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解剖课件.ppt
《胸部解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部解剖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胸部的解剖解剖学教研室解剖学教研室1胸部胸部胸壁胸壁胸腔胸腔骨性胸廓骨性胸廓肋间结构肋间结构被覆软组织被覆软组织胸壁和膈围成胸壁和膈围成中部:纵隔占据。中部:纵隔占据。容纳肺和容纳肺和胸膜。胸膜。左、右部:左、右部:一、组成与境界一、组成与境界2上界上界:以颈静脉切迹向两侧:以颈静脉切迹向两侧锁骨肩峰锁骨肩峰CVCV7 7棘突与颈部交界。棘突与颈部交界。下界下界:以剑突向两侧肋弓:以剑突向两侧肋弓第第1111肋前端肋前端1212肋下缘肋下缘TVTV1212棘棘突与腹部分界。突与腹部分界。胸廓上口胸廓上口:由颈静脉切迹、第:由颈静脉切迹、第1 1肋骨及肋骨及TVTV1 1构成的构成的骨环。与胸部
2、上界不一致。骨环。与胸部上界不一致。境界境界两侧上部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与以三角肌前、后缘与上肢分界。上肢分界。3二、体表标志与胸部标志线二、体表标志与胸部标志线(一)体表标志:(一)体表标志:1.1.颈静脉切迹颈静脉切迹:成人男性平对:成人男性平对TVTV2 2,女性平对,女性平对TVTV3 3。2.2.胸骨角胸骨角:两侧连接第:两侧连接第2 2肋软肋软骨,是骨,是计数肋和肋间隙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的标志。平对平对TVTV4 4下缘。下缘。3.3.剑突剑突:剑胸结合处平:剑胸结合处平对对TVTV9 9。44.4.肋弓肋弓: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两侧肋弓与: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
3、两侧肋弓与剑胸结合构成剑胸结合构成胸骨下角胸骨下角,约,约70-11070-110。剑突与肋弓构成剑突与肋弓构成剑肋角剑肋角,左侧剑肋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是心包穿刺常用进针部位。用进针部位。5(二)胸部标志线(二)胸部标志线1.前正中线:前正中线:2.后正中线:后正中线:3.胸骨线:经胸骨最宽处;胸骨线:经胸骨最宽处;4.锁骨中线:锁骨中线:5.胸骨旁线:经胸骨旁线:经3、4线中点;线中点;6.肩胛线:肩胛线:7.腋前线:经腋前襞;腋前线:经腋前襞;8.腋后线:经腋后襞;腋后线:经腋后襞;9.腋中线:经腋中线:经7、8线中点;线中点;6三、肋间结构的特点三、肋间结构的特点肋间肌肋间肌:肋间
4、外肌、肋间内: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中肌、肋间最内肌(中1/31/3段)。段)。肋间血管神经肋间血管神经:自肋角开始,:自肋角开始,行于上位肋骨的肋沟内,并于行于上位肋骨的肋沟内,并于肋间内肌与最内肌间前行,自肋间内肌与最内肌间前行,自上而下为上而下为V VA AN N。肋骨骨折时,易伤及血管。肋骨骨折时,易伤及血管。7肋间动脉环肋间动脉环:肋间后动脉至:肋间后动脉至肋间隙前部与发自胸廓内动脉肋间隙前部与发自胸廓内动脉的肋间前动脉吻合,形成肋间的肋间前动脉吻合,形成肋间动脉环。动脉环。胸膜腔穿刺部位:胸膜腔穿刺部位:l腋后线(腋后线(或肩胛线)或肩胛线)上上:第第7-97-9肋间隙,
5、沿下位肋骨的肋间隙,沿下位肋骨的上缘进针。上缘进针。l胸胸前外侧壁前外侧壁:如气胸穿刺,常在锁骨中线第如气胸穿刺,常在锁骨中线第2 2肋间隙上下肋之间进行。肋间隙上下肋之间进行。8四、胸膜、胸膜腔及胸腔四、胸膜、胸膜腔及胸腔脏胸膜脏胸膜壁胸膜壁胸膜 肋胸膜肋胸膜膈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1/31/3上方上方2-3cm.2-3cm.胸膜腔:左右各一,常呈负压。胸膜腔:左右各一,常呈负压。9肺韧带肺韧带:在肺根的下方,在肺根的下方,胸膜脏层与壁胸膜脏层与壁层相互移行形成的双层胸膜,连层相互移行形成的双层胸膜,连于肺与纵隔之间,构成于肺与纵隔之间,构成肺韧带
6、肺韧带,呈冠状位,有固定肺的作用。呈冠状位,有固定肺的作用。希氏筋膜:希氏筋膜:又称胸膜上膜,为胸内筋膜的又称胸膜上膜,为胸内筋膜的延续,覆盖于延续,覆盖于胸膜顶的表面胸膜顶的表面并特并特别增厚,构成胸膜顶的被膜,有别增厚,构成胸膜顶的被膜,有保护肺尖及胸膜顶的作用保护肺尖及胸膜顶的作用。10胸膜隐窝的概念胸膜隐窝的概念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即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充满此腔隙,这部份胸膜腔充满此腔隙,这部份胸膜腔称为称为胸膜隐窝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胸膜肋胸膜与与膈胸膜膈胸膜相互转折相互转折处形成半环形的处形成半环形的胸胸膜隐窝,肺下缘
7、不能充满其膜隐窝,肺下缘不能充满其内,这部份胸膜腔称为内,这部份胸膜腔称为肋膈肋膈隐窝隐窝。为站立位为站立位时胸膜腔最时胸膜腔最低部位低部位。11以胸膜壁层在胸壁上的返折线来表示。以胸膜壁层在胸壁上的返折线来表示。胸膜的体表投影胸膜的体表投影胸膜前界:胸膜前界:即纵隔胸膜和肋胸膜即纵隔胸膜和肋胸膜的返折线。两侧经的返折线。两侧经胸锁关节胸锁关节后方,后方,斜向下内至中线达斜向下内至中线达第第2肋软骨肋软骨水平;水平;垂直下降至垂直下降至第第4肋软骨肋软骨水平;水平;右侧右侧继继续下降到续下降到第第6胸肋关节胸肋关节处移行为胸膜处移行为胸膜下界。下界。左侧左侧自第自第4肋软骨水平,斜过肋软骨水平
8、,斜过第第5、6肋软骨肋软骨中点,移行为胸膜下中点,移行为胸膜下界。界。两侧胸膜前界有时可相互重叠。两侧胸膜前界有时可相互重叠。12胸膜下界胸膜下界:即肋胸膜与:即肋胸膜与膈胸膜之间的返折线。膈胸膜之间的返折线。右侧右侧自第自第6胸肋关节处、胸肋关节处、左左侧侧自第自第6肋软骨中点处,斜向下肋软骨中点处,斜向下外。外。锁骨中线锁骨中线与第与第8肋骨相交;肋骨相交;腋中线腋中线与与10肋相交;肋相交;肩胛线肩胛线过第过第11肋;肋;后正中线两侧后正中线两侧平平TV12棘突。棘突。左侧左侧胸膜下界略低。胸膜下界略低。13超出骨性胸廓的胸膜腔:超出骨性胸廓的胸膜腔:胸膜下界的后方低于第胸膜下界的后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胸部 解剖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