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对流管胀接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锅炉对流管胀接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对流管胀接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油国际西非有限责任公司尼日尔AGADEM油田一体化项目炼厂某些发电厂锅炉对流管胀接工艺办法 编制:审核: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尼日尔分公司安装到处9月30日 目 录1概述22 工程概况及特点22.1工程概况22.2编制根据23施工准备23.1技术准备23.2 技术规定33.3施工准备34.施工技术办法44.1退火工艺54.2管端打磨54.3试胀实验64.4胀接工艺65质量保证办法95.1质量管理机构图95.2质量目的105.3质量控制办法106HSE保证办法106.1 HSE管理目的106.2 HSE管理组织机构116.3 HSE管理办法117.施工进度筹划128施工设备
2、、机具及计量器具、手段用料筹划138.1锅炉胀管施工机具筹划138.2锅炉胀管测量仪器:148.3锅炉胀管手段材料筹划141概述本方案仅合用于尼日尔阿格戴姆油田一体化项目发电厂2*12MW机组工程锅炉对流管胀接施工。2 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三台燃油燃气锅炉,尾部烟道热量互换采用对流管束与高温烟气垂直冲刷形式互换热量,减少锅炉出口烟气温度,加热锅炉内水温,每台锅炉设计对流管1078根,与上下汽包采用胀接形式。对流管规格为42*3.5,20#钢,汽包材质Q245R,壁厚46mm,胀接管板规格为42.3mm,加工偏差0-0.3mm。每台锅炉对流管共分49排,每排22根,共2156个
3、胀口。2.2编制根据锅炉厂家阐明书 锅炉设备图纸GB 50273-19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9619-1999工业锅炉胀接技术条件;JB /T 1612-1994锅炉水压实验技术条件;DLT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胀管工作必要按程序进行,各工序应按技术原则进行控制,每道工序完毕后,应进行检查,形成检查记录。3.1.2工程
4、中所使用管材及配件、设备及其他材料,必要符合设计规定和国家现行产品原则,并具备出厂合格证。3.1.3施工所用计量器具必要是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且在有效期内计量器具。3.1.4管子、设备及其他材料在使用前,必要对外观进行逐个检查,不合格不可使用。3.1.5现场用电及明火,必要有专人在现场负责,保证施工安全。3.1.6安全防护办法到位。3.2 技术规定3.2.1设备图纸齐全,并为施工人员所熟悉,图纸已会审结束,遗留问题得到解决。3.2.2 施工人员已学习本施工方案,并经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3.2.3胀接需用各种施工登记表格和质量检查表格准备齐全。3.2.4特殊工种必要持证上岗,如电
5、工、焊工、起重工等。3.3施工准备3.3.1锅筒找正定位,经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规范规定。3.3.2管板管孔经清洗、打磨后检查,管孔表面粗糙度Ra不不大于12.5 m,且不应有凹痕、边沿毛刺和纵向裂痕,少量管孔环向或螺旋形刻痕深度不应不不大于0.5 mm,宽度不应不不大于1mm,刻痕至管孔边沿距离不应不大于4 mm;3.3.3对流管管子表面不应有重皮、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等缺陷,当管子表面有刻痕、麻点等其她缺陷时,其深度不应不不大于0.3 mm。3.3.4管端及管板应做硬度测定;管端硬度应低于锅筒管板硬度至少15HB;否则应进行退火解决。管端退火后及时进行硬度复查,应符合上述规定。3.3.5胀接
