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中物理题库05 皮带传运问题1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5高中物理题库05 皮带传运问题1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高中物理题库05 皮带传运问题1含答案.pdf(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如图所示,A、B 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 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 2 倍,它们之间靠传送带传动且不打滑。则()A.A、B 两点的周期之比为 1:2B.B、C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1C.A、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2:1D.B、C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4【答案】B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与后轮的半径之比为 214,它们的边缘分别有三个点 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14B.A、B 两点的周期之比为 12C.A、C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21D.A、C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18【答案】A
2、D3 自行车是常见的代步工具主要构成部件有前后轮、飞轮、链条踏板、链轮等,其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链轮、飞轮和后轮的半径之比123:3:1:15r rr,后轮半径330 cmr,A、B、C 分别为链轮、飞轮、后轮边沿上的三个点。现将后轮架空,让脚踏板以150/minr的转速匀速转动,则 C 点的线速度大小为()2025高中物理题库05 皮带传运问题1含答案A.2.25m/sB.4.5m/sC.135m/sD.67.5m/s【答案】B4如图所示,A 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皮带不打滑),两轮通过绷紧的皮带连接,两轮半径之比为12:3:1RR,A 轮匀速转动,1A、1B分别为 A、B轮边缘上的点,
3、则()A.1A、1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B.1A、1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3C.1A、1B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1D.1A、1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答案】BD5 如图,A、B 两点分别位于大、小两轮的边缘上,它们的半径之比为 2:1,两个轮子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在两轮匀速转动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2:1B.A、B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1:1C.A、B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2:1D.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1:1【答案】B6工程机械中常用到如图所示的齿轮组,该齿轮组可以实现转动方向的改变。图中 A 齿轮的转轴在竖直
4、方向,B 齿轮的转轴在水平方向。若 A 齿轮的齿数为 24,B 齿轮的齿数为 15,某次工作时,A 齿轮的转速为 5r/s,则 B 的角速度()A.8rad/sB.8rad/sC.16rad/sD.16rad/s【答案】C7 以 A、B 为轴的圆盘,A 以线速度 v 转动,并带动 B 转动,A、B 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A.A、B 转动方向相同,周期不同B.A、B 转动方向不同,周期不同C.A、B 转动方向相同,周期相同D.A、B 转动方向不同,周期相同【答案】A8 如图,大、小两轮通过皮带传动匀速转动,且皮带与轮边缘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大、小两轮的半径之比 r1:r2=2:1,A、B 为轮边
5、缘上的两点。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 vA:vB=1:1B.A、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 vA:vB=2:1C.A、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A:B=1:1D.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aA:aB=2:1【答案】A9如图为某品牌自行车的部分结构。A、B 分别是飞轮边缘和大齿盘边缘上的一个点。现在提起自行车后轮,转动脚蹬子,使大齿盘和飞轮在链条带动下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由图中信息可知,A、B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1D.由图中信息可知,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1【答案】CD10
6、 在图中,A、B 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 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 2 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相对滑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1ABB.1:2ABvv C.:2:1ACaa D.:1:2ACT T【答案】C11 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牛力齿轮(牛转翻车)的图画,如图所示,这说明勤劳勇敢的先辈们已经掌握了齿轮传动技术。A、B 两轮边缘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1r、2r12rr,A、B 两轮边缘的齿轮数分别为1N、2N,在两轮转动过程中(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轮边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1212:vvr rB.A、B
7、两轮的转速之比1221:nnNNC.A、B 两轮的角速度12:1:1 D.A、B 两轮边缘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1221:aarr【答案】B12 如图,这是自行车早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高轮车,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前轮大后轮小,前后轮间无链条传动。骑行时,脚蹬踏设置在前轮的脚踏一圈,前轮转动一圈。当高轮车沿直线行进且前后车轮都不打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前后两轮转动的角速度相等B.前轮转速比后轮的转速小C.脚蹬踏频率一定,前轮越大,车的骑行速度越大D.脚蹬踏频率一定,前轮越大,车的骑行速度越慢【答案】BC13 如图为一压路机的示意图,其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 1.5 倍A、B 分别为大轮和小轮边缘
8、上的点在压路机前进时()A.A、B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Av:Bv 2:3B.A、B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Av:Bv 3:2C.A、B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A:B3:2D.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a:Ba 2:3【答案】D14 如图所示,A、B 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 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 2 倍,它们之间靠传送带传动且不打滑。则()A.A、B 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2B.B、C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A、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D.B、C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答案】BD15 如图所示的皮带(皮带不打滑)传动装置中,、ABC分别
