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地理关键素养第1页一、简单地认识地理关键素养对于高中地理学科关键素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上人教社韦志榕教授提出了:地理关键素养主要包含“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第2页人地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对正确价值观。(内涵)具备人地协调观这一关键素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不一样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了解人们对地理关系认识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分析现实中出现人地矛盾原因,并提出改进提议。一个主要自然观和发展观。第3页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指人们全方面、系统、动态地指人们全方面、系统
2、、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思维品质和能力。(内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思维品质和能力。(内涵)具备综合思维这一关键素养,学生能够涵)具备综合思维这一关键素养,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约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从而较全方面地观察、分析和和演化过程,从而较全方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对待地理问题。认识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对待地理问题。一个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方式一个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方式
3、第4页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意识和能力。(内涵)具备区域认知这一关键素养,学生能够形成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现象意识,利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形成评价区域发展能力。一个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思维方式第5页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查和调查、模拟试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行动能力和品质。(内涵)具备地理实践力这一关键素养,学生能够自觉探究地理问题,选择、使用工具,搜集信息,设计野外考查、社会调查、地理试验等行动方案,处理实际问题。一个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行动能力和思维品质第6页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关键素养表达与培养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日常教
4、学不但要让学生取得能处理问题地理关键知识,学会应对高考或学业考试,而且要让学生能灵活利用地理知识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他们生存和终生发展。这应该是地理关键素养提出目标。第7页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要从以下路径入手一是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一方面要了解人地关系内涵,百度定义为“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影响与作用,其次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顺应与抗衡。”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能力提高而改变,或者说,它取决于人类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必修2阐释人地关系演变与如何实现人地协调。知道人
5、地关系现状,即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等出现空前担心。第8页二是挖掘教材人地协调素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地地协调,即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络、协调发展、统一演化,高一阶段教师着重引领学生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形成。第9页高二阶段,在高一认识基础上,挖掘教材信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如必修二人口和城市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区分”;“利用相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这个标准可经过活动来实施,比如让学生调查新沂市改变,经过实地考查和资料搜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深刻认识,从而渗透人地协调观点教育。第10页必修三知识模块“
6、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中要求“距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可连续发展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办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对策办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连续发展方法和路径”。第11页这部分课标要求结合案例,经过了解案例中人地关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经有人地协调观点来处理其中人地矛盾。与必修二相比,必修三更侧重于利用人地协调观点来处理问题,并从中吸
7、收经验教训应用到故乡相关问题中,其中又十分强调因地制宜标准,而因地制宜也是属于人地协调观点一个表现。在这些区域分析中其实也表达了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第12页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要从以下路径入手。一是重视知识思维导图构建,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含有促进思维能力培养内容,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能够在平时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方便熟练利用。第13页第14页第15页二是从生活实际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维能力。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一个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终再进行验
8、证推广到普通过程。所以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利用,千万不能忽略学生已经有地理知识。第16页三是养成阅读地图习惯,培养学生各方面地理思维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最主要工具,也是形成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有效伎俩。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图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现有利于形象思维又有利于抽象思维。读图和分析图教学,从读图感性认识到分析图理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一个主要伎俩。第17页一、明确区域位置:利用地图定位策略明确区域位置,是区域认知活动第一步,而这一步只有“迈”在地图上,才能走得坚实。地图含有直观一览性、地理方位性、几何准确性等特点,我们能够经过地图中
9、空间信息图形等视觉语言,读出区域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如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判读。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人文地理位置判读。交通位置,经济位置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能够从以下路径入手第18页二、明晰区域要素区域要素是指区域系统主要成份或部分,主要由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湖、植被和土壤等)和人文要素(人口与人种、语言与宗教、民族、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两部分组成。各区域要素是组成区域知识最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区域系统主要特征。而且这些要素还是不停发展改变。第19页三、明白区域特征:任何区域要素联络最终都是在一定地域中展开,而特定地域总是含有一定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总要
10、给地理事物打上强烈地域烙印,表现出显著区域特征。第20页所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一是多使用图,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用图习惯。二是加强培养学生图与图、图与文转换能力(当前在高二阶段要重点强化)。三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图表信息能力。第21页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1.利用地理模拟试验和演示2.利用地理教具制作3.利用地理角色饰演开辟户外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1.开展地理观察和测量2.开展乡土地理调查3.开展地理野外考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能够从以下路径入手第22页高中地理关键素养四个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其实在
11、教学中是相互联络,相互渗透。第23页高二小高考复习策略第24页回顾小高考三中小高考新沂市第三,确实取得这么成绩是很不轻易。那是一段高压力高强度工作时间,一天上8、9节课事情经常发生,几乎全部老师嗓子都是哑,都要吃含片、消炎药。提起高二真是都不愿意带。第25页 当看到小高成绩是有39人没过关时,想到是一定排名倒数,因为去年只有十几个没过都排名第四。在往前弟兄学校经常考100%,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1、学生素质越来越低了,不论你怎样教、盯、看、面批,总有一些孩子无所谓。2、试卷难度、灵活性有所增加了,尤其是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考查了。第26页我们三中情况更是糟糕。最主要原因是,借读生不但仅是数量多
12、,百分比大,而且都是新沂市区、郊区很多有钱,或有点权,又或能和有权人扯上关系,自我感觉很好家庭。这些孩子们学习没有主动性,还脾气很大。第27页能取得如此成绩首先要感激教师发展中心领导,尤其是陆老师督促与指导,给了我们努力动力和方向。其次成绩取得在此我要感激我们三中原来高二地理组各位任劳任怨,亲密配合。其实在这个组中我年纪不大,各位前辈给了很多好提议,并对于给自己工作任务都保质保量完成。第28页详细策略:一:研究课标及考题二:研究学情三:研究课堂四:提升自己第29页一:研究课标与考题1.抓住课标,落实考点、联络真题 课程标准要求不但要老师熟练清楚知道,学生也要人手一份,确保随时随地能知道考试要求
13、和标准,难易。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要清楚对应课标要求。第30页课标是我们教学最主要抓手,结合近小高考试题,我们来看看每个考点情况。宇宙中地球l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利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l 阐述太阳对地球影响。l 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l 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第31页1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告,在距离地球40光年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觉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图1 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14、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2.推测位于“宜居带”内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A.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B.天体表面平坦C.有富含二氧化碳大气 D.有肥沃土壤第32页“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34题。3.美国纽约(西五区)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A.16日6时30分 B.16日18时30分C.17日4时30分 D.17日20时30分4.以下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情况是 D31.猛烈太阳活动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第33页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利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
15、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改变内、外力原因。第34页9月25日,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图2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一样时期地质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大窝凼”附近岩石类型是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6.喀斯特洼坑形成地质过程,次序正确是A.B.C.D.32.软流层以上地幔与地壳组成地球岩石圈。第35页41.图15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7分)(2)甲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1分)(3)位于河口附近乙处往往形成 地貌,其成因是 作用,第36页天气与气候l 利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l
16、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影响。l 利用简易天气图,简明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特点。第37页图3为“我国北方某地2月19日24日天气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影响该时段天气情况天气系统是A.低压中心B.暖锋C.准静止锋D.冷锋8.该天气系统过境,可能带来灾害是A.台风B.干旱C.寒潮D.雾霾第38页图4为“世界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相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叙述,正确是 A.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B.洋流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C.位于寒流与暖流交汇处D.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10.由图示信息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教学 如何 培养 地理 核心 素养 公共课 一等奖 全国 获奖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