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五).docx
《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兰亭集序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出现的“毕”“修”“引” “次”是等重点实词、“之” “于” “所” “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性文言句式。2、认识作者感情变化,理清文本结构。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学习方法:自读,独学,合作学习。预习必知:1、自读创新设计第63页“作者简介”和“背景简介”。2、文学文化知识序是一种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序分两类,一是赠序, 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为劝勉之辞;一是书序,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是介 绍成书经过、出版或写作的旨意、作者的情况等。兰亭集序属于书序,作者王羲之, 字逸少,祖籍琅哪临沂。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
2、军,世称王右军。预习要求:1、借助文下注释及字典,读文本,正音。2、把课下注释中的重点实、虚词义意移至文本中。3、不看译文及有关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并记下不懂之处,小组内讨论或看资料,讨论 不通再记下以备课堂上询问老师。4、找出文本中所有的通假字、活用词语及特殊句式。5、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背诵课文。方法点拔:一、把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1 .先根据课文的注释,把全文连起来翻译一遍。连译时要顺畅,因此翻译过程中要考 虑 词语间组合的协调,并且有时要另加一些字词上去。比如原句是永和九年,岁在葵丑。译 句可译为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2 .翻译时要注意一些实词、虚词的意思。3 .翻译时还要注意一些
3、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调换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二、把握文言文的朗读方法1 .音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2 .意读:即以理解作品意义、内容为目的,弄清各节内容间的联系,弄清一节中关键句是 哪一句,弄清整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从意义角度把握全文。3 .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自己是文章中的人,身处情景中,感受作者的情怀。4 .美读:深刻领会作品中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手法,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做到婉转 处, 还它个婉转;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自学检测1 .解释词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明确: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
4、至,少长咸 集 (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端,映带左右 (3)聚会 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筋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筋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情 (4)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 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筋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情气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而 为痛的。明确: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 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 于己,快然自足。但是
5、,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 不知老之 将至飞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 远保有美好的留恋。 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 感觉。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 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 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 无,活着和死 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 事,不宜空谈 玄理之意。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主旨?明确:本文的主旨是“死生亦大矣:诗人摆脱了各种俗务,邀友
6、觞咏,愉悦兴历,有一 种解放自足感。但是享受了难得的欢乐后,深切地感到永恒的不可能,面对死生的自然规律, 作者只能感慨“死生亦大矣”。苦于幸福太短,生命难久而产生的悲伤,而这种悲伤增强了 对生命中幸福的爱与贪恋,加强了对生的企慕。5、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如对王羲之的认识、对生与死的理解、对时光易逝 的感慨等。知识积累:熟语1、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水漂儿”玩。2、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3、过干瘾。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当然
7、,想过干瘾的,未必是坏人。与明星无缘的青年人,也有自费出个挂历什么的, 过把明星瘾的。4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 思想。 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 在中国设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5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 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写两句早读感受:n.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
8、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12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 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 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 免。13 .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 溃而元气大伤。14 .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 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
9、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 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15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美文阅读:编辑按:简单就好,学习原本再简单不过,只是我们把它想的太过于复杂和困难了。其实 当我们剥落一层层伪装时,恍然发现,生活不过就是让自己简单地活着,仅此而己。不要试 图给心灵增加额外的负担,简单就好简单地活着作者:高建群简单地活着,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能做到这一点,就叫高人了。长着眼睛,但是不看; 长着耳朵,但是不听;长着嘴巴,但是不问不说;长着脑袋,但是不想。你看那一棵树站在
10、那里,一块石头卧在那里,一匹马在草原上悠闲地甩着尾巴,它们是多么的简单呀!站在阳台上,你朝底下一看,你会觉得中国人活得真累、真复杂。这座城市里,大家 都在匆匆忙忙地赶路。你急什么急呀。天底下的路长着呢!你赶一生,也赶不完的。你在贪 婪地挣钱,那么,这钱也是挣不完的。西安印钞厂的那个胶印机的大轮子只转个几分钟,它 产出来的钱就把你这一生吞没了。那么谋官吧,当年万里觅封候,古人也常有这想法的。可 是处心积虑一生,到退休的那一天,你发现前面的阶梯还高着哩!我在死亡之海罗布泊住过十三天。每天每日,盘腿坐在一个高高的雅丹上,看日出日 落。我像一个高僧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秩序,发现我们其实都被聪明人给骗
11、了。从这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人类几千年来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文明秩序,其间充 满了许多的伪善成分。你会发现人们像蜜蜂、苍蝇一样的忙碌,实际上都是瞎忙、穷忙。有 一个更高的规则在那里站着,这就是“简单”。所以我行我素,所以淡泊度日,所以我不为眼前这些俗人俗事所扰,心如止水地做着 我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十几年后,伍子胥率吴国大军大败楚国后,将杀了自己父 兄的楚平王的尸骨刨出来,鞭尸三百。旁边有人说:“伍将军啊,你要注意影响啊,旁人会 说你。”可那伍子胥把胡子一捋,眼睛一瞪,叫道:“我老伍都这一把年纪了,要影响干什 么? ”这伍子胥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活到一种境界了!(74
12、5字)摘自2007年读者17期(2007-9-17)【唐诗鉴赏辞典】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殆荡的 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噫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 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 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 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 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
13、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 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 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 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 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 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
14、柳。 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 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 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 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 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 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 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袁行需)附:2002年高
15、考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 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 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o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前几年试题中也都考查过文
16、学鉴赏的能力,但当时 运用的方法为客观性命题,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 的理解。因此,今年采用了主观性命题。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 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J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 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 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 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
17、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 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 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 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 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 地位实为重要。当然,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说得自圆其说,就可 以考虑给分。(1)修禊事也:(3)所以游目骋怀:(5)不能喻之于怀:(7)信可乐也(9)终期于尽(11)列坐其次(13)以之兴怀(2)解释成语崇山峻岭:
18、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列坐其次古义 义:今义:(3)或取诸怀抱古义:(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古义:(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修禊事也:(3)其致一也:(5)当其欣于所遇:亦将有感于斯文:(2)引以为流觞曲水:(4)修短随化:(6)虽趣舍万殊(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10)向之所欣(12)因寄所托(14)感慨系之所以游目骋怀(今义“夫人”今义: 古义: 今义今义:)()(俯察品类之盛古今义古义今义:(2)死生亦大矣:(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6)不能喻之于怀:虽无丝竹管弦
19、之盛:3.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3)(5)(7)一觞一咏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映带左右。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以极视听之娱(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6)引以为流觞曲水(8)所以游目骋怀4、解释下面一词多词。(1)之:A暮春之初C不知老之将至E向之所欣G兴感之由B及其所之既倦D以之兴怀F不能喻之于怀H夫人之相与I悟言一室之内K后之览者(2) 一一觞一咏悟言一室之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致家贫,无从致书一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修茂林修竹乃重修岳阳楼J仰观宇宙之大俯仰一世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守战之具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
20、现代汉语(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6将王羲之的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兰亭寺仰视碧天际,俯瞰漾水滨。寥阂元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诗中俯瞰深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诗中无涯观川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 的。兰亭诗赏析:“仰望”二句,即兰亭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 此正可“极视听之娱”,自由地从造物者之无尽藏中获取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亭集序 人教版 必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