9、是三个轮边缘的点,半径关系是:ACBRRR。则关于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v的关系正确的是()A.ABB.ABvvC.BCD.BCvv【答案】AD16 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压路机,最前面的大滚筒甲的半径是车身乙轮半径的 1.5 倍,图中 M、N 分别为甲、乙轮边缘上的两点。若车行进时轮与路面没有滑动,则()A.M 点的线速度比 N 点的线速度大B.N 点的向心加速度是 M 点的向心加速度的 1.5 倍C.甲、乙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D.甲轮的角速度比乙轮的角速度大【答案】B17 如图所示,A、B 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 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 2 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
10、触面上没有滑动。则()A.、两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1B.A、B 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C.B、C 两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1D.B、C 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答案】C18 在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 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 两轮用皮带传动,三个轮的半径关系是2ACBrrr,若皮带不打滑,则 A、B、C 三轮边缘上 a、b、c 三点的()A.角速度之比为2:1:2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2C.周期之比为1:2:2D.转速之比为1:2:2【答案】BD19 如图所示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其中A为轮盘边缘上一点,B为飞轮边缘上一点,C为车轮边缘上一点,若轮
11、盘、飞轮和车轮的半径之比为3:1:12,在人用力蹬车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1B.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C.轮盘转一圈时,车轮转 12 圈D.A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6【答案】D20 某“3 4”速山地自行车的构造如图所示,飞轮和牙盘上每个齿的大小相等。某次骑行时,山地车的牙盘挡位处于 1 挡,飞轮挡位处于 2 档,对应的牙盘齿轮与飞轮齿轮的半径之比为 21,假设山地车处于不同挡位时均匀速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过程中山地车牙盘与飞轮的角速度必然相等B.若山地车牙盘的转速为 n,则山地车飞轮的转速为2nC.此时山地车
12、牙盘与飞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21D.此时山地车牙盘与飞轮边缘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答案】BD21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之比为 4116,在用力蹬脚踏板前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齿轮和后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11B.大齿轮和小齿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14C.大齿轮边缘和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16D.大齿轮和小齿轮轮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1【答案】ABC2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转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 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A.113rrB.311rrC.312rrD.
13、112rr【答案】A23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系统中的大齿轮,链条、小齿轮和后轮,A 是大齿轮边沿的一点,B 是小齿轮边沿的一点,C 是后轮边沿的一点,当悬空后轮手摇脚踏板使轮子转动时,A、B、C 三点的线速度 v,角速度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BCvvABB.ACvvBCC.ABvvBCD.ABvvAC【答案】C24 如图为自行车传动装置机械简图,在自行车匀速行进过程中,链轮 A 和飞轮 C 的角速度之比AC1:3:,飞轮 C 和后轮 B 的边缘点线速度之比为CB2:1:1vv,则()A.AC3:1:rr B.BC4:1:rr C.AB:1:4D.轮 A 和轮 B 的边缘点线速度之比AB
14、:1:4vv【答案】A25 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箱”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动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 n1,从动轴转速 n2,滚轮半径 r 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轴线的距离 x 之间的关系是A.12rnnxB.12xnnrC.12xnnrD.12rnnx【答案】A26 如图所示为“行星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图,当中心“太阳齿轮”转动时,三个完全相同的“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并带动“内齿轮环”转动。已知“太阳齿轮”半径为 R1,“行星齿轮”的半径为 R2,且 R
15、2=2R1,所有齿轮的齿缝相同,A、B、C 分别是“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环”边缘上的点。在工作时()A.A 点与 B 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1:2B.A 点与 B 点的转速之比为 1:1C.B 点与 C 点的周期之比为 1:1D.B 点与 C 点的线速度之比 1:1【答案】D27 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 A 轮有 48 齿,B 轮有 42 齿,C 轮有 18 齿,D 轮有 12 齿,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当 B 轮与 C 轮组合时,两轮的周期之比BC:3:7TT B.当 B 轮与 C 轮组合时,两轮边缘上的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16、BC:3:7aa C.当 A 轮与 D 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AD:4:1D.当 A 轮与 D 轮组合时,两轮边缘上的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D:4:1aa【答案】B28 图甲为小明的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传动模型,A、B 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两轮的半径均为 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 B 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3Rr。小明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全部绕到 A 轮上。倒带时 A 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 轮是从动轮倒带结束后小明再以正常速度放音(当磁带从放音头经过时,磁带上的磁信息被读取),直到磁带全部播放完。已知该磁带的厚度均匀,放音时不会卡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7、A.倒带结束前一瞬间 A、B 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3B.倒带过程中 A 轮的磁带边缘的线速度变小C.倒带结束后以正常速度放音时,磁带边缘的线速度大小恒定D.倒带结束后小明以正常速度放音时,他发觉磁带 A 轮的外缘半径由最初的3Rr减小到2r历时 20 分钟,于是他推断磁带的外缘半径由2r减小到r的时间为 12 分钟【答案】B29 如图所示,转盘甲、乙具有同一转轴O,转盘丙的转轴为O,用一皮带按如图的方式将转盘乙和转盘丙连接,A、B、C分别为转盘甲、乙、丙边缘的点,且3CArr,2BArr。现让转盘丙绕转轴O做匀速圆周运动,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