6、管口端面倾斜度不应不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1.5%,且不不不大于1mm。3.3.6对流管束应作外形检查及矫正,校管平台应平整牢固,放样尺寸误差不应不不大于1mm,矫正后管子与放样实线应吻合,局部间隙不应不不大于2mm。3.3.7胀管器准备3.3.7.1胀杆和胀珠表面必要光洁、无沟纹斑痕、起皮等缺陷,其工作表面粗糙度Ra12.5m;胀珠工作表面硬度应不低于HRC52,胀杆工作表面硬度应比胀珠工作表面硬度高HRC610。3.3.7.2胀杆胀珠不直度应不大于0.1mm。胀杆锥度应为1/201/25,胀珠锥度应是1/401/50(即胀杆与胀珠锥度比2:1)3.3.7.3同一胀管器各巢孔倾斜应一致,斜度应为
7、a=1.52.5向左斜,错列式翻边胀珠巢不需斜度,巢孔锥度与胀珠锥度相匹配,胀壳上胀珠巢与胀珠间隙,新胀管器为0.20.3mm,旧不不不大于0.7mm3.3.7.4现场配备电动胀管器4个,此外配备胀管头30个。3.3.8工机具及材料准备3.3.8.1应配备内径千分尺卡两把、游标卡尺两把、深度游标卡一把、30米钢卷尺一把,5米卷尺2把,1米钢板尺一把,300mm钢板尺两把等计量器具。3.3.8.2应配备管磨机3台,磨头个、圆磨机4台,长磨头500个和铰刀两把等打磨、扩孔工机具。3.3.8.3加工管子定位管箍30个,管排固定模板5套。3.3.8.4准备钙基润滑脂20KG作为防锈剂,四氟化碳、酒精1
8、00L作为清洗溶剂。3.3.8.5管子在现场退火解决,应准备退火炉、铅块、燃烧用煤炭、保温材料。4.施工技术办法熟悉图纸制定方案退火准备管端退火放样校管与解决试胀检查拟定胀管率基准管施胀胀管核定胀管率水压实验前检查水压实验检查管子与管孔管端与管孔打磨试胀设备验收工机具及材料准备试胀箱准备4.1退火工艺4.1.1基本规定4.1.1.1胀接管子管端硬度应低于管板硬度。若管端硬度不不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解决。4.1.1.2管端退火不得采用炭火直接加热,现场采用铅浴退火,采用煤炭对铅浴箱进行加热。4.1.1.3退火温度应控制在600650 之间,恒温时间不得少于20 min。4.1.1.4管端退
9、火长度不应少于100 mm。4.1.1.5加热后管端应进行缓冷保温,缓冷保温时间普通不得少于3h,现场采用硅酸铝保温棉进行保温。4.1.1.6配备温度监测仪器,退火过程中对退火温度进行适时持续监控。4.1.2退火工艺4.1.2.1布置加热铅浴箱、搭设退火管架。4.1.2.2将适量铅块置于退火铅浴箱内,并对铅浴箱进行加热。4.1.2.3铅块完全溶解(温度约为350400 )后,将适量退火管子一端插入铅液中进行加热,控制插入深度不少于100 mm。4.1.2.4加热铅浴箱,使铅液温度升温至600 后,控制铅液温度不超过650 ,持续时间不少于20min;而后取出退火管子,清除挂铅,插入保温棉中缓冷
10、保温3 h以上。4.1.2.5对每炉退火后管子抽查管端硬度,应至少比汽包管板低15HB,否则应重新退火。4.2管端打磨4.2.1胀接管子应逐根进行复查,并符合下列规定:4.2.1.1.管子外表不得有压扁、重皮、裂纹等缺陷,胀接管端不得有纵向刻痕如有横向刻痕、麻点等缺陷时,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子公称壁厚10%。4.2.1.2.胀接管端端面倾斜度f应不不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1.5 %,且最大不得超过1 mm。 胀接管端面倾斜度检查4.2.2胀接管管端清洗、打磨,应符合下列规定:4.2.2.1.管端表面应均匀地打磨至显示出金属光泽,打磨后管端表面不得呈棱角状而应光洁圆滑。4.2.2.2.打磨长度普通不少
