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为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引路人 听 畅所欲言 品读 做短文参与工作已有二十三载有余,始终以来从事语文教学,通过这几年的教学让我切身体会到语文教学其实是一个简洁而又困难的过程。每个人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汉字都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但深化学习语文提高实力却是一个细细探讨的过程,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语文并不是写词语、背课文,所谓语文实力最简洁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实力。无
2、论是口头说,还是平常写作文、演讲,无非是把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语文信息调出来写在纸上。同时,在倾听别人讲话时,能否听得懂或在朗读课文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等,与我们平常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语言实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听懂得别人讲话,在朗读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语言实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吃力,听不懂或抓不住要点。所以,一个对典故一窍不通的人,是否能够真正读懂李白、杜甫的诗,辛弃疾、李清照的词;一个对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否充分领会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都是很难的。那么学生如何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自身语文实力呢?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与成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路人如何
3、引路我校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从家长自身的素养来说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培育自己的孩子,这就须要我们这些引路人发挥自己的用武之地了,不仅要学问而且还会引路。来自农村的学生获得学问的渠道太少了,为此实行了以下措施:(1)用图书馆的书让同学们有书可读。(2)让有条件的同学带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享读。(3)在课堂中串讲课外学问以满意他们求知的渴望。(4)平常和学生沟通时要留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尽量要用到一切可能用到的词语或句子,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潜移默化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始终都坚持这样我觉得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农村的几位学生学习提高很大,而且他们更加有自信对学习语文的爱好愈来愈浓。2.多倾听,在听中积
4、累语言“听”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学问,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味觉。”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吸取学问,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听话时,主体必需在一瞬间利用强化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意并评判话语。由此,要有效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在课堂上,我们都能做到让学生带着疑问倾听老师的讲解、范读等,使其边倾听边思索,边领悟边积累。但对于课外的倾听、思索则为我们平常所忽视。俗话说:“世事留心皆学问。”平常,让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争论等,都能促进其边听边思索,并能从中有收获,不断提高语文实力。如有
5、一名初中生在家听见别人在辩论一百零一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读法是否正确,于是就利用工具书,消退自己的怀疑。这为学生的语文相识实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要重视教育学生边倾听、边思索身边的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语文实力的信息平台。3.让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欲望小学生的说话实力要从小培育,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老师应为学生供应和创建说话训练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肯定氛围、情境、多层次、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真正做到“能说会道”。3.1 创设语言情景。儿童是用形象、色调、声音来思维的。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这样才能让学
6、生很有爱好的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主动的视察、思索、想象,从而诱发他们的语言灵感和创建力。3.2 营造说话环境,让学生乐说。利用课文的精致插图,学生把话说详细。看图说话是训练说话的主线,色调缤纷的图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说话时,老师可以把课堂变为“商店”、“医院”。3.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溢说话内容,巩固说话实力。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课堂,夯实学生语言的基本功。但发展语言实力,“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学还应着眼于课外,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锤炼语言,用活语言、发展语言。在教学在要有目的,有安排地拓展训练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延长,组织学生实行故事大赛、优秀诗文背诵、进采访活动
7、,组织学生到室外,校外视察自然景物,人文景观,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语言信息,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4.品读散发着语言的魅力语文课表中指出要培育学生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阅历、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有课内、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基础、是先导,课外阅读是接着、是扩大。在课内应当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看法,驾驭有效的学习方法。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外语文学习供应举一反三的规律性指导。4.1 抓住文眼、读中品尝。在课堂上我们把大部分内容放在了文本内容的挖掘上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尝。教学中老师应努力捕获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尝
8、,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品尝语言,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才智的启迪。4.2 潜心会文、推敲揣摩。读书是须要动脑思索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会、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化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敏锐感性实力。4.3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妙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奇妙的境界。5.多做
9、阅读短文、提升自身实力人的一生要读许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句、段。阅读教材,它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生拓展视野、获得学问、培育实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学问的宝库,为学生的实力供应足够的养分。在教学中我们做卷子的时候每一份卷子都有一到二篇阅读短文,我特别重视这项环节,我觉得做阅读短文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了多方面的学问而且提高了学生们实力。做阅读短文我都要请同学至少要读四遍,第一遍读的时候解决短文中不相识的字词;其次遍读的时候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短文主子公;第三遍带着短文的练习题进入短文,在阅读中边读边在脑子中基本解决习题;第四遍再去细读仔细填写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就要引导他们多走阅读之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获得学问、感悟人生。总之,学生语文实力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须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语文实力的培育学问主线,不断探究实现的途径。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