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专项综合标准施工专业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市政道路专项综合标准施工专业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专项综合标准施工专业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1、工程概况42、施工布署52.1 组织机构52.2 劳动组织和现场人员配置72.3 投入机械设备72.4技术准备82.5 交通导行92.6 施工进度计划93、关键施工方法103.1 旧路拆除和路基换填103.2管线铺设103.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3.4沥青混凝土面层163.5侧平石安装243.6人行道施工254、质量确保体系和管理方法284.1 质量确保体系284.2 质量管理方法295、安全确保方法335.1五项安全管理制度335.2安全施工确保方法345.3 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法346、现场文明施工方法376.1文明施工确保方法376.2重大环境影响防治方法371、工程概况 通久路在
2、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市地处江西、湖南两省界处(距南昌294公里,距长沙149公里),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东和宜春、南和吉安相邻,西和湖南醴陵、北和湖南浏阳接壤,紧靠长株潭,对长珠闽,素有江西“西大门”之称。 通久路起点在齐民平交口,终点在安源东大道平交口,是萍乡经济开发区关键区一条纵向联络交通干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宽度为48米,道路标准断面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全长2.256km。现实状况行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横坡为2%,因重交通原因,旧路损坏严重。道路改造关键为现实状况道路拓宽和提质改造,清除原有路面结构层,软土路进行换填处
3、理,并改原水泥砼路面为沥青路面,辅道从原3.5m加宽至6.5m,增设人行道。本路段机动车道自上而下路面结构以下: 上面层:4cm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中面层:5cm 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下面层:7cm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1cm厚沥青封层: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A1 上基层:20cm厚5%水稳碎石(K98%) 下基层:20cm厚4%水稳碎石(K98%) 垫 层:15cm厚级配碎石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形式: 上面层:4cm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下面层:5cm 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1cm厚沥青下封层:快裂洒布型乳化沥
4、青PA1 上基层:18cm厚5%水稳碎石(K98%) 下基层:18cm厚4%水稳碎石(K98%) 垫 层:15cm厚级配碎石人行道路面结构为: 15cm厚C15细粒式彩色透水混凝土 15cm 级配碎石层2、施工布署2.1 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施工领导小组,从组织体系上对工程质量、进度给予确保,加强对工程施工全方面协调和管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以下:图1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2.2 劳动组织和现场人员配置本工程工作面分散,工序搭接紧凑严密,有一定技术及管理难度,技术人员、技工、操作工等专业人员应依据工程需要配定配齐,并做到相对稳定,各司其职。技工:(1)混凝土工10人、电
5、焊工2人、砌筑工人8人、普工20人,累计40人。(2)机械组:电工2人、机修2人、机械驾驶员12人,车辆驾驶员30人,累计49人。 以上累计89人。2.3 投入机械设备表1 投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情况备注1振动压路机XS263J1良好2洒水车CCC51301良好3运输车辆8t-12t26良好4挖掘机PC360-73良好5挖掘机PC200-72良好6挖掘机EX210LCK-5B3良好7履带式推土机SD16T1良好8装载机LG8501良好9风镐24良好10空压机15m36良好2.4技术准备(1) 深入了解现场地上地下管线情况并采取对应保护方法。认真具体阅读、领会设计意图,
6、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分析地质资料,认真编制完善具体施工方案,制订切实可行施工方法。依据工期要求编制更具体进度计划和流水网络计划,优化劳动组合,并按相关要求报批,科学合理组织施工。(2) 测量准备:依据业主提供控制点进行导线复测,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复测和加密等测量工作。对所交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拴桩。在周围固定物上做好拴桩标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相关桩位砌筑保护。对照设计图纸,查对施工位置及流水面高程是否和现场相符,若发觉不符,应立即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处理。施工测量、放样所使用工具,包含测量仪表、仪器及量具均按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方才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时进行保养、检校。(3) 材
7、料试验及备料:全部用于本工程材料进场时全部须按要求含有材料合格证实文件、试验资料,并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分批抽取试件送监理工程师认可试验单位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材料方可进场使用。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4) 技术交底:搞好施工技术交底。本工程采取三级交底模式:第一级为企业项目责任人,对本工程安全、质量要求及关键施工工艺向项目技术责任人进行交底。第二级由项目技术责任人对施工步骤进行安排、质量要求及关键施工工艺向全体管理人员及工长、施工员进行交底。第三级由施工员对进行各项专业工种技术向工人交底。交底必需有统计并整理归档。2.5 交通导行通久路起点在齐民平交口,终点在安源东大道平交口,是萍乡经
