞”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帝痛恨华而不实之士,认为名声犹如地上的画饼,只能用来招揽寻常人才,却无法识别能人异
6、士。B.明帝认为不应按名声选拔人才,卢毓则认为先按名声任命官员,然后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加以检验。C.司马光和卢毓都反对只用赞誉或毁谤的舆论来决定官员晋升和罢免,二人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办法。D.司马光认为上位者的至公至明才是识别人才的根本,与依法考课相比,司马光显然更重视“人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2)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以为曲私欺罔之资也。14 .大臣们针对都官考课法提出了哪些不同意见?请简要概括。【答案】10. DIN11.B 12. A13 . (1) 一般的人敬畏教化、仰慕善行,这样之后才出名,不应当痛恶这样的人
7、。(2)如果不公不明,那么考绩之法,恰好能够成为徇私、欺骗的凭借。14 .崔林认为朝廷重臣应尽职尽责,成为百官的榜样,这样就不需要考课了。杜恕认为不应只靠大臣守职尽责,办理课试,而应靠众臣群策群力。傅嘏认为明确官员职责、管理百姓才是根本,考核事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治理国家的关键,没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然而识别人才的办法,连圣贤也感到困难。画波浪线部分由两个并列句子构成,“为治之要” “知人之道”分别做句子的主语,应在“要” “道” 后分别断开;“莫先于用人”句意完整,做“为治之要”的谓语,应在其后断开;“而”表转折,应紧跟在“知人之道”之前;“圣贤所难
8、也”句意完整,做“知人之道”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故d” “I” “N”三处需加句读。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 “文中指后者”错,文章说“古人称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意思是古人说廊庙所需的木材,绝非 一根木头就能支撑。此处的“廊庙”,是指殿下屋和太庙,故在文中应指“前者”。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明帝认为名声只能用来招揽寻常人才,却无法识别能人异士”错误,原文说“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认为名声“只能用来招揽寻常人才,却无法识别能人异士”的是 “卢毓”,而非“明帝”
9、,选项张冠李戴了。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常士”,一般的人;“畏教慕善”,敬畏教化、仰慕善行;“疾”,痛恶。(2) “苟”,如果;“适”,恰好;“资”,凭借【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崔林说“若大臣能任其职,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恶在考课哉”,崔林认为如果大臣们能尽到他的职 责,成为百官效法的榜样,这样就不需要考课了。杜恕说“天下至大,万机至众,诚非一明所能遍照;故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体,相须而成也。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由是言之,焉有大臣守职办课,可以致雍熙者哉”,杜恕认为天下如 此之大,大事如此之多,绝非一盏明灯就能
10、照亮每个角落,所以君王好比是头脑,大臣好比是四肢,必 须明白同属一体、互相依赖才能成事的道理。他认为帝王的宏大事业,绝非只靠一个臣僚的谋略。不能 只靠大臣守职尽责办理课试,就可以使天下太平和乐。也就是说,他认为不应只靠大臣守职尽责,办理 课试,而应靠众臣群策群力。傅嘏说“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设置官吏分担职 责,管理百姓,是治国的根本。依照官职考察官员的实际工作,依照规章进行督促检查,是治国的细微 末节。参考译文:明帝对华而不实的士人深恶痛绝,下诏给吏部尚书卢毓说:“选拔举荐人才时,不要唯名是取,名 声如同地上的画饼,只能看不能吃。”卢毓说:“凭名
11、声选拔,不足以得到奇异的人才,但可以得到一 般的人才;一般的人敬畏教化、仰慕善行,然后才会出名,不应当痛恶这样的人。我既不能够识别奇异 的人才,而主事官吏的责任又是根据名次按常规任命官职,只有从以后的实际中检验了。古代以上奏陈 事考察言谈,用实际工作考察能力。如今考绩的办法已经废驰,只是凭借赞誉或毁谤的舆论决定晋升和 罢免,所以真假混杂,虚实难辨。”明帝接受了他的建议,颁布诏书让散骑常侍刘邵制定考课法。刘邵制定都官考课法,下诏让百官讨论。司隶校尉崔林说:“万目不张,就要拉住它的纲绳;裘 毛不整,就要抖动它的衣领。皋陶在虞舜的手下做事,伊尹在商王朝供职,邪恶的人自会远离。如果大 臣们能尽到他的职
12、责,成为百官效法的榜样,那么谁敢不恭恭敬敬地尽职尽责,难道在于考核吗? 黄 门侍郎杜恕说:“打算让州、郡举行任官考试,必须经由四科,都有实际成效,然后保举,经官府考试 征用,任职地方官吏,根据功绩补升为郡守,或者增加禄秩,赐予爵位,这最是考核官吏的当务之急。 至于三公九卿及内职大臣,也应当都就他们的职务进行考核。况且天下如此之大,大事如此之多,绝非 一盏明灯就能照亮每个角落,所以君王好比是头脑,大臣好比是四肢,必须明白同属一体、互相依赖才 能成事的道理。所以古人说廊庙所需的木材,绝非一根木头就能支撑,帝王的宏大事业,绝非只靠一个 臣僚的谋略。由此看来,怎么可能只靠大臣守职尽责办理课试,就可以使
13、天下太平和乐呢? ”司空掾北 地人傅嘏说:“设置官吏分担职责,管理百姓,是治国的根本。依照官职考察官员的实际工作,依照规 章进行督促检查,是治国的细微末节。大纲不举而抓细小之事,不重视国家大政方针,而以制定考课之 法为先,恐怕不足以区分贤能和愚昧,显示出明暗之理。”于是,久议不决,此事竟没有实行。臣司马光日:治理国家的关键,没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然而识别人才的办法,连圣贤也感到困 难。所以只好求助于舆论的毁谤或赞誉,于是个人爱憎争相掺杂进来,使善良和邪恶混淆;用档案进行 考核,于是巧诈横生,真假不明。总之,识别人才的根本在于主上的至公至明而已。居上位的人至公至 明,那么属下有能无能就会清清楚楚
14、地反映在眼中,无所遁形。如果不公不明,那么考绩之法,恰好能 够成为徇私、欺骗的凭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读李白集齐已竭云涛,钊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 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 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注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云涛”“巨鳌”等意象表现李白创作时上天入海,在辽阔深远的自然界搜寻素材。B.四、五两句中以“怖” “不敢”写海神、骊龙的心理活动,侧面表现李白
15、作品气象神奇脱俗。C.六、七两句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李白想象力丰富惊人,仿佛从昆仑仙境寻来灵感。D.八、九两句写到李白作品数量众多,如金玉般弥足珍贵,这些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广为传诵。16.结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你对作品最后两句中“丈夫气”的理解。【答案】15.D16.“丈夫气”是作者评价李白作品,素材丰富绚丽,意境恢弘壮阔,语言抑扬顿挫,情感自由奔放,体现出豪迈的“大丈夫”气概。梦游天婿吟留别选取了云霓、青云梯、天鸡、熊、 龙、青冥、金银台、仙人等瑰丽神奇的意象,营造了雄奇壮丽的意境,语言新奇飘逸,表现对光明、自由 的渴求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体现了 “大丈夫”气概
