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2021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2年11月5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老子中贯串始终的是“道的思想。他要求人们用“道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首先 是老子的辩证法。老子认为,“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守着雌柔的地位,这样就像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一样,永恒的德性就能够得以延续保存,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知道什么是荣耀,却能够安守卑 贱的地位,(不强求以违反天性)这样就回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老子是不赞同急躁”“炫耀” 这些强求的行为的,认为它们违反天道。他说“踮起脚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
2、自逞己见的反而得 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同样地,他认为做事不可太圆满, 就像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则衰。老子认为不争不抢、韬光养晦不仅不会处于弱势,反而能立 于不败之地。人应该不自夸、不自以为是,这样才能长久,才能明辨是非。老子提出“收敛”的思想, 希望我们做事要把握一种尺度,凡事都有一个度,违反或者超过限度,就一定会受到“道”的惩罚。老子中另一个重要的修身思想是“无欲无私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无欲无私”不同的是,老 子从顺应自然天道的角度提出了这一主张。顺应自然,没有过多的偏执和欲望才能过得快乐。老子 在这方面的观点对于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有着深刻的启示。他主张
3、不可过分地沉浸于各种物质的声 色的享乐之中,过多的欲望反而让人受害。人有时要懂得满足,懂得乐于现状,品味和珍视平凡生活中 的乐趣。就像老子所说,知道什么时候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这样就能拥抱在平凡的生活中所 有的真正的快乐。现实中,人们往往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甚至越得不到的就越觉得珍贵。但是这样 往往忽视了我们一直拥有但实际弥足珍贵的东西。老子告诫我们,做一个“无欲”的人能够拥有更多 的快乐。圣人不存占有之心,而是尽力照顾别人,给予别人,他自己反而更为充足,更为丰富。过分的 欲望往往得不偿失。在儒家极力主张追求仕途经济、齐家治国的时候,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这 些观点无疑和他们作了调和。
4、我们不能说哪个更积极哪个更消极,它们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不可太狂热偏执,也不可太消极处世。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而老子就以“天道”来指导人们遵 循“人道”。老子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智慧,即使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几千年后的 今天,我们仍然学习老子,不是为了把书中的信条作为行事的准则,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感染古人 些微智慧的光芒。重读老子,能让我们更好地反省自我,取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摘编自王培星浅谈老子中的修身智慧)材料二对和谐状态的追求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色,这同样与西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文 化注重对立与斗争,而中华文化更注重协调与统一。中华传
5、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总的来说包括两个 层面的含义:既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又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前者主要体现在“天人合 一”的命题之中,讲求天与人之间、天的运行规则与人的行为规范之间、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之 间的契合与沟通;而后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则是在“中庸”理念的指导下,以“礼,为规范性要求,以“万 物并育而不相害”(礼记中庸)的理想和谐境界为追求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效法天地之德,提倡人们学习上天健动不已的精神和便遭遇困苦挫折,也要 不屈不挠;学习大地厚重广阔的胸怀,孜孜于修身立德,这样才能承载万物。正如周易中所言:“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理想人格塑
6、造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既倡导自强不 息,又注重厚德载物。明清之际的大学问家王夫之指出,“不懈于动”是社会的基本运行准则和个人的 基本行动准则。颜元也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 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明确指出刚健进取是成就个人、强大家国的重要方式,反对饱食终日、无所 用心的惰怠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刚健进取并不是提倡盲动,也不是提倡行为上走极端,不偏不倚、中 正之道仍然是刚健行为的基本原则。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飞论语泰伯)君子以仁道精神在个人生命与社会有机体中的现实呈现为己 任,持之以恒,终身
7、以之。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人格的建构与完善,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崇德为精要。儒家对理想人格的 所谓“内圣”设定,即以广义的仁爱精神为内容,具体的道德规范有很多,包括仁、义、礼、智、信、恭、 宽、敏、惠、孝、悌等。这些道德规范成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人格评判的主要依据、政权兴 衰的关键因素。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有人性本恶或者人性不善不恶的论点,但对人性善的坚持一直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要求人们通过“忠恕之道”“克己复礼”等方式追求道德人格的完善。中 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也主要体现在道德人本主义观念之中,这种思想认为,人的价值建立在道德境 界的提升以及和谐的社会家庭关系之中。儒家认为社会家庭关系的基
