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分析的甲状腺癌的中医药治疗.docx
《基于文献分析的甲状腺癌的中医药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文献分析的甲状腺癌的中医药治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文献分析的甲状腺癌的中医药治疗 信息建立数据库,将筛选文献中载入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筛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45篇,处方64首,涉及中药234味,按功能分为18类,总用药频次为1059次。高频中药主要有27味,运用最多的为夏枯草、黄芪等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为主,性味多属甘、苦、寒,归经多归肝、肺、胃,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到13种聚类组合,归属2大类。结论 甲状腺癌多属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治以扶正祛邪为要,以补益正气、行气化痰、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其主要治疗大法。聚类分析结果可帮助临床供应用药指导。 关键词:甲状腺癌;中医药;用药规律
2、;频数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记码:B 文章编号:1017-234908-0040-04 在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据报道,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目前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全部地区都呈上升趋势1-3,并已成为我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4,据调查,从11018年以后的中国20多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36倍,其中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城市发病高于农村5,并且随着发病年龄增长,死亡率增加6。目前对于甲状腺癌的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清甲清灶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TSH治疗,虽较于其他恶性肿瘤本病总体预后较好,但仍存在许多副反应及后续一系列问题,
3、例如: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须要长期的运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其中一些患者简单发生甲状旁腺功能障碍;手术复发率较高,易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音哑甚至失音,术后止血不完善致气管塌陷等7-8;清甲治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削减、贫血等;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易致心情异样、骨质疏松、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9,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治疗则可以削减相关副反应,在改善症状、预防复发、增加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0,基于此,笔者对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其用药规律,以期发掘中医药治疗潜力,为本病的更好治疗供应一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文献类型:当代用中药治疗甲状腺
4、癌及其术后的有明确理、法、方、药论述的文献,包括临床探讨、个人阅历总结、名老中医有效验方等,临床探讨类样本量在30例以上,探讨对象: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或甲状腺肿瘤经术中冰冻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内服中药:当中药内服与外用同用或中药口服与针刺并用时仅探讨口服中药。 1.2 文献解除标准 动物试验、机制探讨类,案例报道、综述类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仅收录资料最全的一篇,无法获得全文,仅有摘要的文献。 1.3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全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相关文献,检索方式为主题词加关键词,检索主题词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术后,关键词包括:中医
5、、中药。 1.4 数据处理方法 将检索及筛选后的资料录入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2 数据表;将全部涉及的药物录入数据库,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2 进行药物频数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高频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采纳组间连接,距离为欧氏距离平方,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药物组合,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探究药物配伍的规律。 1.5 数据规范性 药物名称、功效及性味归经以中药学1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为标准。如:“草河车”规范为“重楼”,“象贝”、“浙贝”规范为“浙贝母”等。 2 结果 共纳入文献54篇,
6、剔除数据不完整、用药不明确及疑似重复性的文献后,筛选出45篇。收集处方64首,涉及中药234味,按功能分为18类,总用药频次为1059次。 2.1 药物运用频次统计 234味中药中,在大于1.00%频率下运用的药物共有27味,共运用490次,占总用药频次的46.3%,其中最小运用频次为11次。见表1。 2.2 药物功效分类统计 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共涉及18类。运用频数最高的为补虚药,运用296次,占药物总频数的27.95%,位居第一。其余运用频率超过1.00%的药物分类分别为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涩药、温里药、化湿药,共计12类。
7、见表2。 2.3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在234种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中,涉及5种药性、7种药味、归12经、属18种不同功效药物。药性方面主要集中在寒、温、平3类,寒性药物运用最多;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占药味总数的83.29%,归属经络以肝、肺、胃、脾、肾、心为主,占全部药物归经的87.51%。见表 3。 2.4 药物的聚类分析 由图1的结果显示,27个高频药物可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可分为3小类,其次大类可分为2小类。Ia类:黄精、山药、党参、太子参、甘草、黄芪、白术、半夏、茯苓;Ib类:夏枯草、生地、山慈菇、半枝莲、浙贝母、麦冬、白芍、当归、海藻;Ic类:玄参、沙参、白花蛇舌草;IIa类:柴胡、
8、郁金、莪术、川芎、陈皮;IIb类:牡蛎。见表4。 3 探讨 祖国医学中,甲状腺癌被归属于“瘿瘤”的范畴,宋圣济总录将瘿瘤分为五瘿,陈无择在三因方中详细描述了五瘿,其中说“坚硬不行移者,名曰石瘿”,依据其形态可知甲状腺癌相当于石瘿。关于其发病,圣济总录云:“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或结而不散是也”,指出本病的发生与环境、饮食、情志等因素紧密相关;对于其病机,宋代仁斋直指方论瘿瘤方论云:“气血凝滞,结为瘿瘤”,外科正宗瘿瘤论说:“夫人生瘿瘤之症,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提出气、痰、瘀壅结于颈前是甲癌发病的主要病机。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为“气、痰、瘀、毒、虚”13,这基本上涵盖
9、了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病机的相识。 本次文献的调查结果显示,广泛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主要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渗湿、行气化瘀、养阴解毒的功效,大多为甘寒辛散之品,以归肝经为首。中医多以痰气论石瘿,“痰随气行,气因痰阻”,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津液渗利失常,积聚成痰,气郁痰结,内壅脏腑,外堵经络,络脉不通则滞而成瘀,痰瘀因肝气上逆并随肝经循行交结于颈部而成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结者散之”,石癭的治疗须以行气化痰祛瘀为其基础。又肝气不舒,克伐脾土,脾不化生,气血受损;气郁化火,痰郁化热,火与热交结成毒,灼伤阴液,终致气血津液俱虚;虚实夹杂,正虚邪踞,故祛邪要兼以扶正。从本次分析结果来看,甲状腺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文献 分析 甲状腺癌 中医药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