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朱熹.docx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朱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朱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朱熹)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中国古人教育孩童的三门基本功,叫洒 扫、应对、进退。洒扫,就是洒水扫地,指的是要做一些特别具体的事。应对就是和人沟通 的能力。进退,就是指在不同场合下,自己进入和退出、参与和回避的分寸感。这三种基本 能力,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这是古人的蒙童教育。对照今天的成人世界来看,其实也 有借鉴意义。因为当今人于智能时代,具体的知识不仅随时可获得,并且随时在更新,你有 多少存量知识都不够用。所以,第一,做具体的事,心中才有真
2、问题,求知得到的才是真知 识。第二,和人的沟通能力。第三,选择的主动性和分寸感,是终身进步的能力。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在我们的学 习、生活、人生方面有诸多的启示,请全面理解材料,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谈谈你的思考。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朱熹日
3、:“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意思是人性本善,但知觉有先后之分。后知后觉者通过效仿先知先觉者可以明白事理,恢复 人性最初的善良。在生活中,先知先觉者往往能觉察事物的变化发展之道而成为开路先锋, 后知后觉者因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而慢人一步,这是否意味着后知后觉者就是被动可悲的呢?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在学习求知中,有许多心得。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骂,则知 之益明。”李光地
4、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3、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 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4、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 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英普德曼 5、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 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6、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 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 惯
5、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陈鹤琴【点睛】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这类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 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关键语往往是命题 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 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 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
6、实多角度立意。如 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 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上述材料能给学习求知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 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 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朱熹)【注释】童蒙:幼稚而蒙昧;即启蒙。涓洁:洁净,清洁。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就上述材料进行立意,写
7、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1 .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先介绍古人教育孩童的三门基本功,“洒扫、应对、进退六个字,“洒扫”对应做具体事 情的能力,古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强调要培养知行合一的能力,在点滴小事中, 扎扎实实地培养好的习性与态度,在实践中求得、检验真知。“应对”对应与人的沟通能力, 包括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仪表修养等。“进退”强调的是行为处事的分寸 感,进退有别,进退合宜,是终生进步的能力。这三门基本功是古人的教育智慧,包括生活 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是
8、中国文化三千年来一贯的传统。材料进一步指出,古人的教育智慧 在智能时代有借鉴意义。在获取知识如此容易得时代,如何获取知识、与人沟通的能力、终 生进步的能力远比获得具体的知识重要的多。写作时当结合时代背景,谈古人培养孩童的三 种基本功对现代人的启发。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洒扫、应对、进退不可丢。首先从为什 么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当下一些目无尊长、好高鹫远、举止失度等现象,从中大可见传统 文化的某些缺失,由此提出“洒扫、应对、进退”不可丢。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 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想成大事,先从身边小事做起;二、应对知礼仪,培养待人 接物,与人交际能力;
9、三、进退懂分寸,知可为不可为。立意:2 .进退有致,达以立世。3 .洒扫求真知,应对明沟通、进退懂分寸。3,“洒扫、应对、进退”不可丢。4 .例文:源泉,乃万物之始若是河流,想源远流长,滋润万芳,就必须具备一个活水滚滚而来的源泉;若是草木, 要想葱茏高大,点缀春山,就必须具备一副庞大而遒劲的根系。那若是人呢?也像那河流, 也像那草木,人也同样需要源泉。正如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有 了“源头活水”,观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人需要知识的源泉。所谓“厚积方能薄发“,知识的厚积是你施展才华的资本。知识的源泉影响着你人生的河 流。鲁迅说:“无论哪种学问,如果不断收集材
10、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故而丰富的 知识能让你人生的河流变得健壮雄美。巴金正是有了知识的源泉,才让他的人生变得如此灿烂。巴金十二、三岁时就会背了几 部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他谈到了自己的散文创作时曾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存 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并未对其中每篇文章都细细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足以让我 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足以让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而不可思议。”人需要道德的源泉。一个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一种属于个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粗俗不堪还是温文尔雅, 源泉就在于他的修养和道德。荀子曾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圣心
11、已备之人具有让人难以抵挡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不因外表而转移, 它很长久,很深远,很浓郁。它也同样不因环境而转移,就如“幽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 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贫困而少节。”道德和修养源泉动力巨大,让他们在恶劣的环境 中,也能超然脱俗,怡然自得。因此,人生需要道德的源泉。人同样需要情感的源泉。深夜的海棠花在川端康成眼中,竟然是“凌晨四点钟,海棠花未眠工人有情,物也有情, 有情感的生活总能营造出一些醉人的境界。情感的源泉就在于我们对生活最原始的热情,时间在流逝,光阴在消磨,但如若我们保 留着那份童心,保留着那种热情,我们也就保留了一种七彩的生活。知识的源泉、道德的源泉、情感的源泉将构
12、成一个属于我们的完美世界。让人生的源泉 丰富起来吧!唯有“积”之深厚,方得“发之喷薄。相信经过厚积的人生源泉喷薄而出的,将 是一份炫目的灿烂。【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朱熹的两句诗。诗人朱熹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池塘并 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 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 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 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
13、然仅就读书而言, 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比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可以暗喻人要 心灵澄明,就得认真吸取他人意见,时时补充新知识。写作时,可以根据诗的本意写人只有不断读书,汲取新的知识,人的心智才能更加开阔,观 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也可以写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 渊源。还可以扩大延伸,写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企业进步等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 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立意:1 .阅读,是人生的源头活水。2 .实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 作文 主题 训练 名人 朱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