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ppt(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证重大危险源评价的正确合理,对重大危险源的一,为保证重大危险源评价的正确合理,对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应遵循系统的思想和方法。风险评价应遵循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一、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一、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1.1.程序程序1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风风风风险险险险评评评评价价价价的的的的一一一一般般般般程程程程序序序序 收集资料收集资料 事故类型事故类型影响因素、事故机制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的严重度事
2、故的严重度 危险值确定危险值确定 危险分级危险分级 制定计划制定计划 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危险辨识危险辨识 危险评价危险评价 危险控制危险控制 监监 测测 审审 查查22.2.风险评价的风险评价的步骤步骤(1)(1)资料收集: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资料收集: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生产和事故情况,规和标准,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生产和事故情况,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2)(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所评价的设备、设施或场危险危害因素
3、辨识与分析:根据所评价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工程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装置布置、所的地理、气象条件、工程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装置布置、主要设备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等辨识和主要设备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等辨识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3)(3)评价过程:在上述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根评价过程:在上述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
4、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分级,以确定管理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分级,以确定管理的重点3(4)(4)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根据评价和分级结果,高于标准值的危险根据评价和分级结果,高于标准值的危险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措施,降低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措施,降低或控制危险。低于标准值的危险属于可接或控制危险。低于标准值的危险属于可接受或允许的危险,应建立监测措施,防止受或允许的危险,应建立监测措施,防止生产条件变更导致危险值增加,对不可排生产条件变更导致危险值增加,对不可排除的危险
5、要采取防范措施除的危险要采取防范措施二二.几种常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几种常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42.1 2.1 LECLEC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量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关的3 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险大小。这。这3 3种方面分别是:种方面分别是:L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性大小;E 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
6、境中的频繁程度;度;C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分值风险分值D=LECD=LEC。D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5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合理打分,根据最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合理打分,根据最后的分值或概率风险与严重度的乘积进行分级。后的分值或概率风险与严重度的乘积进行分级。由于其可
7、操作性强且还能依据分值有一个明确由于其可操作性强且还能依据分值有一个明确的级别,因而广泛用于地质、冶金、电力等领的级别,因而广泛用于地质、冶金、电力等领域。因化工、煤矿、航天等行业的系统复杂、域。因化工、煤矿、航天等行业的系统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对于人员失误的概率估计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对于人员失误的概率估计困难,难以应用。困难,难以应用。6(1)量化分值标准)量化分值标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10 完全可以预料完全可以预料 6 6相当可能相当可能 3 3可能可能,但不经常但不经常 1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可能性小,完全
8、意外 0.5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0.2极不可能极不可能 0.10.1实际不可能实际不可能7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连续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每月一次暴露每月一次暴露 1每年几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 0.5非常罕见暴露非常罕见暴露8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1001010人以上死亡人以上死亡 40403 39 9人死亡人死亡
9、 15151 12 2人死亡人死亡 7 7严重严重3 3重大,伤残重大,伤残 1 1引人注意引人注意9(2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根据公式:风险根据公式:风险D=LEC D=LEC 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危险源级别危险源级别D D值值危险程度危险程度 一级320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作业 二级160-320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改 三级70-1607
