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 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 创作的分辨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 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
2、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 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教学难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教学重点】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 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 史背景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三国演义是根 据三国历史创作的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多虚构的成份,那么历史上的三国究竟是怎样 形成的呢?大家所熟悉的三
3、国人物的真实面目又如何呢?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使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竞 相回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和学习新课的兴趣。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通过层层设问,将复 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思 考回答中火的知识,提高能 力。1.引导: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前面学习的东汉历史。由于东汉后期出现了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导致爆发农民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 掌握地方政权的豪强地主开始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军阀 之间长期争夺,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下面请同学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说说当时在北方主要有哪几股势力,各自情况如何。有占据
4、河南一带的曹操和盘踞在河北的袁绍。袁绍占据河北一带,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足,势力很大。曹操占据河南一带,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土耕田, 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曹操(155220年),汉魏之际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196年,曹操率军迎汉献 帝到洛阳,总揽军政大权,建立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此后三年,运用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困死袁术,赶走刘备,占据 豫、兖、徐等州,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在曹操势力迅速发展之时,袁绍的力量更 强大了。先后占有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在汉运将终之 际,他很想由自己统一中国,称帝天下,于是与曹操势力
5、发生冲突,终于演变成一场 大战官渡之战。2.官渡之战。(1)引导: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复述“官渡之战”的经过。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 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意见,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 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逃回河北。(2)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描述说说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 答案: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在农业生产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在军事上战术得当;袁绍不善于用人,骄傲轻敌。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
6、上统一 了北方。他想乘胜南下,统一全国。南下途中,在赤壁地区遭到孙刘联军的阻击,双 方在此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1 .赤壁之战的背景。曹操统一北方后,想乘胜南下,统一全国。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两个军阀势力有让学生培养情感,掌 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 循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收集资 料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 题得出结论的历史学习能 力。所发展。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他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自己。请一位同学讲讲“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赴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刘备的苦苦相求下,诸葛亮决定出山辅刘,并 且帮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四 单元 16 三国鼎立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