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管理制度范本样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离职管理制度范本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职管理制度范本样本.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离职管理制度1 目标1.1 明确离职种类,办理离职程序及相关事项审批权限。1.2 加强离职管理,确保人力资源无须要流失。1.3 加强工作交接管理,降低工作交接不到位造成损失。1.4 了解离职人员对企业管理提议,改善管理工作。2 范围本制度适合于企业全体职员。3 离职种类3.1 劳动协议终止:即职员劳动协议到期不再续签,或符正当定终止条件自然终止。3.2 劳动协议解除:3.2.1 辞职:协议期内,职员因故向企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3.2.2 解聘:协议期内,由企业方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3.2.3 自动离职:协议期内,职员未经申请获同意而私自离开企业或工作岗位(旷工)连续三天以上、或月累计达五
2、天以上、或年累计达十天以上,或本人申请自动放弃岗位工作及薪资所得而离开企业。4 权责4.1 部门权责4.1.1 总经理或常务副总:总监、部门经理、副经理、助理、主管及中高级技术人员离职申请审批。4.1.2 人力资源部:提出离职处理意见,离职面谈,离职手续办理,薪资核实及其资料整理。4.1.3 业务部门:人员离职申请、审核,离职面谈,离职人职员作移交、手续办理及其监督核实。4.2 审批权限4.2.1 生产部车间各小组组员离职,由小组组长初审,车间主任复核,部门经理同意。4.2.2 部门主管级以下人员(包含生产部各车间组长)离职,由部门主管初审,部门经理复审,分管总监(副总)同意。4.2.3 部门
3、主管级及中高级技术人员申请离职,由部门经理初审,分管总监(副总)复审,常务副总(总经理)同意。4.2.4 部门(副)经理级及以上人员申请离职,由常务副总初审,总经理核准。4.2.5 解聘职员或职员协议期满不再续约离职,由各部门经理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审核,常务副总(总经理)同意。4.2.6 职员离职审批中,如岗位暂缺,则延伸至上一级岗位给予同意。5 离职管理工作步骤(详见附录1:培训管理工作步骤表)6 管理要求6.1 协议终止6.1.1 终止条件a) 劳动协议期满,职员本人和企业经协商一致,不再续聘;b) 职员本人或企业存在违法等要求或行为,致使劳动协议无效而终止;c) 职员开始依法享受基础养
4、老保险待遇;d) 职员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宣告失踪;e) 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f)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企业决定提前解散;g) 法律法规要求其它情形。6.1.2 协议属自然终止,人力资源部在劳动协议期满前30天,发放劳动协议续签咨询表做意见调查,凡职员意愿终止协议,要求职员本人在离职前30天内填写离职申请单;属其它条件终止,人力资源部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办理终止手续。6.1.3 协议终止手续办理同其它离职手续办理。6.2 辞职6.2.1 职员在试用期间提出辞职,应提前三天提交离职申请单,经相关审批权限人员审核同意,办理手续后方可离岗。6.2.2 已转正职员辞职需提前三十天提
5、交离职申请单提出申请,经直接上级和间接上级签署意见后生效,协议或协议另有约定申请日期从其约定。6.3 解聘6.3.1 企业单方面可随时解聘条件:a) 试用期间,被证实不符合岗位录用条件或无法达成岗位工作要求;b) 在协议期内出现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或职员严重渎职、营私舞弊,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等违规违纪(职员奖惩条例中第十六条要求或其它制度要求);c) 同时和其它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企业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本单位提出拒不更正;d) 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企业在违反真实意愿情况下签订或变更劳动协议;e)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f) 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其它情形。6.3.2 企业提
