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马错论伐蜀》(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马错论伐蜀》(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马错论伐蜀》(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马错论伐蜀(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日:“不如伐韩。“王日: “请闻其说J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帽辕、维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 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园JL 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真 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J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
2、务富其民; 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 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 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 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 符,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 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 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 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 伐蜀之完也。惠王日:
3、“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 秦益强富厚,轻诸侯。(摘编自战国策秦策)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日克已复礼一日:一旦。 B.诗可以兴可以:可以用来。 C.譬如平地平地:平坦的地面。 D.小子何莫学夫诗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 敢不听此/王业也B.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 敢不听/此王业也C.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
4、/天下莫敢 不听此/王业也D.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 不听/此王业也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事,文中是行事、办事之意,现在多指将某类事情当作职业一般去做。B.南阳,地名,居于韩、魏之间,因其在太行山以北、黄河以南,故名南 阳。C.名实,文中指名声与利益,与“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之“名实” 异。D. “与国”的“与”指亲附,和论语中“吾与点也”的“与”不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惠王为确定攻击目标,听取臣子建议。张仪主张伐韩,司马错主张伐 蜀,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B.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策-秦策-马错论伐蜀 文言文 阅读 战国策 秦策 马错论伐蜀 答案 解析 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