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四)语文试题2.docx
《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四)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四)语文试题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四)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4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身体美学这一名称是由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率
2、先提出的。舒氏尝试性 地给身体美学下了一个暂时性定义:身体美学就是对一个人身体一一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 造性自我的塑造场所一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盛行西方的意识美学强调灵魂、理念等非身体的范畴,身体美学立足于以身体来反对意 识美学的独白,对意识美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囿于意识美学沉重的历史传统,西方 身体美学不仅具有各执一端、见仁见智的特点,而且其更多地着眼于“解构”而非“建构”。 中国美学非常重视身体践履,注重身体力行,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美学就是直接从身体 出发的美学。笔者以为,如果说西方美学是以“意识一概念一宇宙”为思维模式的意识美学 的话,那么中国美学则是以“身体一两
3、性一族类”为思维模式的身体美学。在中国美学看来,意识美学以先验的范畴来整理外在的审美对象,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美的对象变成了一个毫无生气和失去时间维度的僵化之物,而中国古典美学对于认识论的致 思进路采取了存而不论态度,放弃抽象概念的讨论和对美的本质的追寻,直抵事物本身,从 而达到“身与物接而境生,身与事接而情生”的审美境界,使得外在生机盎然的感性事物灿 烂呈现,而这种呈现不仅仅是自然的感性体现,更是生命的象征。另一方面,中国古典美学 的很多审美范畴,譬如文论中的形神、气韵、风骨、肌肤、血肉、眉目、皮毛、肥瘦、刚柔 等等,其直接就是身体的写照。8 . “摩尔人”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
4、文本简要分析。9 .小说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标题,其中的“神奇” 一词,有哪些含义?请结合作 品内容试作分析。【答案】7. D 8.不怕风险,勇于担当。明知“鬼沼”开化有风险,仍然主动要求留 守,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善良友爱,与人为善。见“我”妹妹走向“鬼沼”,立即冲出进行阻拦。理智清醒,拒绝鲁莽。知道“鬼沼”的危险,放弃对“我”妹妹的救援。秉公而行,不夹私情。“我”是他的情敌,却在“我”丧失理智时强行抱住“我使“我” 免遭死亡之灾。坦荡为人,胸无城府。作为“我”的情敌,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追求。9.肥沃美丽。这片土地十分肥沃,一经春雨,遍地绿野。荒蛮神秘。这片将开垦的土地,有鄂伦春人所
5、称的满盖荒原,有“鬼沼”和“流浪者”河, 有“收魂鸟”传说,充满蛮荒和神奇。这片土地上有一群垦荒者,他们为了垦荒事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精神不朽!【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 “直接表达我的忏悔之意”于文无据。根据原文“他的话,令我的双手发抖了。好像 为我的小妹志哀,我垂下了头。宁静的夜晚,荒原显得更加沉寂,连收魂鸟那种怪异的 叫声也听不到了”可知,“我”感到“摩尔人”是一个可怕的情敌,“我”还没有走出丧妹 的悲痛,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我”还没有清理自己的思路,不可能有“忏悔之意”。故选D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原
6、文“摩尔人看着副指导员,问:如果你同意,我也留下”可知,不怕风险, 勇于担当。明知“鬼沼”开化有风险,仍然主动要求留守,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根据原文“回来!危险!”可知,善良友爱,与人为善。见“我”妹妹走向“鬼沼”, 立即冲出进行阻拦。根据原文“摩尔人两条有力的手臂,从后面紧紧将我搂抱住了。我挣动了几下,眼前一 黑,昏倒在他怀里”可知,理智清醒,拒绝鲁莽。知道“鬼沼”的危险,放弃对“我”妹妹 的救援。秉公而行,不夹私情。“我”是他的情敌,却在“我”丧失理智时强行抱住“我”, 使“我”免遭死亡之灾。根据原文“他的目光,盯在我脸上,低沉地说:如果是因为你的妹妹,那我有权替自己辩 护。你以为我有一
7、颗魔鬼的心吗?你以为我就不为你妹妹的死难过吗?如果当时我的生命能 换取她,甘愿躺在沼底的是我!如果你是因为她他朝帐篷里看了一眼,那你尽管动 手!只要她还没有宣布做你的妻子,我就有权爱她,追求她!”可知,坦荡为人,胸无城 府。作为“我”的情敌,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追求。【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根据原文“我们开垦的乌油油的沃土,贪婪地吸吮着大自然母亲的乳汁。人们都习惯把春天 比做花枝招展的少女,可是当她在满盖荒原上旅行时,却更像一位庄重的夫人,脚步懒 散而从容,带着唯一的颜色一一淡绿,所到之处,漫不经心地随意点染,画出了绿的世界” 可知,肥沃美丽。这片土地十分肥沃,一
8、经春雨,遍地绿野。根据原文“鬼沼彻底开化了!流浪者河,这条我们在满盖荒原上信任的朋友河, 它出卖了我们!它跟鬼沼卑鄙地联合了起来,向我们示威! ”“宁静的夜晚,荒原显得 更加沉寂,连收魂鸟那种怪异的叫声也听不到了可知,荒蛮神秘。这片将开垦的土地, 有鄂伦春人所称的满盖荒原,有“鬼沼”和“流浪者”河,有“收魂鸟”传说,充满蛮荒和 神奇。根据原文“她亲切地环视着我们满盖荒原上就留下了我们四个人”可知,这片土地 上有一群垦荒者,他们为了垦荒事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精神不朽!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二年春,正月,辛亥,右仆射
