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4课诗词五首测题语文试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殷勤(yin)B.折戟(ji)C.燕脂(yGn)D.结庐(lu)嗟日暮(ji。)凝夜紫(ning) 提携(xie)车马喧(xuan)总分:70分)谩有(man) 半卷(juan) 不胜簪(zan)见南山(jian)A.结庐殷勤B.烽火搔头C.金鳞发簪D.销蚀折戟B.感时/花/溅泪D.山气/日夕/佳)B、浑欲不胜簪:浑身 D、我报路长嗟日暮:回答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燕脂胶隔持兵揖介胃之士穷溃拂士谩有蓬舟3、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折戟/沉沙
2、/铁未销C.半卷/红旗/临易水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悠然见南山:悠远闲适的样子 C、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二、默写诗句。(15分)(1)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僻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J(2)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3 )春望一诗中诗人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诗句 是:(4)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句 子是:(5 )渔家傲中描绘了 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的诗句7E: , 。(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7)无风水面琉璃滑,。微动涟漪, o(欧阳修采桑子)(8)金陵
3、城上西楼,倚清秋。(朱敦儒相见欢)(9)兴尽晚回舟,。(李清照如梦令)三、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用诗中原词)(2分)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B. “悠然见南山” 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 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 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D. “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
4、种 “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 了。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4分)四、读春望,回答问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 林木苍苍。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 念家人的强烈情感。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 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2、结合“感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五首 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6 诗词 同步 练习 统编 语文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