8、济开发区关键区一条纵向联络交通干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主干路交通量大,给道路改造施工带来一定困难,为此项目部已做好封闭施工。2.6 施工进度计划表2 改建道路时间节点表序号道路名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备注说明1通久道路改造.2.10.4.11根本道隶属设施.4.15.6.30管道、绿化、人行道、辅道3、关键施工方法 3.1 旧路拆除和路基换填本工程通久道路改造车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标高和原路面标高不一,普遍抬高020cm。此次设计将挖除原旧路混泥土面层24CM,水泥稳定碎石层15CM,级配碎石垫层22CM,然后加铺新路面结构层。旧路面结构层采取风镐破除、挖掘机挖渣装运至弃土场方法,路基换填采
9、取统料换填50cm后级配碎石换填至路床顶面。 3.2管线铺设道路管线采取“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标准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方法见我部上报排水工程专题施工方案。3.3水稳碎石基层路面基层是沥青结构关键承重层。在路面基层施工中,必需层层把关,严格要求,深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升到新水平。在施工中要预防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正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等质量问题,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缝、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点,确保路面基层工程质量。 3.3.1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方法:下承层准备 、对下承层标高、平整度、压实度、横坡度
10、等进行检测。 、清理下承层上杂物及污染,使其表面洁净。 测量放样 、放出半幅基层边线; 、培路肩,每10m开挖临时排水沟槽; 、打基准杆,每10m不少于根; 拌和 、采取连续式稳定粒料拌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其产量600t/h。 、正式生产前进行稳定粒料拌和设备调试,使其符合生产配合比颗粒级配。 、拌和机投料要正确,要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时取样,检验各料仓投料数量。 、控制集料含水量,采取电子计量装置控制加水量,确保拌和混合料含水量比最好含水量大0.51个百分点,以赔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水分损失。 、采取方法保持水电使用,注意环境保护,预防严重污染环境。 、配料要正确,拌和要均匀,成品料应随时用装载机
11、推平,避免形成锥体而引发离析。 、做好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 运输 、混合料运输采取自卸车运至现场。 、装车时要清扫车辆。 、运输车辆应盖篷布,预防混合料水份蒸发或预防雨淋及污染环境。 、设专员指挥运输车卸料,并作好对应统计。 摊铺 、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调整好二台摊铺机横坡,使其横坡一致。 、二台摊铺机成阶梯形,前后相差1020m。供料能力、运输能力和摊铺速度相匹配,保持每台摊铺机前有台以上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运料车辆在摊铺机前方2030cm处停车,预防碰撞摊铺机,由摊铺机迎上去推进卸料车,边前进边卸料,卸料速度应和摊铺速度相协调。 、中央分隔带侧摊铺机在前,
12、其左侧挂钢丝,用横坡仪控制坡度;靠边摊铺机右侧挂钢丝,左侧在已摊铺好混合料上走“雪橇”。 、后一台摊铺机和前一台摊铺机应有10cm左右重合摊铺宽度,且前后一起碾压。 、摊铺机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摊铺速度通常为24m/min。 、为了确保基层两侧边缘密实,在摊铺时两侧各要超宽1020cm,待水泥稳定碎石强度(通常为天)形成后,修整成设计边部尺寸。 、天天作业段端头应设置横模板,其高度和该层压实厚度相同,并和路中线垂直。 碾压 碾压程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通常按下列规程进行施工。 、摊铺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至高,
13、碾压时,后轮重合1/2轮宽。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路段提供数据。 、先用CA30振动压路机由边向中稳压一遍,其速度通常为1.52.0km/h。 、由CA30及SD-175振动压路机振压,后轮重合1/2轮宽,碾压速度为2.53km/h。 、最终由1618t轮胎压路机和18-21t铁三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速度为2.5-3km/h,重合1/2轮宽,通常碾压3遍即可。 、碾压过程中质量控制: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及配合比,发觉问题,反馈信息,立即纠正。现场技术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松铺厚度,摊铺宽度等各项指标,确保成型后基层各项几何尺寸符合要求,同时对摊铺后离析现象在碾压前进行根本处理
14、。 、设专员跟踪检测标高,确保标高符合规范要求。当发觉标高超出规范要求时,要立即地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同时制订出对应预防方法,之所以这么是因为二灰碎石标高对后期沥青面层标高控制至关关键。 养生 、碾压完成立即进行养生,养生采取洒水并覆盖塑料薄膜养生,养生期内视实际情况进行补洒水,以确保养生质量,洒水车吨位不应大于12t。 、养生期通常为天,在此期间封闭交通,以后若必需通车时应限速。严禁履带车通行。 施工中应注意事项:A.投料机投料要正确,且要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时取样,检验各料仓投料数量。B.拌和要均匀,不得出现粗细料离析现象。C.严格控制原材料含水量,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原材料含水量,确保拌出混合
15、料含水量比最好含水量大0.51个百分点。D.拌和好混合料要立即摊铺碾压,通常在水泥终凝前碾压结束。E.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找平,如局布低洼可采取翻松、添加新鲜混合料重新碾压。F.碾压完成即进入养生阶段,在此阶段内要求基层表面一直处于湿润情况。G.避免纵向工作缝,降低横向工作缝。工作接缝应采取和路面垂直平接缝,严禁采取斜接缝。H.施工中注意上、下两层之间应连续施工。(9)质量检验、基础要求a.集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b.水泥用量按设计要求控制正确。c.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d.碾压达成要求压实度。e.养生符合规范要求。、检验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要求值或许可偏差检 查 方 法水泥