10、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四级20-70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五级20 1亿元亿元有重大环境影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响的不可控排放放8有有1人死亡人死亡职业病(多职业病(多人)人)1000万万1亿亿 有中等环境影有中等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响的不可控排放放4永久失能永久失能职业病(职业病(1人)人)100万万1000万万有较轻环境影有较轻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响的不可控排放放2需医院治疗,需医院治疗,缺工缺工职业性多发职业性多发病病10万万100万万 有局部环境影有局部环境影响的可控排放响的可控排放1轻微,仅需急轻微,仅需急救救身体不适身体不适18030
11、50二级二级901502024三级三级5080812四级四级204846五级五级183162.3 MLSMLS评价法评价法大多数评价方法对危险因素的个数没有考虑,而大多数评价方法对危险因素的个数没有考虑,而不同危险因素的事故后果不同。在计算事故严重不同危险因素的事故后果不同。在计算事故严重度时往往要进行折中考虑,这在某中程度上降低度时往往要进行折中考虑,这在某中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的准确性,增大了评价的模糊成分和操作了评价的准确性,增大了评价的模糊成分和操作难度。因此由中国地质大学马孝春博士设计了一难度。因此由中国地质大学马孝春博士设计了一种新形种新形MLSMLS评价法,是对评价法,是对MESME
12、S和和LECLEC的改进,此种评的改进,此种评价结果更贴近真实情况价结果更贴近真实情况17R R为危险源的评价结果,为危险源的评价结果,n n是危险因素的个数,是危险因素的个数,M Mi i是对第是对第i i个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监测措施,个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监测措施,L Li i为作业区域的第为作业区域的第i i种危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频率,险因素发生事故的频率,S Si1i1是第是第i i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所种危险因素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可能的一次性人员伤亡损失,造成的可能的一次性人员伤亡损失,S Si2i2第第i i种危险因素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所带来的职业病损失(存在所带来的职业病损失(S Si2
13、 i2 即使不发生事故也存在,即使不发生事故也存在,按一年内用于该职业病的治疗费计算),按一年内用于该职业病的治疗费计算),S Si3i3是第是第i i种危险种危险因素诱发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因素诱发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S Si4i4是第是第i i种危险因素种危险因素诱发的环境累积污染及一次性事故的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诱发的环境累积污染及一次性事故的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失18(1 1)n n的取值的取值参照参照GB/T13816GB/T138161992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代码的规定和的规定和GB6441GB644119861986企业职工
14、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及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的规定及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职业病范围及职业病人处理办法的规定及职业病人处理办法的规定并参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分类并参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分类(2 2)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发生概率L L分数值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的频率分数值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率365365约每天发生一次约每天发生一次2 2约半年发生一次约半年发生一次5252约每周发生一次约每周发生一次1 1约一年发生一次约一年发生一次1212约一月发生一次约一月发生一次1/n1/nN N年发生一次年发生一次19L也可不
15、取表中的数值,计算方法为也可不取表中的数值,计算方法为L=365/事故平均发生间隔(天)事故平均发生间隔(天)(3)控制与可监测状态)控制与可监测状态MM1+M2分数值分数值监测措施(监测措施(MI)控制措施(控制措施(M2)5无监测措施或被监测到无监测措施或被监测到的的无控制措施概率无控制措施概率500R150R5022制气阶段制气阶段C+HC+H2 20=C0+H0=C0+H2 2-29.3-29.3千卡千卡C+2HC+2H2 20=C00=C02 2+2H+2H2 2-19.2-19.2千卡千卡C0+HC0+H2 20=C00=C02 2+H+H2 2+10.14+10.14千卡千卡吹风
16、阶段产生的吹风气由除尘器除尘,余热回收吹风阶段产生的吹风气由除尘器除尘,余热回收系统回收余热,制气阶段产生的煤气经洗涤塔冷系统回收余热,制气阶段产生的煤气经洗涤塔冷却进入煤气柜或除尘鼓风工序,造气产生的炉渣却进入煤气柜或除尘鼓风工序,造气产生的炉渣进入灰斗定期排放进入灰斗定期排放存在的危险因素: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危害、存在的危险因素: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危害、噪声、机械伤害、高温烫伤噪声、机械伤害、高温烫伤23因素因素事故频事故频率率(L)监测措监测措施施(M1)控制措控制措施施(M2)人员伤人员伤亡亡(S1)职业病职业病(S2)财产损财产损失失(S3)环境破环境破坏坏(S4)分值分值R
17、火灾火灾约约5年年一次一次发生火发生火灾可见灾可见可及时可及时救援救援约约20万万元元设备损设备损坏及物坏及物料损失料损失100万万元元环境治环境治理约理约20万元万元R0.22145.60.211201025.6爆炸爆炸约约10年年一次一次由静电由静电或其他或其他火源引火源引起不易起不易被监测被监测一旦发一旦发生爆炸生爆炸难于控难于控制制约约40万万元元设备损设备损坏及物坏及物料损失料损失100万万元元环境治环境治理约理约20万元万元R0.21028280.155402042824因素因素事故频事故频率率(L)监测措监测措施施(M1)控制措控制措施施(M2)人员伤人员伤亡亡(S1)职业病职业