8、本方面可概括为“五伦”,指的 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夫妻关系,礼记礼运中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慈、孝、良、悌、义、仁、忠等构成五伦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 根本。(摘编自高奇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认为做事不可太圆满,就像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则衰。所以做事不能太用心,差不 多就行了。B.老子告诫我们一个“无欲”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习圣人不存占有之心,放 弃任何追求。C.中华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总的来说包括“天人合一”思想和受“中庸”“礼”影响的人与人
9、之间 的和谐。D.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道德人本主义观念之中,对人性善的坚持是中华传统文化 的不二之选。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主张追求仕途经济、齐家治国,道家提出的观点无疑和儒家作了调和,使它们有了一致性, 都值得我们借鉴。B.我们今天学习老子,感染古人些微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更好地反省自己,取得属于自己的收 获,指导我们的人生。C.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效法天地之德,既学习上天健动不已的精神,又学习大地厚重广阔的胸怀, 修身立德,承载万物。D.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人格的建构与完善,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崇德为精要,以广义的仁爱精神 为理想人格的内容。
10、3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个分论点的一项是()(3分)A.曾国藩主张“公尔忘私,国尔忘家”。B.贞观政要中:“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C.魏征进谏太宗十思疏。D.苏洵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 .老子中贯串始终的“道”对我们的日常行为可以有哪些指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复活(节选)(俄)列夫托尔斯泰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 墙
11、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 阴森。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 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 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 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翻译向 他提出的问题。“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 ”英国人问,“现在监禁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 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
12、?”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他想到马上就要跟玛 丝洛娃见面,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地心慌起来。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办 公室的门开了,像以往历次探监那样,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玛丝 洛娃。他一见玛丝洛娃,立刻感到心情沉重。“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儿女,我要过人的生活,”正当她垂着眼睛,迈着快步走进房来时, 这样的念头掠过他的脑海。他站起来,迎着她走出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 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拘挛着揉搓她衣服的边缘,时而看他一下,时 而低下眼睛。“您知道减刑的事成功了吧?”聂赫留
13、朵夫说。“是的,看守已经告诉我了。”“那么,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去,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我们要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儿去,我就跟着他到哪儿去。” 尽管她非常激动,她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把这几句话讲得又快又清楚,倒好像事 先准备好了似的。“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喏,这是说如果他要我跟他一块儿生活的话,”她惊慌地停住嘴,然后又纠正自己的话说, “这是说如果他要我留在他身边的话。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我得把这看作幸福才是。 我还图个什么呢?”“也许她真的爱上西蒙松,根本不要我为她作什么牺牲;也许她仍旧爱我,拒绝我是为了我 好,
14、不惜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运同西蒙松结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聂赫留朵夫想,不禁 感到害臊。他觉得自己脸红了。“如果您爱他”他说。“什么爱不爱的?这种事我早就丢掉了。不过,西蒙松是个十分特殊的人。”“是啊,当然,”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想”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会说出什么多余的话,或者生怕她没机会把她要说的话说完似的。“要是我做得不合您的心意,您要原谅我才好,”她说着,用神秘的、斜睨的目光瞅着他的 眼睛。“看起来就该这么力、。您也得生活啊。”她说的恰好是刚才他所想的。然而现在他已经不这样想,他的想法和他的感情已然不同了。 他不但感到羞愧,而且舍不得失去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
15、的一切。“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说。“您何必在这儿生活和受苦呢。您已经受够苦了。”她说着,古怪地微微一笑。“我并没有受苦,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想为您出力。”“我们,”她说到“我们”的时候,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您为我 出力已经够了。要不是您”她本想说什么,可她的嗓音发抖了。“您总不能对我道谢。”聂赫留朵夫说。“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他,就说道。“我不想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那我们就分手了。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聂赫留朵夫听着她 说,“那我们就分手了”而没有说一般的告别话,看着她那古怪的、斜睨的目光和凄凉的笑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沙市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