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 新人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 新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工选择题1. 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商代,甲骨文 B.商代,金文 C.两周,甲骨文 D.两周,金文2. 2017年12月2日深圳街头出现了首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在不断提升。结合所学知识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陶器 铁器石器青铜器A.B.C.D.3. 下列关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残片的描述,正确的是()是文字的雏形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今天的汉字是由它发展来的是研究商朝历 史的珍贵资料在清朝末年被发现A.B.C.D.4.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
2、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C.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 朝的书面语。”材料二“一片甲骨惊天下。”一一郭沫若(1)材料一中“商朝的书面语”是什么?(2)郭沫若为什么说“一片甲骨惊天下”?这种文字与汉字有什么渊源?(3)这种“书面语”记载的内容有哪些?(4)这种“书面语”采用了哪些造字方法?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文字的演变。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司母戊鼎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培优练习 新人教版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二 单元 青铜器 甲骨文 练习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