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版普通化学知识点归纳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浙大版普通化学知识点归纳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大版普通化学知识点归纳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方向)能否发生(反应方向)能量转换(热效应)能量转换(热效应)反应程度(化学平衡)反应程度(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化化学学热热力力学学化化学学动动力力学学反反应应可可能能性性反反应应现现实实性性第1页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框架基本框架体系体系境境敞开体系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孤立体系物质交换物质交换能量交换能量交换性质性质深度深度.广度广度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环环状态状态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U=Q W过程函数过程函数过程函数过程函数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
2、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封闭体系:封闭体系:G 0,自发过程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T=0 K,纯物质完整晶态,纯物质完整晶态,混乱度最小,混乱度最小,S=0-GT,PT,P=(=(W有用有用)最大最大第2页概念:概念:1.1.热力学标准态热力学标准态热力学标准态热力学标准态;状态函数;内能状态函数;内能状态函数;内能状态函数;内能U;U;热热热热Q;Q;功功功功WW2.2.热效应;焓(变)热效应;焓(变)热效应;焓(变)热效应;焓(变)(H,H,H,H,r rHH,r rHH mm,f fHH mm)3.3.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自由
3、能(G,(G,G,G,r rGG,r rGG m,m,f fGG mm)4.4.熵(熵(熵(熵(S S mm,r rS S mm )计算:计算:1.1.1.1.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盖斯定律 rHm(T)vBfHm(B,T)2.2.2.2.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G(T)H(T)TS(T)T转转3.rG m(298.15K)v B f G m(B,298.15K)4.rS m(298.15K)v B S m (B,298.15K)5.(1)5.(1)f fHH m m、f fGG mm单位是单位是单位是单位是 kJmolkJmol-1-
4、1,S,Smm (T)(T)单位是单位是单位是单位是 JKJK-1-1 mol mol-1-1;(2)(2)参考态单质参考态单质参考态单质参考态单质 f fHH m m 0 0;f fGG m m 0 0;S Smm (T)0(T)0。第3页 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知识点及要求基本知识点及要求1.1.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p:pi i=p=p总总总总 x xi i2.2.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1 1)气相反应:)气相反应:)气相反应:)气相反应:KKp p,K,K (注意单位)(注意单位)(注意单位)(注意单位)(2 2)溶液反应)溶液反应)
5、溶液反应)溶液反应:B B,K,Kc c,K,K (3 3)意义及书写注意事项)意义及书写注意事项)意义及书写注意事项)意义及书写注意事项 (4 4)多重平衡规则:)多重平衡规则:)多重平衡规则:)多重平衡规则:KK=K=K 1 1.KK 2 23.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1 1)r rGG mm(T)(T)-RTlnK-RTlnK (T)(T)(2 2)r rGGm m(T)(T)RT lnRT lnJ Jc c/K/K r rGGm m(T)(T)RT lnRT lnJ Jp p /K/K lnK2K1rHm R T2 T1 T
6、2 T1()(3 3)ln Kln K(T)(T)-r rHH mm/RT+/RT+r rS S mm/R/R 第4页4.4.一元弱酸弱碱一元弱酸弱碱一元弱酸弱碱一元弱酸弱碱电电离平衡:离平衡:离平衡:离平衡:c(H+)=c(H+)=KKa a.c(HA).c(HA)1/21/2c(OHc(OH)K)Kb b.c(B).c(B)1/21/25.5.缓缓冲溶液:冲溶液:冲溶液:冲溶液:(1 1)定)定)定)定义义;组组成;成;成;成;缓缓冲原理冲原理冲原理冲原理(加酸,加碱,稀释)(加酸,加碱,稀释)(加酸,加碱,稀释)(加酸,加碱,稀释)c(c(弱酸弱酸弱酸弱酸)c(c(弱酸盐弱酸盐弱酸盐弱酸
7、盐)c(Hc(H+)K)Ka a c(c(弱碱弱碱弱碱弱碱)c(c(弱碱盐弱碱盐弱碱盐弱碱盐)c(OHc(OH)K)Kb b (2)6.6.沉淀沉淀沉淀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溶解平衡:(1 1)溶度)溶度)溶度)溶度积积 Ks Ks 及与溶解度关系及与溶解度关系及与溶解度关系及与溶解度关系 (2 2)溶度)溶度)溶度)溶度积规则积规则:比:比:比:比较较离子离子离子离子积积与与与与KsKs7.7.配离子离解平衡:配离子离解平衡:配离子离解平衡:配离子离解平衡:(1 1)配合物)配合物)配合物)配合物组组成成成成 (中心离子,配位原子,配位数中心离子,配位原子,配位数中心离子,配位