18、病(S2)财产损财产损失失(S3)环境破环境破坏坏(S4)分值分值R中毒中毒约每年约每年一次一次中毒后中毒后被及时被及时发觉发觉有应急有应急措施但措施但不可避不可避免免约约1万万元元每年约每年约5万元万元0可忽略可忽略R140.72.81130.10.10.502.8粉尘危粉尘危害害每天发每天发生生无监测无监测措施措施无控制无控制措施措施医疗费医疗费用约用约500元元每年约每年约1万元万元0可忽略可忽略R365100.15547.5365550.050.100547.525因素因素事故频事故频率率(L)监测措监测措施施(M1)控制措控制措施施(M2)人员伤人员伤亡亡(S1)职业病职业病(S2)
19、财产损财产损失失(S3)环境破环境破坏坏(S4)分值分值R噪声噪声每天发每天发生生无监测无监测措施措施无控制无控制措施措施0每年约每年约1万元万元0可忽略可忽略R3653655500.100365机械伤机械伤害害每年发每年发生一次生一次可被及可被及时发现时发现进行医进行医治治医疗费医疗费及误工及误工500元元000R0.21130.050000.2高温烫高温烫伤伤每月都每月都有发生有发生可立即可立即被感知被感知进行医进行医治治医疗费医疗费及误工及误工5000000R2412130.500024合计合计972.7(一级(一级危险源)危险源)262.3 2.3 道化学指数法道化学指数法 道化学指数
20、法是以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道化学指数法是以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为依据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为依据,以单元重要危以单元重要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的大小为基础能量的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单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确定危险等级。另外加上对特定物质、元火灾、爆炸指数确定危险等级。另外加上对特定物质、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的大小为基础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的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危险性,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
21、数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确定危险等级。另外确定危险等级。另外加上对特定物质、一般工艺及特定工艺的危险修正系数加上对特定物质、一般工艺及特定工艺的危险修正系数,求出火灾爆炸指数。定量地对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及所求出火灾爆炸指数。定量地对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逐步推算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逐步推算,进进行客观的评价。再根据指数的大小分成几个等级行客观的评价。再根据指数的大小分成几个等级,按等级按等级的要求及火灾爆炸危险的分组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的一的要求及火灾爆炸危险的分组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的一种方法种方法27道化学指数法评价程序图道化学指数法评
22、价程序图281.1.确定危险单元确定危险单元2.2.单元危险度的初期评价单元危险度的初期评价(1)(1)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按下式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按下式计算 F FEIEIF F3 3物质系数物质系数F3F3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 F3 3=F=F1 1 F F2 2,F,F3 3值的正值的正常范围为常范围为l-8l-8,也按最大值,也按最大值8 8计计F Fl l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 F2 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29(2)(2)确定暴露区域半径确定暴露区域半径暴露半径表明了单元危险区域的平面分布,它是一
23、个以工暴露半径表明了单元危险区域的平面分布,它是一个以工艺设备的关键部位为中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如果艺设备的关键部位为中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如果被评价工艺单元是一个小设备被评价工艺单元是一个小设备,就以该设备的中心为圆心,就以该设备的中心为圆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画圆。如果设备较大,则应从设备表面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画圆。如果设备较大,则应从设备表面向外量取暴露半径向外量取暴露半径(3)(3)确定暴露区域面积确定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面积S SR R2 2实际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面积实际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面积+评价单元面积评价单元面积 暴暴露区域表示其内的设备符合暴露在本单元
24、发生的火灾或爆露区域表示其内的设备符合暴露在本单元发生的火灾或爆炸环境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在实际情况炸环境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在实际情况下,暴露区域的中心常常是泄漏点,经常发生泄漏的点是下,暴露区域的中心常常是泄漏点,经常发生泄漏的点是排气排气(液液)口、膨胀节、装卸料连接处等部位,它们均可作口、膨胀节、装卸料连接处等部位,它们均可作为暴露区域的圆心要加强重点防范。为暴露区域的圆心要加强重点防范。30(4)(4)确定暴露区域财产价值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可由区域确定暴露区域财产价值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可由区域内含有的财产内含有的财产(包括在存物料包括在存物料)的更换价值来
25、确定的更换价值来确定 更换价值原来成本更换价值原来成本x0.82xx0.82x增长系数增长系数 ,0.820.82是考虑了场是考虑了场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地基等在事故发生时不会遭到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地基等在事故发生时不会遭到损失或无需更换的系数;增长系数由工程预算专家确定。损失或无需更换的系数;增长系数由工程预算专家确定。更换价值可按以下几种方法计算更换价值可按以下几种方法计算采用暴露区域内设备的更换价值采用暴露区域内设备的更换价值 用现行的工程成本来估算暴露区域内所有财产的更换价用现行的工程成本来估算暴露区域内所有财产的更换价值值(地基和其他一地基和其他一 些不会遭受损失的项目除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危险源 风险 评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