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含答案.doc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含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24.7第1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2分)对春秋时代的贵族来说,如果有什么事物像空气一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就是礼了。在现代人意识里,“礼”或许只意味着人际交往中的礼仪;但在春秋时代贵族们心目中,却绝不止如此。和中世纪的欧洲人生活在宗教中一样,春秋时代的贵族们从一己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邦国的祭祀大典,再到邦国之间的交好交恶,无不受礼的影响。历史学家钱穆就此总结说:“则凡当时列国君大夫所以事上、使下、赋税、军旅、朝觐、聘享、盟会、丧祭、田狩、出征,一切以为政事、制度、仪文、法式
2、者莫非礼。”在历史典籍左传中,“礼”先后出现了426次之多;在许多时候,史官在完整记录某事之后,经常会以“礼也”“非礼也”之类的褒贬评价附在其后。左传还特别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样的表述,空前地强调了“礼”的重要性。礼之所以在春秋时代如此重要,源于它本身就是一整套社会秩序。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初,为了长治久安,周王室以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创立了一系列制度,礼制即是其中一种。礼可以促进宗族成员彼此和睦。礼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亲亲尊尊”原则,“亲亲”就是“亲近亲人”,其实是指爱父母、兄弟、乃至宗族,一直爱到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天子和其他诸侯。“尊尊”就是“尊敬尊贵的人
3、”,天子、诸侯、大夫、士等身处不同等级的贵族都要有尊崇心,最尊崇的自然又是天子和诸侯们。这也是在儒家的话语体系里,国和家、忠和孝总要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因为对先秦贵族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只是,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兴起,“礼”又成为春秋时代诸侯们争霸的工具,又具有了一些新的内涵。春秋时期的战争特别强调“师出有名”,因为按当时的礼法,战争是惩罚有罪的国家,属于最高等级的刑罚,所谓“大刑用甲兵”。左传以用词精当闻名,其对战争性质有严格区分:“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师有钟鼓”指有正当的出兵理由。所以在春秋时代经常可以看到大国为发动战争而找各种借口,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对方“无礼”。如果
4、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硬要出兵,那就是“侵”,轻则招来各国的指责与孤立,重则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不告知对方而悄悄出兵则更为恶劣,称为“袭”。反过来,一些小国或弱国面对兵临城下的困境时,也要寻找机会利用“礼”来避免战火,凭借“有辞”迫使对方退兵。由于春秋时代社会变化的急转直下,各种“非礼”“不礼”“无礼”“失札”行为也越来越烦繁地出现。当礼制所依附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都已被破坏和摧毁时,礼本身也就只剩下形式而已,正因为如北,有历史学家评价说:“春秋时期的诸侯,其守礼往往是做表面文章,只注目于某些仪节,而实质上却感兴趣于僭越。”(取材于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期张不叁相关文章)1.下列有关春秋时代“礼”的
5、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礼”的要素,广泛存在于春秋时代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B.“礼”和“宗教”,都是春秋时代贵族生活中的重要内容。C.春秋时代邦国之间关系如何,取决于是否能以“礼”相待。D.钱穆的认识表明,春秋时代的一切都应该用“礼”来概括。2.下列文字表述,不包含“礼”的应用的一项是(3分)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B.采采芣苢,薄言袺之。诗经周南C.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3.下列理解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礼作为一整套社会秩序,可以促进社会长治久安。B.礼的核心思想,与儒家的忠、孝
6、主张有相通之处。C.社会环境出现大的改变,礼的内涵也会出现变化。D.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礼也终将彻底消亡。4.礼在春秋时代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3分)整合相关语文知识,完成5-6题。(6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对人类控制自然进程的描述,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分析人类行为的价值。B.在他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想到他的生命要与人类的太空行走。C.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D.就如何安排这次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议程及后续影响,他作了说明。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7、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主张恢复人的“天然本性”境界。C.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作品塑造了旧时代的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D.变形记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作品,其中人变虫的情节富于象征意味。二、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7-9题,(9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
8、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必浚其泉源 jnB.人君当神器之重dngC.戒奢以俭 shD.载舟覆舟 zi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厚:深厚。B.居域中之大
9、居:处在。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盛大。D.有善始者实繁繁:繁项9.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先论证积其德义的重要,表明德厚才可以长治久安。D.第一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人君都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论证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帝王想要善始善终,需要重视老百姓的力量。三、课内诗文背诵与默写。(8分)10.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选作其中4小题)(8分)居则曰:“!”如或知尔,?莫春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长桥卧波,?,不霁何虹?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国破灭,,战不善,。赂
10、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一)(二),完成11-13题。(10分)(一)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
11、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遭。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二)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
12、,仿佛议论什么事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停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
13、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11.理解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3分)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12.文段二中“特别的情形”指什么情形?从文意来看,这类情形特别在哪里?(3分)13.就所选文段来看,四叔和短工形象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4分)五、经典作品阅读。阅读红楼梦相关文字,完成14题。(5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租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14.文中说黛玉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请选择原著中一处情节作简要分
14、析。(5分)第卷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5分)乐毅报燕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措,有高世之心。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
15、命,故裂地而封之。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遗令诏后嗣之余义,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
16、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取材于战国策燕策二)【注】书:信。乐毅得燕昭王重用,以功拜亚卿。后遭齐人反间,见疑于燕惠王,逃往赵。惠王担心乐段助赵攻燕,寄言责之,乐毅遂以此信表明心迹。亚卿,官职。仅次于上卿。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名臣,先得吴王阖闾重用,后被吴王夫差赐死。先论:预见。以幸为利者:拿侥幸助赵伐燕谋私利。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伤先王之明臣以所学者观之B.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察能而授官者C.不谋于父兄数奉教于君子矣D.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忠臣之去也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西城区 2023 2024 学年度 第二 学期 期末试卷 语文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