9、长孙无忌罢,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 *之,曰:“朕于卿洞然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则君臣之意有不通。”又召百官谓之日: “联诸子皆幼,视无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问也。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 请,上乃许之。以为开府仪同三司。二月,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 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赡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徵曰: “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夏,四月,已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 健,基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座。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已故也。夫靡丽珍
10、奇,固人之所欲,若纵 *之不己,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已下,宜体朕此意。”由是 二十年间,风欲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上问王珪曰:“近世为国者益不及前古,何也? ” 对曰:“汉世尚儒术,宰相多用经术士,故风俗淳厚;近世重文轻儒,参以法律,此治化之 所以益表也。”上然之。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 闻人有善,若已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已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 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谍事必旦韭如瞳丕能法及如喳至空用玄1丝篥盖衣酸着 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社焉。玄龄虽蒙宽待,或以事
11、被ZZZZZZZZZZZZSZS/SZy1/ZZ/SZZZXZZkZXZZZZZZZZZZSZZZZZZSZ/Z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颠请罪,恐惧若无所容。(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等谋/如晦能断故 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B.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 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C.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 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D.上每与玄龄谋事/必
12、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 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右仆射长孙无忌罢”与“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两句中的“罢”字含义不 同。B.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文中指 后者OC. “固人之所欲”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 同。D.稽颗,古代礼节,屈膝下跪,双手朝前,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后世俗称“五体投 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宽厚仁慈,大臣长孙无忌遭人密报权宠过盛而“自
13、惧”,他开诚布公予以安抚, 告诫百官不得离间;下令官府掩埋百姓尸骨。B.唐太宗律己甚严,长于用人,他认为国君所为受上天监临、百姓瞩目,不可随意;希望 臣下能与自己心意相通;明了并发挥臣下之所长。C.唐太宗注意吸取历史教训,他看到秦始皇大兴土木引起民怨,就打消了准备材料,修建 宫殿的计划,并让官员们体察他的良苦用心。D.唐太宗注重研究治国之道:他困惑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治越来越赶不上古代,赞同王珪缘 于当今用人及治国理念与汉代有别的观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以为开府仅同三司。(2)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
14、营宫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已故 也。【答案】10.B 11. C 12. C13. (1)长孙无忌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尽力为他请 求,太宗于是准许离职,改封为开府仪同三司。(2)从前大禹开凿大山,治理水患,百姓没有议论怨恨的言论,这是与百姓利益相同的缘 故。秦始皇建造宫室,百姓怨声载道、图谋反叛,这是秦始皇损害百姓(的利益)来使自己 获利的缘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一定要说:“非杜如晦不能敲定。”等到杜如晦来,最 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二人深相投合,同心为国出力。“及”意思
15、是“等到”,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D;“卒”意思是“最终”,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识记和分析文言词语一词多义能力。A. “罢”分别是“离职”和“停止”,含义不同,选项分析正确。句意:尚书右仆射长孙无 忌离职/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B.正确。C.“固”分别是“本来”和“顽固”,含义不同,选项分析错误。句意:本就是人们想得到 的/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打消了准备材料,修建宫殿的计划”中“准备材料”错误,原文是“材用已具”,材料 已经准备好了,
16、但是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停止了修建宫殿。故选C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满盈”,这里指富贵至极;“固 坚决;“力”,极力、一再;“以为”,让 担任。(2) “谤”,议论;“者也”,表判断;“病”,损害;“利己”,使自己获利。 参考译文:贞观二年春季,正月,辛亥(初三),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离职。当时有人上密表称长 孙无忌权力过大,荣宠太盛,太宗将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并说:“朕对你丝毫不怀疑,假 如各有所闻而不说,则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沟通。”又召集百官对他们说:“朕的儿子均年幼, 所以视无忌如亲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长孙无忌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