18、:2:2B.A、B、C的角速度之比为 2:2:3C.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3D.A、B、C的周期之比 4:2:3【答案】A30 如图所示,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等组成。车轮有大车轮和小车轮,大车轮上固定有手轮圈,手轮圈由患者直接推动。已知大车轮、手轮圈、小车轮的半径之比为9:8:1,假设轮椅在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手和手轮圈之间、车轮和地面之间都不打滑,当手推手轮圈的角速度为时,小车轮的角速度为()A.9B.8C.98D.【答案】A31 如图所示是修正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工作时由于出带轮的运动,出带轮通过齿轮从而带动收带轮的运动。设出带轮半径为 R,收带轮半径为
19、r。某同学在使用修正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轮转动方向相反B.两轮边缘角速度大小相等C.出带轮与收带轮角速度之比为:R rD.出带轮与收带轮边缘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r R【答案】AD32 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是半径为1r的大齿轮,是半径为2r的小齿轮,是半径为3r的后轮,脚踏板的角速度为1,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为()A.1213rrrB.1321rrrC.1132rrrD.13w r【答案】C33 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挡,下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 A 轮有 48 齿,B 轮有 42 齿,C 轮有 18 齿,D 轮有 12 齿。那么该
20、车可变换各种不同挡位()A.当 A 与 C 轮组合时,两齿轮的边缘线速度之比:3:8ACvv B.当 A 与 C 轮组合时,两齿轮的边缘向心加速度之比:8:3ACaa C.当 B 与 C 轮组合时,两齿轮的角速度之比:9:49BCD.当 B 与 C 轮组合时,两齿轮的转速之比:3:7BCnn【答案】D34 如图所示,转盘甲、乙具有同一转轴O,转盘丙的转轴为O,用一皮带按如图的方式将转盘乙和转盘丙连接,、ABC分别为转盘甲,乙、丙边缘的点,且3CArr,2BArr。让转盘丙绕转轴O做匀速圆周运动,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的角速度之比为2:2:3B.、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
21、比为1:2:3C.如果转盘丙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转盘乙沿顺时针方向转动D.、ABC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2【答案】D35 如图所示的自行车,大、小轮半径之比为4:1,A 为小轮边缘上的点,B为大轮边缘上的点,则自行车行驶时,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4:1B.1:2C.1:4D.2:1【答案】A36 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 r1,从动轮的半径为 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 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12rrnD.从动轮的转速为21rrn【答案】BC37 如图,靠轮传
22、动装置中右轮半径为 2r,a 为它边缘上的一点,b 为轮上的一点、距轴为 r;左侧为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 4r,d 为它边缘上的一点;小轮半径为 r,c 为它边缘上的一点若传动中靠轮不打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点与 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4B.a 点与 c 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1:1C.c 点与 b 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2:1D.b 点与 d 点的周期之比为 2:1【答案】A38 我国汉代一幅表现纺织女纺纱的壁画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一种手摇纺车的示意图,一根绳圈连着一个直径较大的纺轮和一个直径很小的纺锤,纺轮和可转动的摇柄共轴,转动摇柄,绳圈就会牵
23、动着另一头的纺锤飞快转动,a、b、c 分别为摇柄、纺轮的绳圈、纺锤的绳圈上的点,则匀速转动摇柄时()A.a 点的周期保持不变B.b 点的线速度始终不变C.纺锤的转速大于摇柄的转速D.a 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 c 点的向心加速度【答案】AC39 如图所示,A、B、C 分别是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边缘上的三个点,到各自转动轴的距离分别为 3r、r 和 10r。支起自行车后轮,在转动踏板的过程中,A、B、C 三点()A.角速度大小关系是AB=CB.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vA vBvBvCB.转轮 A、B、C 线速度 vA、vB、vC之间的关系是 vA=vBvCC.转轮 A、B、C 角速度A、B、C
24、之间的关系是ABC【答案】C43 某“3 4”速山地自行车的构造如图所示,飞轮和牙盘上每个齿的大小相等。某次骑行时,山地车的牙盘挡位处于 1 挡,飞轮挡位处于 2 档,对应的牙盘齿轮与飞轮齿轮的半径之比为 21,假设山地车处于不同挡位时均匀速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过程中山地车牙盘与飞轮的角速度必然相等B.若山地车牙盘的转速为 n,则山地车飞轮的转速为2nC.此时山地车牙盘与飞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21D.此时山地车牙盘与飞轮边缘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2【答案】BD44.如图所示是武汉东风汽车系列八缸四冲程汽油车的“手动五挡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挡位控制来改
25、变连接发动机动力轴的主动齿轮和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从动齿轮的半径比。“1、2 挡”为低速挡:“5 挡”为高速挡,汽车能获得比较大的车速。已知加大油门时,汽车的输出功率增大,发动机的转速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挡位从“1 挡”逐步增加到“5 挡”过程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半径比变小B.挡位从“1 挡”逐步增加到“5 挡”过程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半径比变大C.同一挡位下,汽车驶上一斜坡,为了保持汽车速度大小不变,此时应加大油门D.同一挡位下,汽车驶上一斜坡,为了保持汽车速度大小不变,此时应减小油门【答案】BC45 图甲为小明的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传动模型,A、B 为缠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高中物理题库05 皮带传运问题1含答案 2025 高中物理 题库 05 皮带 问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