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滴注疗法(课堂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骶管滴注疗法(课堂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骶管滴注疗法(课堂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骶管滴注疗法骶管滴注疗法1概述概述oCathleen于1901年首先介绍了从骶管尾侧穿刺入硬膜外腔的方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上世纪40年代此方法曾广泛用于无痛分娩,以后逐渐用于外科手术麻醉。1978年国际腰椎研讨会上认为“硬膜内与硬膜外类固醇药物注射对腰痛患者的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确立了激素在骶管注射中的不可替代地位。2概述o我国自80年代以来对骶管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索。现代研究认为,药物通过骶管注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硬膜和神经根,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化学刺激因子对神经根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在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诸多治疗方法中,骶管注射疗法的疗效是肯定的,国内
2、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率在5580。3概述o近些年来,应用骶管疗法治疗腰腿痛已被广大基层医生所熟悉,习惯称做骶管疗法,或简称为骶疗,随着专科特色疗法的发展和创新,应用骶管技术治疗疑难病症的病种也越来越扩大,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4局部解剖局部解剖o骶骨呈一个上宽下尖的三角形,由五个骶椎骨融化而成,嵌夹在髂骨之间,其两侧称为骶髂关节。骶骨的上端与第五腰椎,下端与尾骨相接,分别成为腰骶关节和骶尾关节。骶骨的前面光滑平整,紧邻盆腔内脏组织。骶骨后面凹凸不平表面粗糙,紧邻皮下组织和皮肤。在骶骨的中线呈一纵行骨性管道,为脊椎管腔,上半部分容纳蛛网膜下腔,下半部分为硬脊膜外腔(即骶管)。5骶尾骨前面观6
3、后面观7局部解剖o在骶尾关节上,相当于第4、5骶骨水平中线处有一裂口叫骶裂孔,中医学称腰俞穴,它与左右髂后上嵴成为一个等边三角行,三角形的下角是骶裂孔穿刺定位的重要依据。穿刺定位时先以左手中指尖触及尾骨顶端沿骶骨中线向上触压,在距尾骨顶端4-8cm处可触及一凹陷,其上两侧方各有一豆状突起的骶角,两骶角之间即为骶裂孔。8局部解剖o骶裂孔外覆盖着一层1cm厚的骶尾韧带,穿刺时经过皮肤皮下组织骶尾韧带,即可进入骶管腔内,深约2cm。骶裂孔一般呈V或形,直径0.2-1cm,其大小和形态变异很大。骶裂孔畸形占10%,骶裂孔闭合占5%,位置也有高低之分,所以在治疗前做病人体查时,注意骶裂孔位置的检查,并做
4、好思想准备。骶管的容积也大小不等,平均为20-30ml,若注射液的容积超过30ml,药液可沿硬膜囊腔向上延伸和向四周扩张,受其影响面加深加大。骶管腔大量液体输入应注意其副作用。9适应症o可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不同的方剂,可以起脊神经阻滞或交感神经双相调节作用,不仅具有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缓解疼痛症状,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和炎症,治疗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还具有调节内分泌,调节植物神经,增强受体功能,营养神经、修复组织损伤,治疗诸多功能性疾病。如腰骶部疼痛、泄泻、便秘、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赤白带下、妇人不孕、脱肛、癫痫、下肢痿痹、腰骶
5、部皮肤病等10操作方法o患者取俯卧位,适当垫高臀部,充分暴露骶尾部。o确认骶裂孔为穿刺点并做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带无菌手套,以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再以7号短针以45度角刺入皮肤及尾骶韧带,当阻力消失,有明显落空感时,再将针尾向尾侧方向倾斜,沿骶管轴线方向斜行缓慢进针约2cm,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推注无阻力,局部无隆起,表明穿刺成功。11操作方法o.骶管12骶裂孔定位方法临床上有以下几种定位方法:(1)直接触摸骶角法:骶骨背面突起较多,除骶角外可有其他异常结节存在,有时会出现定位困难;(2)间接触摸法:先摸到尾骨尖,沿后正中线向上约4.0cm4.5cm处,旁开0.7cm1.0cm即可触到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滴注 疗法 课堂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