8、原子,配位数中心离子,配位原子,配位数)(2 2)配合物命名)配合物命名)配合物命名)配合物命名(配正,配负,(配正,配负,(配正,配负,(配正,配负,2 2个以上配体)个以上配体)个以上配体)个以上配体)c(HAc)/Ka 400c(NH3H2O)/Kb 400c(弱酸弱酸)c(弱酸盐弱酸盐)pH pKa lg c(弱碱弱碱)c(弱碱盐弱碱盐)pH 14pKb lg第5页1.1.原电池原电池原电池原电池(GG0)0)组成;正负极反应及配平;书写符号;电极类型;电对书写组成;正负极反应及配平;书写符号;电极类型;电对书写组成;正负极反应及配平;书写符号;电极类型;电对书写组成;正负极反应及配平
9、;书写符号;电极类型;电对书写2.2.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电极电势E E 及电动势及电动势及电动势及电动势E E 标准氢标准氢标准氢标准氢(甘汞甘汞甘汞甘汞)电极;无加和性与方程式书写无关;介质酸碱性相关电极;无加和性与方程式书写无关;介质酸碱性相关电极;无加和性与方程式书写无关;介质酸碱性相关电极;无加和性与方程式书写无关;介质酸碱性相关3.Nernst3.Nernst方程意义,正确书写及应用方程意义,正确书写及应用方程意义,正确书写及应用方程意义,正确书写及应用 a O+z e-=b R(R=8.315 J K-1 mol-1;F=96,485 C mol-1;T298.15K)第四章
10、第四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电化学原理及应用E(电极电极)=E (电极电极)lg c(R)/c b0.0592Vc(O)/c az(1)pH影响:氧化物(影响:氧化物(MnO2、PbO2)、含氧酸及其盐)、含氧酸及其盐(KMnO4、KClO3)pH减小减小(酸度增大酸度增大),电极电势增加,氧化能力增强。,电极电势增加,氧化能力增强。(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E;还原型形成沉淀;还原型形成沉淀,E;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 相对大小。相对大小。第6页4.4.电动势电动势电动势电动势E E与与与与
11、GG关系关系关系关系5.5.电极电势应用电极电势应用电极电势应用电极电势应用-D DrG=Welec,maxD DrGm=-zFE 或或 D DrGm=-zFE(1 1 1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比较 E(O/R)O氧化能力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原能力(2 2 2 2)氧化还原方向判断)氧化还原方向判断)氧化还原方向判断)氧化还原方向判断 电动势电动势E 0,D DrGm0)G0):(1 1)电解池与原电池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区分:组成,原理,电极反应组成,原理,
12、电极反应组成,原理,电极反应组成,原理,电极反应 (2 2)分解电压,反电动势,超电势)分解电压,反电动势,超电势)分解电压,反电动势,超电势)分解电压,反电动势,超电势 (3 3)极化:浓差;电化学)极化:浓差;电化学)极化:浓差;电化学)极化:浓差;电化学.结果结果结果结果:E(:E(阳阳阳阳)增大,增大,增大,增大,E(E(阴阴阴阴)减小减小减小减小 8.8.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阳极氧化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阳极氧化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阳极氧化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阳极氧化9.9.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与防护:(1 1)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化
13、学腐蚀)化学腐蚀 (2 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析氢腐蚀;析氢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水线腐蚀)吸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水线腐蚀)吸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水线腐蚀)吸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水线腐蚀)(3 3)了解防护方法)了解防护方法)了解防护方法)了解防护方法第8页应用应用:1123z、z1、z2、z3 分别为各电对中氧化型分别为各电对中氧化型 与还原型氧化数之差与还原型氧化数之差 EEEE A B C Dz1 z2 z3 zz =z1 +z2 +z3 EEEE=z1 +z2 +z3 zEEEE计算电对标准电极电势第9页计算电对标准电极电势应用应
14、用:1(BrO-/Br2)=z2 z4 (BrO-/Br-)-z3 (Br2/Br-)=(20.76-11.605)V1=0.455VEEEz4 BrO3 BrO-Br2 Br-z1 z2 z3?1.6050.760.61z例例1E/VB=z1 +z2 +z3 zEEEE第10页应用应用:2反应反应 2Cu+Cu2+Cu当一个元素处于中间氧化数时当一个元素处于中间氧化数时,它一部分向高它一部分向高氧化数状态改变氧化数状态改变(被氧化被氧化),),另一部分向低氧化另一部分向低氧化数状态改变数状态改变(被还原被还原),这类反应称为歧化反应,这类反应称为歧化反应判断能否发生歧化反应判断能否发生歧化反
15、应E(Cu2+/Cu+)=0.159VE(Cu+/Cu)=0.520V Cu2+Cu+Cu0.159 0.520 0.340E/VA结论结论:(右右)(左左),Cu+易发生歧化反应易发生歧化反应 EE第11页解释元素氧化还原特征解释元素氧化还原特征应用应用:34Fe2+O2+4H+4Fe3+2H2O Fe2+在空气中不稳定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氧化为易被空气中氧氧化为Fe3+。E/VA Fe3+Fe2+Fe0.771 -0.44 如如 E (O2/H2O)=1.229V E (Fe3+/Fe2+)第12页解释元素氧化还原特征解释元素氧化还原特征应用应用:3故故Fe2+不会发生歧化反应不会
