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机PCB板设计标准规范完整版.doc





《插件机PCB板设计标准规范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件机PCB板设计标准规范完整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8PCB板规定和物料规定8.1 电插PCB设计规定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采用自动插件机进行电子组装电子产品在进行印制电路板(如下简称印制板)设计时应遵循技术规范。本原则合用于采用自动插件机印制板设计。 引用原则 下列原则所包括条文,通过在本原则中引用成为本原则条文,本原则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原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原则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原则最新版本也许性。 规定8.1.1 印制板外形1. 印制板外形应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单板生产最大尺寸为:380mm380mm(公司通用最大尺寸:330mm250mm), 最小尺寸为:50mm50mm;双板生产最大尺寸为:330mm180
2、mm。2. 印制板翘曲度:最大上翘0.5mm,最大下翘1.2mm,如图1所示。图13. 当印制板需要被某些地裁去边或角时,应采用工艺冲缝办法,使要裁去某些可以保存到自动插件工序完毕后再去除,如图2所示。4. 边沿若要开口,其开口宽度不要超过3mm,深度不要超过30mm。开口与附近角距离要不不大于35mm;同一边上不要超过5个开口;尽量避免在长边上开口;如图3所示。图2 图38.1.2 印制板插机定位孔1. 采用电插印制板应在最长一条边(拼板后)上设立两个电插定位孔。如图4所示(元件面)。孔径规定直径为3.5mm。图42. 两定位孔中心轴连线平行于最长边,以便生产时固定PCB,且距离最长边不要太
3、远,普通5mm左右。定位孔周边从孔边向外至少 3mm范畴内应覆铜箔以增长板机械强度。8.1.3 印制板非电插区1. 在非电插区内布置元件(其插孔在此区内)不合用于电插机。2. 对于卧插元件及立插元件,其非电插区(定位盲区和边沿盲区)为图5所示画有剖线区域。 图58.2物料规定8.2.1 元件插孔1. 元件插孔中心连线平行度或垂直度如图7所示。2. 元件插孔中心距CS见图7示:卧插元件CS=5.520mm立插元件CS=2.5/5.00.1mm,如图8所示图7 图 83. 元件插孔直径,按元件引线直径+0.5mm来计算,如:卧插元件: =1.30.1mm(塑封整流二极管等0.8mm引线元件)=1.
4、10.1mm(1/2W、1/4W电阻、电感、跳线等0.6mm引线元件)=1.00.1mm(1/6W、1/8W电阻、玻璃二极管等0.5mm引线 =1.00.1mm(1/6W、1/8电阻、玻璃二极管等0.5mm引线元件)立插元件: =1.10.1mm(重点注意)8.2.2 元件形体限制1. 卧插元件:如图9所示,对元件形体作如下限制长度 L = 3.0mm 16mm本体直径 D = 0.6mm 4.0mm引线直径 d = 0.4mm 0.8mm跳线 L=5.5mm 30mm图92. 立插元件:如图10所示,其元件体可以被容纳最大高度可为20mm,最大直径为10mm。图108.2.3 自动插元件切铆
5、形状1. 卧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切铆形状如图11a所示,其中CL=1.52.00.5mm,CA=03510可调, h0.1mm。2. 立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切铆形状如图11b所示,其中CL=1.52.00.3mm, CA=03510可调。图11a 图11b8.2.4 元件排布最大容许密度8.2.4.1 卧插元件1. 各种也许最密排布其相邻最小间距如图12所示。图122 元件密度规定:PCB上元件密度越大,自插机走位越小,因而效率越高。但是,元件密度过大插件时会打伤打断邻近元件,损坏刀具。图13是插件机可以接受最大密度:图133 卧式元件与贴片密度规定如图14。图14(1).元件本体、元件引角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插件 PCB 设计 标准规范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