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作业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基础巩固1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由,诲女知之乎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C.过也,人皆见之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3也【解析】 A项,“女”通“汝” ;B项,“食”通“蚀” ;D项,“账”通“凋”。【答案】C2 .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知也知:聪明8 .小人之过也必文文:文雅C.民信之矣信:信任 D.逝者如斯夫 逝者:往者,过去的 【解析】文:掩饰。【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用法和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斯三者何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之至于斯也 A.相同,不同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
2、同【解析】 介词,比;介词,对于;介词,对于;介词,至九【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彳也 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解析】C项中的“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承接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 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其余三项,古今同义。【答案】C5 .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一言以为知*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愿枉车骑过之C.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
3、可也【解析】 A项,两个“知”都通“智”,智慧,聪明。B项,名词用作动词, 犯错误;动词,拜访,才采问。C项,通“蚀”;粮食。D项,连词,表并列;连 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如果。【答案】A6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B.非道弘人C.欲速则不达*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解析】 例句中的“足”,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足。A项,形容词用作动 词,严格要求;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扬;C项,形容词,快速;D项,名词 用作动词,犯错误。【答案】B7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知之为
4、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A.子夏为莒父宰,问政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C.其何以行之哉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解析】 例句与B项都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问政”后省略了 “于孔子”;C 项宾语前置;D项状语后置。【答案】B8 .名句默写。(1)由,?知之为知之,是知也。(2)过而不改,!(3),非道弘人。(4),则远怨矣!(5)人而无信,o大车无猊,,其何以行之哉?(6)岁寒,o【答案】(1)诲女知之乎 不知为不知(2)是谓过矣(3)人能弘道(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5)不知其可也小车无轨(6)然 后知松柏之后即也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甲)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
5、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 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 “言必信,行必果,硅硅然(器量小而固执的样子)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 从政者何知?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乙)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 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日:“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孔子遂适卫。子贡日:“盟可负邪? ”孔子日:“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9
6、.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乡党称弟焉弟:同“悌”。敬爱兄长B.要盟也,神不听要:要挟,威胁C.盟可负邪负:承担D.孔子遂适卫适:到【解析】C项“负”为“违背”的意思。【答案】C10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A ,1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 *I抑亦可以为次矣其为人长贤 *会公叔氏以蒲畔以私车五乘从孔子1宗族称孝焉D1.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解析】 A项“于”意为“到”,“于”意为“在。B项“为”意为“作 为“,“为”意为“做”。C项“以”意为“凭借”,“以”意为“带着”。D项 “焉”都是句末语气词,可不译。【答案】D11 .对两段文字理解不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作业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