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和含氮化合物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获奖课件.pptx
《氮气和含氮化合物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获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气和含氮化合物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获奖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氮氮 及及 其其 化化 合合 物物一、氮气一、氮气(N2)1、氮原子结构、氮原子结构结构:结构:N +7 2 5 知识根本:知识根本:N N N N N -3 0 +2 +4 +5 NH3 N2 NO NO2 HNO3(NH4+)(N2O4)(NO3-)N2电子式:电子式:第1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3 3、氮固定:、氮固定:4 4、制法:、制法:分离空气分离空气N2+3H2 2NH3N2+3Mg Mg3N2N2+O2 2NO高温高压高温高压 催化剂催化剂 点燃点燃 放电放电(氧化性)(氧化性)人工固氮人工
2、固氮 自然固氮自然固氮 (氧化性)(氧化性)(还原性)(还原性)N N2 2 化合态氮化合态氮根瘤菌根瘤菌氮气(氮气(N N2 2)分子结构为:)分子结构为:NNNN,结构非常稳定。所,结构非常稳定。所以化学性质很稳定。以化学性质很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N2也能与也能与H2、O2等发生反应。等发生反应。工业上合成氨工业上合成氨 第2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以下过程属于人工固氮是(、以下过程属于人工固氮是()A、用、用N2和和H2合成合成NH3 B、闪电时大气中氮氧化物生成、闪电时大气中氮氧化物生成 C、由氨制尿素、由氨制尿素 D、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
3、氮气A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第3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氮氧化物二、氮氧化物N2O NO N2O3 NO2(N2O4)N2O51、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个无色有毒难溶于水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是一个无色有毒难溶于水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成二氧化氮。2NO +O2=2NO22、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个是一个红棕色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易液化;、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跟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溶于水跟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强氧化性;强氧化性;与与N N2 2O O4 4(无色)可相互转化。(无色)可相互转化。3NO
4、2+H2O=2HNO3+NO2NO2NO2 2 N N2 2O O4 4 第4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NO与与NONO2 2性质比较性质比较 NONO2物性物性毒性毒性与水与水与与O2与与O2、H2O与与NaOH制备制备3NO2+H2O=2HNO3+NO2NO+O2=2NO2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3Cu+8HNO3(稀)(稀)=3Cu(NO3)2 +2NO +4H2OCu+4HNO3(浓)(浓)=Cu(NO
5、3)2 +2NO2 +2H2O无色,刺激性气味无色,刺激性气味 有毒(机理同有毒(机理同CO)有毒有毒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第5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氨三、氨1、氨物理性质:、氨物理性质:(1)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2)氨密度小于空气)氨密度小于空气(3)氨易液化(作致冷剂)氨易液化(作致冷剂)(4)氨极易溶于水()氨极易溶于水(1:700)第6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氨化学性质:、氨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氨水成份:氨水成份:分子:分子:NH3、H2O、NH3 H2O 离子:离
6、子:NH4+、OH-、(H+)(2)与酸反应:)与酸反应: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NH3+H+=NH4+NH3+H2O NH3H2O NH4+OH-第7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与氧气反应)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催化剂催化剂工业上怎样制取硝酸呢?工业上怎样制取硝酸呢?2NO+O2=2NO23NO2+H2O=2HNO3+NO3、氨用途、氨用途制制HNO3、铵盐;作致冷剂。、铵盐;作致冷剂。第8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4、氨试验室制法:、氨试验室制法:2NH4Cl+Ca(OH)2 =CaCl2+
7、2NH3 +2H2O(4 4 4 4)干燥氨气:)干燥氨气:)干燥氨气:)干燥氨气:(5 5)检验氨气方法)检验氨气方法 (1)反应原理:)反应原理:(2)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固固加热固固加热-(3)搜集方法:)搜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碱石灰碱石灰碱石灰碱石灰 a、用湿润、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变蓝)b、蘸有浓盐酸、蘸有浓盐酸(浓硝酸浓硝酸)玻璃棒靠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近试管口(产生白烟)第9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常见气体溶解性:常见气体溶解性:NH3HCl SO2H2S Cl2CO2700 500 402.621 以下装置不能作为极
8、易溶于水气体以下装置不能作为极易溶于水气体吸收装置是(吸收装置是()D A B CD第10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A B C请大家写出请大家写出A、B两种装置能预防倒吸原理。两种装置能预防倒吸原理。A A、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能够增大气体与吸收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能够增大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对气体吸收。当易溶液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对气体吸收。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降低,吸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降低,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因为漏斗容积较大,造成烧杯液上升到漏斗中,因为漏斗容积较大,造成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吸收液中液面
9、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吸收液受本身重力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预防吸收液受本身重力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预防吸收液倒吸。倒吸。B B、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液被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降低,使吸收液进入液被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降低,使吸收液倒吸进入干燥管吸收液本身质量大于干燥管内外倒吸进入干燥管吸收液本身质量大于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本身重量作用又流回烧杯内,压强差,吸收液受本身重量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预防吸收液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从而预防吸收液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似。似。第11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
10、联系改正。如图如图1 1所表示,上部烧瓶所表示,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操作是:引发水上喷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水。滴管中水。该试验原理是:该试验原理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快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快速减小。速减小。喷泉试验及其拓展喷泉试验及其拓展第12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请请讨论讨论在不改装置前提下引在不改装置前提下引发右图喷泉方法?发右图喷泉方法?打开夹子,用手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或热毛巾等)将烧瓶将烧瓶捂热。该试验原理是:氨气受热膨胀,捂热。该试验原理是:氨气受热膨胀,赶出
11、玻璃导管内空气,氨气与水接触,赶出玻璃导管内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即发生喷泉。用冰水浇注烧瓶,降低烧瓶内氨气温用冰水浇注烧瓶,降低烧瓶内氨气温度,使气体压强减小,水上升与氨气度,使气体压强减小,水上升与氨气接触深入减小压强形成喷泉。接触深入减小压强形成喷泉。小结:以上方法为减小烧瓶小结:以上方法为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而产生喷泉。内气体压强而产生喷泉。第13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在图在图3 3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以下物冷水后,再加入足量以下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12、水槽中加入物质能够是槽中加入物质能够是 ()(A)(A)浓硫酸浓硫酸 (B)(B)食盐食盐 (C)(C)硝酸钾硝酸钾 (D)(D)硫酸铜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原理是:这种方法产生喷泉原理是:增大锥形瓶内气体压强产生喷泉增大锥形瓶内气体压强产生喷泉 。A A第14页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1)图甲为中学化学教学中所用喷泉试验装置,图甲为中学化学教学中所用喷泉试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以下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是别盛有液体,以下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是_。(A)HCl(A)HCl和和HH2 2O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氮气 氮化 复习 公开 一等奖 联赛 获奖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