16、。【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如金玉般弥足珍贵”错误,“锵金铿玉”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故选Do3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结合“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可知,“丈夫气”是充满雄健、雄强之气的阳刚博大的“大 丈夫”气概,结合李白作品风格,体现在素材丰富绚丽,意境恢弘壮阔,语言抑扬顿挫,情感自由奔 放。梦游天始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的,直 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跟这样的构思相 适应的是,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
17、想中的形象。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 的才能,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把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 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营造了雄奇壮丽的意境,语言新奇飘逸。作者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正是反衬 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这 种叛逆的精神,体现了 “大丈夫”气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书愤中“, ”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 不减。(2)姚鼐登泰山记中“, ”两句抓住了日出时色彩的瞬间变化,静动有序,堪 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
18、的典范。(3)长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常借其表达时间意识、生命感悟,如“,“两句。【答案】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 之无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堪、臾、采、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考古热,众多文物、考古相关节目走红网络,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 所招聘岗位却总是空缺,解决招聘难的问题成为 ,考古虽热,但真正从事
19、考古研究是一个艰难的 选择;岗位虽好,但敦煌学深厚的研究基础决定了招人门槛必须高;敦煌虽美,但天高地远,何以消磨 漫长的时光?如此看来,考古人才和考古事业实现“双向奔赴”确实不易。考古可以当下没有人,但绝 不能。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岂逾亘生遗志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 的提升,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敦煌地处大漠深处,河道干涸,黄沙漫漫,这里工作条件艰 苦是 的,但考古本身就需要能坐冷板凳的人,需要有情怀的人。我们在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的同 时,也要给予奉献者更多保障。既要给予高校考古专业招生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又要持续完善人才激励 机制。如此,才能让更多有兴趣的
20、考古人才投身进来,助力敦煌考古学焕发生机。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 .当务之急后继无人众所周知19 .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处,根据语境,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岗位却总是空缺,急需解决招聘难的问题,所以填充 “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切的要做的事。第处,根据语境,考古可以当下没有人,但绝不能没有人继承,故填充“后继无人”
21、;后继无人:没 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第处,据语境,大家都知道敦煌工作条件艰苦,因此此处填充“众所周知”;众所周知:不需要举出 例证,人人都知道。【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横线句子语病有两处:一是搭配不当,“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中“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加大”主谓搭配不 当,应改为“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二是成分残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作状语导致后面句子主语缺失,应去掉“随 着”,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作后面分句的主语。故改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 的提升,
22、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实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 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超 ,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主要商品 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但规模依然庞大。“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因“限塑 令”在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沦为一种摆设而更加严峻。实践证明,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倡议并启动“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以有效治理塑
23、料污染。竹子作为 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据悉,我国现有竹子500余种,竹林面积超过700万公顷,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可见, ,我国不妨先行一步。20 .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点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个秘密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的。B.是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像我这么做的。C.教室讲桌上的那本语文书是我的。D.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如是说。21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一个长句,请改成一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语文 Word版含解析 2023 山东省 青岛市 高三一模 语文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