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基本原理演示幻灯片.ppt
《编码器基本原理演示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码器基本原理演示幻灯片.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概述 将机械转动的模拟量(位移)转换成以数字代码形式表示的电信号,这类传感器称为编码器又称数字编码器。编码器以其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而广泛用于各种位移测量。编码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形式有直线式编码器和旋转式编码器。由于许多直线位移是通过转轴的运动产生的,因此旋转式编码器应用更为广泛。1 编码器按其检测原理分为电磁式、接触式、光电式等。光电式编码器具有非接触和体积小的特点,分辨率高,它作为精密位移传感器在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已有23位光电编码器,为科学研究、军事、航天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对位移量进行精密检测的手段。旋转式编码器又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
2、。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系列脉冲,需要一个计数系统对脉冲进行累计计数,一般还需要基准数据即零位基准才能完成角位移测量。2 绝对式编码器不需要基准数据及计数系统,它在任意位置都可给出与位置相对应的固定数字码输出。1 增量型编码器(incremental encoder)增量型编码器每转一周可产生一系列的脉冲,脉冲的数量可表示角位移的测量。编码器内有一圆盘编码盘。通常为一光学玻璃,码盘最外圈的码道上均布有相当数量的透光与不透光的扇形区域,用来产生记数脉冲的增量码道,扇形区的多少决定了编码器的分辨率,扇形区越多3分辨率越高。例如:一个每转5000的增量形编码器,其码盘上共有5000个透光和不透光的扇
3、形区域。这个码盘被安装到编码器的旋转轴上增量 式 编码器的码盘刻线间距均等,对应每一个分辨率区间,可输出一个增量脉冲。4 光源发出平行且定向的光束照到码盘上,光敏元件接受被调制的光线,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用一些数字电子元器件将信号放大,并整形出正交波的脉冲系列,由电缆传出。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5 可辨向光栅盘结构和辨向原理如
4、图2,有A相、B相和Z相三条环带。A相和B相在码盘上互相错半个区域,在相位上相差1/4周期,在波形上相差900,即相互垂直。利用B相的上升沿触发检测A相的状态,由此判断旋转方向。当码盘以某个方向匀速旋转时(如CW),A相超前B相首先导通;当码盘反方向(CCW)匀速旋转时,A相滞后于B相。6 采用简单的逻辑电路判断编码器输出的A相和B相输出脉冲时序便可确定码盘的旋转方向。并且对A相或者B相的输出脉冲进行计数统计,得出旋转的角位移或者角速度。如果码盘做变速运动,可把它看做多个运动周期的组合,其辨向方法和速度计算方法相同。Z相脉冲用来设置码盘旋转每周的清零,作为轴的初始位置计算当前的角度(360。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码器 基本原理 演示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