6、前三十天书面通知解聘条件: a)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要求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外安排工作; b)经过绩效考评,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c)企业所签订劳动协议所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致使劳动协议无法推行,且协商变更无果; d)因业务发展或发生改变,企业需裁员; e)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其它情形。6.3.3 解聘程序a)用人部门如因上述原因需解聘职员,必需先口头通知人力资源部,并告之解聘职员原因及证实材料。b)人力资源部对部门提交材料是否属实、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审核。如不符合要求,则提议不解聘职员;如符合要求,则由部门经理提交书面离职申请单
7、,经人力资源部、工会、总监(分管副总)签署意见,最终由常务副总(总经理)审批。c)人力资源部将最终审批结果反馈给职员所在部门,并告之工会。如同意解聘,由人力资源部发出解除/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至职员所在部门,部门责任人通知并安排职员办理工作交接及离职手续。6.3.4 解聘职员关系处理由人力资源部会同工会和职员所在部门协同做好。6.3.5 若职员行为有对企业造成损失,由当事人赔偿,企业保留诉诸法律权利。6.4 自动离职6.4.1 职员旷工天数达成自动离职期限,职员所在部门(科室)直接上级应以内部联络单方法,立即、主动书面通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对自动离职者统一通知行政总务科、IT科、财务部等相
8、关职能部门,终止其企业范围内职务(工作)行为。a)行政总务科取消其食宿安排,其遗留物品视为弃置,IT取消其相关账号,财务清算其相关数据和账款。b)如因不可抗力造成,由人力资源部及职员所在部门协商处理。 c)内部联络单正文参考以下:*职员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未上班,特申请为自动离职处理。6.4.2 职员自动离职日期从其离岗(旷工)连续三天、或月累计达五天、或年累计达十天,或本人申请自动放弃岗位工作及薪资所得而离开企业之日为准,若办理离厂手续,以办理手续之日为准。6.4.3 职员自动离职或未按企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给企业造成损失,由当事人赔偿,同时,企业保留诉诸法律之权利。6.4.4 职员自
9、动离职,均视为自动放弃薪资。6.4.5 凡发觉职员出现频繁旷工,达成自动离职要求期限,其直接上级未主动立即书面通知人力资源部,则对直接责任人按职员奖惩制度第十四条第九款(监督不力)处理。6.4.6 人力资源部确定职员自离属实,但未办理离职手续,出具自动离职通告,并在企业宣传栏内张贴一周,以公告通知。6.4.7 凡职员自离,自离职之日起,标准上六个月内不得再入职,若业务部门强行要求入职,对直接责任人按5.4.5处理。6.5 离职面谈6.5.1 不管职员辞职或被解聘,用人部门主管或经理应和职员进行一一面谈,了解职员对于离职真实想法、离职客观原因和对主管和同事评价。6.5.2 人力资源部对部分岗位人
10、员进行面谈,听取职员对企业、对工作岗位意见和提议;对于被解聘职员,应合适加以引导,对职员关心问题进行政策解答和咨询,并提供对应帮助。6.5.3 离职面谈内容应统计,以利于以后管理工作改善。6.6 工作、产量交接6.6.1 职员提出辞职申请经相关审批权限人员同意,或企业下达解除/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后,职员所在部门责任人应立即安排人员和其进行工作交接(生产计件职员交接产量),并将交接内容填在工作移交清单(或产量移交清单)上,并通知财务部门提前汇总、监督相关数据、账目款项移交。6.6.2 职员直属上级作为监交人,应对职员工作交接过程做跟踪和检验,职员离职时,充足、完整确实定工作交接内容后再给予签字,
11、间接上级起监督作用。如职员工作交接不到位,对工作造成影响或对企业造成损失,职员直属上级和间接上级均应负担对应责任。6.6.3 工作交接内容:a)工作职责、内容及步骤(岗位职责说明书);b)未完成(正在处理或待处理)工作事项;c)工作文件资料电子档及实物(内部、外部);d)部门内、部门间工作关系介绍和联络人通讯方法;e)外部工作联络内容,所联络用户、单位或个人通讯方法;f)业务往来(应收、应付)款项、账务交接和说明;g)本部门可移交给新职员办公用具或物品交接(如无法移交到接收人,应退还至行政总务科);h)其它由上级安排交接事项。6.6.4 工作移交清单由交接双方签字确定,一式三份,一份交移交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职 管理制度 范本 样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