16、发生歧化反应可发生歧化反应逆反应可发生歧化反应逆反应在在Fe2+盐溶液,加入少许金属铁能盐溶液,加入少许金属铁能防止防止Fe2+被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Fe+2Fe3+3Fe2+如如E/VA Fe3+Fe2+Fe0.771 -0.44 第13页1.1.1.1.波尔理论:波尔理论:波尔理论:波尔理论:定态假设;轨道假设;跃迁假设定态假设;轨道假设;跃迁假设定态假设;轨道假设;跃迁假设定态假设;轨道假设;跃迁假设2.2.2.2.微观粒子波微观粒子波微观粒子波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粒二象性粒二象性粒二象性:=h/p=h/mv;h/p=h/mv;波恩统计解释波恩统计解释波恩统计解释波恩
17、统计解释;概率波概率波概率波概率波3.3.3.3.电子运动三大特征:电子运动三大特征:电子运动三大特征:电子运动三大特征: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4.4.4.4.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y y:波函数波函数波函数波函数 =薛定锷方程合了解薛定锷方程合了解薛定锷方程合了解薛定锷方程合了解 =原子轨道原子轨道原子轨道原子轨道 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概念意义;s,ps,ps,ps,p轨道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轨道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轨道
18、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轨道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5.5.5.5.电子云电子云电子云电子云 y y2 2与波函数与波函数与波函数与波函数y y: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概念意义;s,ps,ps,ps,p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状特点及描述)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区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区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区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区分第第5章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第14页6.6.6.6.四个量子数四个量子数四个量子数四个量子数 n,l,m,mn
19、,l,m,ms s:取值,意义取值,意义取值,意义取值,意义7.7.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1 1)三标准:)三标准:)三标准:)三标准:泡利不相容;能量最低;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能量最低;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能量最低;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能量最低;洪特规则 (2 2)电子进入能级次序及电子分布式:)电子进入能级次序及电子分布式:)电子进入能级次序及电子分布式:)电子进入能级次序及电子分布式:重点重点重点重点4 4,5 5周期周期周期周期8.8.周期系与元素性质:周期系与元素性质:周期系与元素性质:周期系与元素性质:(1 1)外层电子构型与周期表中位置)外层电
20、子构型与周期表中位置)外层电子构型与周期表中位置)外层电子构型与周期表中位置 (2 2)有效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负性)有效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负性)有效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负性)有效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负性第15页描述了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离核远近。描述了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离核远近。描述了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离核远近。描述了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离核远近。n n值越大,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越远,也能够说电子值越大,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越远,也能够说电子值越大,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越远,也能够说电子值越大,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越远,也能够说电子离核平均距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大 普通 化学 知识点 归纳 公共课 一等奖 全国 获奖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