16、稳定粒料基层底 基 层1压实度(%)9795按CJJ 1-验收规范检验,每200m每车道2处2平整度(mm)10153M直尺:每20m(路宽9m 1处,915m 2处,15m 3处)3纵断高程(mm)1520水准仪:每20米1处4宽度(mm)大于设计值用钢尺量:每40米1处5厚度(mm)10用钢尺量:每1000m1处。6横坡(%)0.3水准仪:每20m(路宽9m 2处,915m 4处,15m 6处)7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按CJJ 1-验收规范检验表3 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检验项目及检验标准C、外观判定a.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b.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气候条件工地气温低于5时,不应进行施
17、工,并应在重冰冻之前30天结束。雨季施工,应尤其注意天气改变,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摊铺混合料应立即碾压密实。取样和试验 水泥稳定土应在施工现场天天进行一次每m2取样一组(6块),检验混合料级配是否在要求范围内;并按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含量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铺筑层上按试验检测规范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出1000m2检验1次以上。全部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步骤见图3: 图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步骤图3.4 沥青混凝土路面通久路改造工程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高,故将其单列出来具体
18、说明。3.4.1沥青下封层具体施工工艺步骤见图4:图4 沥青下封层施工工艺步骤图(1)沥青下封层按单层沥青表面处治铺筑,层厚为1.0cm左右。采取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1,采取沥青及矿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在沥青下封层施工前对基底进行验收,在各项指标均达成要求要求后才能安排沥青下封层施工。铺筑前基底表面应清扫洁净,不能有杂物浮土或表面松动石子裸露现象。基层表面应干燥,同时亲密注意天气预报,如遇大风、下雨或气温低于100C时,不进行沥青封层施工。尤其要注意,在沥青下封层施工前,还要采取预防污染侧平石及其它相邻结构物方法。(3)沥青下封层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顶
19、:本工程采取含有储料、送料、拌和、摊铺和计量控制等功效稀浆封层铺筑机进行封层施工,摊铺时严格控制集料、填料、水、乳液配合比,当铺筑过程中发觉有一个材料用完时,应立即停止铺筑,重新装料后再行施工,搅拌形成稀浆混合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含有良好施工和易性。 稀浆封层铺筑机工作时应匀速前进,铺筑厚度应均匀、表面应平整。稀浆封层铺筑后,应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3.4.2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步骤见下图5。(1)材料基础要求沥青:采取70 号A 级道路石油沥青作为基质沥青,以提升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依据江西省公路路面经典结构应用技术指南,改性沥青选择SBS 类I-C
20、 级标准。粗集料:粗集料应采取石质坚硬、耐磨、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碎石,并检测和沥青粘附性。上面层粗集料上、下面层粗集料技术要求均见设计及规范要求。路面抗滑上面层粗集料应选择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碎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及软质集科。 图5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步骤细集料、填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合适级配,按国家标准GB/T14684-建筑用砂中类以上机制砂标准。纤维稳定剂:采取木质素纤维或矿料纤维,要求其吸附沥青能力强,施工分散性好,木质素纤维不宜少于0.3%,矿料纤维不宜少于0.4%。沥青砼技术标准见下表4。表4 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试验指标单位AC-13C沥
21、青混凝土AC-20C沥青混凝土AC-25C沥青混凝土试件尺寸mm101.6mm63.5mm击实次数(双面)次757575稳定度MS 大于kN7.57.57.5流值FLmm1.54.01.54.01.54.0设计空隙率%4.06.04.06.04.06.0沥青饱和度VFA(%)657565756575(2)运输运输确保均衡连续送料,运料车有混合料保温方法后倾式卡车,车厢内壁及底板涂有薄层隔离剂,混合料抵达工地温度满足规范要求。混合料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成块成团、枯焦干散,油重显著过多过少,和出厂温度超出范围或送到工地温度低于要求混合料,不得使用。(3)摊铺摊铺前对下承层全方面检验,不合质量要求
22、之处加以补救。针对水稳碎石基层,测定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筑面层。下承层表面干燥无浮灰、浮石、泥土等杂物。局部不平或成坑之处,采取沥青混合料整平。检验施工范围内井盖框、侧平石等是否固定到要求高程,侧壁是否已涂好沥青粘层,顶面是否已经有保护隔离方法。采取带自动调平装置摊铺机摊铺,粗粒式沥青砼,松铺系数通常为1.151.35;细粒式沥青砼,机铺1.151.25。采取全路幅铺筑,摊铺机后配合适人员辅助,立即整形。多层混合料铺筑,上下层接缝错开,纵缝最少15cm,横缝最少1cm,面层各层接缝均削齐接平。(4)碾压沥青混合料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区长度小于20m,且和摊铺机速度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道路 专项 综合 标准 施工 专业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