17、 一再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尽力为他请求,太宗于是准许离职,改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二月, 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人们都说君主至为尊贵,无所畏惧。朕则并非如此,上怕皇天的监 督,下惧群臣的注视,兢兢业业,还怕不符合上天的旨意和百姓的期望。”魏徵说:“这的 确是达到治世的要旨,希望陛下能慎始慎终,那就好了。”夏季,四月,己卯(初三),下 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 太宗对公卿们说:“从前大禹开凿大山,治理水患,百姓没有议论怨恨的言论,这是与百姓 利益相同的缘故。秦始皇建造宫室,百姓怨声载道、图谋反叛,这是秦始皇损害百姓(的利 益)来使自己获利的
18、缘故。精美华丽的奇珍异宝,本就是人们想得到的,假如放纵自己不停 止,那么危险灭亡会立刻来临。我想要建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备齐,把秦的灭亡当作教训I, 便停止了(这项工程)。亲王公卿以下,应当体会我的这个(举动的)意图。”从此以后二 十年来,风尚习俗质朴淳厚,衣服没有织锦刺绣,官府与百姓都很富足。太宗问王珪:“近 代以来国家政治越来越赶不上古代,为什么呢? ”王珪回答道:“汉代崇尚儒术,宰相多用 通经的儒士,所以风俗淳厚;近代以来重文艺而轻儒术,又辅以法律,这便是治世化民之道 所以日益衰微的原因。”太宗颇以为然。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唯恐偶有 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
19、,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 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太 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一定要说:“非杜如晦不能敲定。”等到杜如晦来,最后还是采 用房玄龄的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二人深相投合,同心为国出力。所以唐朝称为 贤相者,首推房、杜二人。房玄龄虽然多蒙太宗宠爱,有时因某事受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 朝堂内,磕头请罪,恐惧得好象无地自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族弟维从军安西李白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匈
20、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注】安西:唐方镇名,统辖龟兹、于阖、疏勒,焉耆四镇,犬戎:唐朝,中原王朝把 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或“戎狄”。旄头: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蒲萄宫:汉宫名,在上林苑西,哀帝时,单于来朝。住在此宫内。事载三辖黄图甘泉 宫。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李白写给其族弟李绢的留别诗,也是一首军旅题材的诗,从格律上看,则是一首 七律。B. 一、二句描写汉军迎风北上、鼓行西进直捣犬戎的出征场面,意蕴雄浑壮阔,读之振奋 人心。C.三、四句点明送族弟随军征战安西的题旨,又隐含了对族弟立功疆场、报效国家的殷殷 期许。D.本诗以汉喻唐
21、,借大汉王朝国力强盛开疆拓土的往事,抒写诗人生当盛唐、报国立功的 豪情。15 .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飞【答案】14. A 15.前两句,虽写战争,却无残酷场景,写得爽快豪迈;三、四句, 通俗直白,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族弟建功立业报国的殷切期望;最后两句表现了强烈的主 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抒发了对击败敌人的美好期盼和强烈愿望。【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 “七律”错误。本诗中间四句不符合律诗的规范,不对仗,因此不是律诗。故选A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风格的能力。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常体现在强烈的主观色彩与丰富奇特
22、的想象和大胆新奇的夸张等方 面。“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描述大唐兵马出征 雄壮气势,“我大唐兵马乘北风 出征,军鼓壮行色,向西击破万恶的侵略者”,激情昂扬,展现了大唐的军威和大唐将士驰 骋疆场的英雄气概,虽写战争,却无残酷场景,写得爽快豪迈,充满浪漫气息;“尔随汉将出门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你跟随大将军出门去,杀虏就如挥镰刀割草,一 定会立下奇功。诗句通俗直白,直抒胸臆,想象奇特,以夸张手法表达了对族弟建功立业的 殷切期望;“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匈奴侵略者的命数已尽,系颈投降吧!明年你就能 驱马入宫报捷。想象此次出征的结果,匈奴侵略者的命数已尽,诗人对作战充满信心,表
23、现 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 之美。(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古人写诗词善于从大自然取材,常以“星”作为重要意象来营造特定意境或寄寓感情, 如“,。【答案】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月明星稀(星垂平野阔)(日星隐曜) .乌鹊南飞(月涌大江流)(山岳潜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 写法,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学 教学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