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
《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材料三:其实,我是一直不太认同媒体报道当中的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地摊”二字有往回走 的意味,而且也容易让大家误解成都的举动。其实它就是室外经营,是流动摊贩有序占道经营。因此,不 应该把地摊经济理解成回到过去的一种1.0版,而是希望经过观念的改变,管理的细化,升级为未来的 3.0版或4.0版。在气温合适的情况下,餐饮、酒吧等行业的室外经营是全世界的惯例,更是中国要打造 的地摊经济必有的内容,而流动摊点和有序占道经营,在有效管理情况下也同样是人们需求和市场经济的 应有内容。恐怕不能只当应急之策,而应该快速成为面向未来的升级举动。当然我们依然要卫生,要健 康,要整洁,千万不要走向一个怪
2、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别小看这室外经营,这也是对我们城市管理 的一次考验。(摘编自白岩松流动摊点,有序占道经营不能只当应急之策) 1.下列有关材料二中“地摊经济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出现了流动商贩,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 家。B.大部分商贩以地摊为主,他们不交租金,经济实惠,但生意好的商贩也有租门面或买门面经营的。 C.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一些个体商贩离开城市回乡种地,地摊经济萧条乃至个体经济基本没有了。 D.改革开放后,地摊经济复苏,政府允许商贩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3、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都允许商贩临时占道设置摊点摊区,临街店铺还可以越门经营,这是疫情这一特殊情况下的惠民政 策。B.成都的“地摊经济”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这一实践得到了百姓拥护、中央政府肯定。 C.八十年代初期,北京一些青年人开始做各种小买卖,从地摊到售货摊位、临时小屋,规范逐渐升级。 D.白岩松是认同成都的“地摊经济”这一举动的,他不认同媒体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 3.“地摊经济” 一时火热,怎样才能使其健康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文学类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 散文,完成下面小题。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
4、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蹒,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 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为了光复大业,他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部 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 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只 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辛弃疾的词是用刀和 剑刻成的。他是以
5、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我们仍能从 他的词中感受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 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他本来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南渡后却被迫脱离战场, 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 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
6、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 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 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辛词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 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辛弃疾南归后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 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
7、,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 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 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 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 工作。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 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于 是皇帝对他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 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
8、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 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郝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予,山深闻鹉坞。(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 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艰辛” “悲辛” “辛酸” “辛辣”,真是五内俱焚。南宋朝廷将他闲置了 20年。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 ”这有点像宋 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真
9、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 辛与柳不同,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 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屣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 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窟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 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水调歌头)这真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 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 苦” “
10、脉脉此情谁诉”?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 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 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 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 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从“沙场秋点 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 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
11、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要 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 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 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 一个辛弃疾。(有删改)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见山,要言不烦地指出了辛弃疾独特的历史地位:“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B.文章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行伍经历、为官经历和词风变化来写的。C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概括了辛弃疾忠心为国却屡遭排挤的原因。D
12、.文章通过塑造辛弃疾的形象特征,来揭示他由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5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辛弃疾不同风格的词作串联起他的人生经历,凸显了辛弃疾的个性风采。B.文章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及读者的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C.文章引用辛弃疾的词作,调动读者已有的阅读经验,加深读者对词人生平操守的理解。D.第三段中“钢刀利剑”和“羊毫软笔”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作者对辛弃疾的同情和惋惜。6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 的含义。7 .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请结合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眉山 附属 东坡 外国语学校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月月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