11、于75 mm(按管板厚度计算为:管板厚度+原则出长度+20=46+9+20=75mm)。 4.2.2.3.打磨后管子表面不得有起皮、凹痕、裂纹和纵向沟槽、棱痕等缺陷。 4.2.2.5.胀接管端毛剌、污垢和铁锈应清理干净,管内表面应无铁屑等杂物。4.2.2.6.管端打磨时,应注意控制打磨量,管端最小外径不不大于41.35mm。4.3试胀实验4.3.1试胀目:4.3.1.1.检查胀管材料胀接性能;4.3.1.2.验证胀管器与否能满足胀管质量规定;4.3.1.3.检查胀管质量,依照试胀后检查得出成果,拟定最佳胀管率;4.3.1.4.通过试胀操作,使胀管人员熟悉胀管工艺和掌握胀管器操作要点(胀接操作人
12、员均应参加试胀操作)。4.3.1.5计算胀管器每旋进360胀杆进程,用直尺测量胀杆推动或退出量,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胀珠外扩或内缩直径与否均匀,与否与胀杆伸缩量成固定正比例;4.3.2打磨、清洗管孔,测量管孔直径并编号记录;4.3.3穿管过程注意尽量不要污染管孔;穿管后应对管孔重新进行清洗解决。4.3.4测量两端伸出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为达到试胀目,可故意保存几种管头伸出长度不不大于规定值(超差值不等),以拟定超过规定值时产生翻边裂纹最大长度。4.3.5逐个管口进行初胀(消除间隙进行定位胀),并记录初胀后管子内径值。4.3.6初胀完毕后,应及时逐个进行终胀和翻边。4.3.7对于不合格胀口进行
13、补胀,补胀次数不适当超过2次,并作好记录。4.3.8在胀接过程中,随时抽查计算胀管器每旋进360胀杆进程和胀管率,并作好记录。4.3.9计算胀管率,填写试胀登记表4.3.10胀接完毕后对实验集箱进行水压实验,水压实验压力、实验规定及试压操作程序等,与正式试压相似,实验压力5.2MPa,保压20分钟无渗漏。4.3.11试样解剖:4.3.11.1.水压实验后,依照胀前间隙、胀后形态、胀管率、水压实验状况等因素,选取不少于三根试管进行解剖分析;4.3.11.2.所取样管,其各试胀记录数据处在规范容许范畴,并具备各类状态代表性;4.3.12根据解剖前记录胀管率、胀前间隙,解剖后实测管孔壁、胀接切槽处管
14、子壁变形量和管壁减薄量,以及胀接接触表面印痕和啮合状况,结合试压进行分析。4.3.13由试胀成果分析得出最佳胀管率控制范畴,并以此试胀工艺控制,制定正式胀管工艺。4.4胀接工艺4.4.1胀前准备4.4.1.1依照试胀结论制定胀管工艺,采用内径控制法,胀管率Hn按规范规定应控制在1.32.1%范畴内,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力求控制在1.51.9%范畴内。 4.1.1.2管子管端及管板硬度检查完毕,其应符合设计、设备及规范规定。4.1.1.3要胀接管束,应作外形检查及矫正,放样尺寸误差应不大于1 mm,矫正后管子应进行试装检查确认均符合设计、设备及规范规定。4.4.1.4胀接设备及胀接过程中所需各类
15、材料,均已准备充分,保证满足胀接规定。4.4.1.5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适当进行胀管。4.4.2胀接管板管孔清洗检查4.4.2.1管孔尺寸及公差应符合下表规定。管孔尺寸及公差管公称外径42管孔直径42.3管孔容许偏差直径+0.340 0圆度0.14圆柱度0.144.4.2.2如有不可消除重大缺陷,应记录和向关于单位和部门反映,明确解决方式和解决办法,并按既定方案进行解决。4.4.2.3汽包、联箱安装就位后采用暂时办法进行固定,可以满足胀接工作规定。4.4.3胀接前测量4.4.3.1对汽包胀接管孔布置进行编号,并绘制管孔布置图。4.4.3.2测量每一种管孔内径,并对号记录;4.4.3.3应依照打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 对流 管胀接 综合 项目 施工 专项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