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行动计划.docx
《培优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行动计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培优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行动计划一、培优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以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为载体,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支撑,以省级 专项支持政策为牵引,持续引进和培育一批省内外大型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鼓励企业围绕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投资建设种植(养殖) 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冷链物流基地及相应的设备设施。按 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 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本土农业小巨人和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支 持企业对上游农业生产和相关配套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同类企业强强 联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500
2、强企业中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来滇投资,设立区域总 部、生产加工基地、研发中心。通过持续引入新企业、带来新理念、 促进新发展,提升云南食品行业整体水平。二、取得成效1、规模总量持续增长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4044. 54 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57. 96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全国排名从第 23位上升至第1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 8%,位列 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智能消费电 子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纺织服装、五金机电、新型建材 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加快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
3、业绿色 转型。将德宏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沿边开放示范区。 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普洱市,重点发展以精制茶、制糖、咖啡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 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造纸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积 极发展以现代中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动建材、化工等传 统产业绿色转型。将普洱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设绿 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0 亿元。西双版纳州,重点发展以精制茶、制糖、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 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 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
4、以进口农产品加工、日用 消费品制造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加快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 转型。将西双版纳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天然橡胶全产 业链基地、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 达到150亿元。怒江州,重点发展以天然食用香料、木本油料、特色果蔬、特色 畜禽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重点的生物医药 产业,以新型墙体材料等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纪 念品、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林产品加工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 业。有序发展以铅、锌、锡、鸨、银、睇等高纯金属制造为核心的新 材料产业。将怒江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生物多样性保 护
5、核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三)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产业发展定位大理州,重点发展以乳制品、坚果、果蔬、酿酒、饮料和精制茶 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工艺美术品、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 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 产业,以先进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农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为 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以绿色铝精深加工,以及铅、锌、 铜、金、银、铝等金属再生及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加快 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 能力度。将大理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牌示 范区。到2
6、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昭通市,重点发展以绿色铝、绿色硅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苹果、天麻、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以精细化工、硅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加快发展以石墨烯基新 材料为代表的前沿材料产业,以天麻等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 药产业。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将昭通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绿色化工产业基地、滇东 北开发开放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 亿元。丽江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木 本油料、食用菌、肉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7、以新型墙体 材料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等为代 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将 丽江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基 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迪庆州,重点发展以特色畜禽、乳制品、木本油料、食用菌、酿 酒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 产业。加快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以镀、鸨、 专目、睇等高纯材料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 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将迪庆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 工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到
8、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四、培育壮大制造业市场主体(一)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坚决破除制约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动 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 力推进照后减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住所自主申 报承诺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便利化、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事项。深 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投 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
9、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 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 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在市 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完善中小企 业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和要素保障。建立清理 和防止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知 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完 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对企业创新的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推动民营企
10、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开拓新局面,引导民营企业走高质量发 展的道路。树牢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 以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重点,以各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 重要载体,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引进机制, 大力引进外地企业,着力培育本土企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 会创造力,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存活率,让市场主体多起来、 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增添活力。(二)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真落实产业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围绕着力构建现代制造业体 系,加快推进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量质齐升。
11、通过重点项目投产纳规新建一批、促进小微企业成 长小升规新增一批、招商引资储备一批、纾困解难稳住一批,加大财 政资金、融资、税费支持力度,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做 大工业经济总量。到2025年,力争全省工业企业达9. 8万家,年均 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7500家,年均增长ll%o 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绿色食品、 消费品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三)加快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围绕全省制造业主导产业重点领域,遵循企业成长基本规律,按照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一隐形冠军一省级单项冠军一行业单项冠军一 行业领军企业发展路径,推动构建云南省制
12、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 系,构建从支持对象遴选、入库培育、成长扶持到成熟壮大的制造业 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面向全省开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组 织各地定期梳理企业发展情况,统一建立梯度培育储备库,推动规模 以下工业企业加快成长升规入统,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做精主业成为隐 形冠军,支持隐形冠军做强主导产品成为省级单项冠军,支持省级单 项冠军进一步完善主导产品、开拓市场、扩产提能成为行业细分领域 单项冠军,支持单项冠军整合资源、完善链条、扩大市场成为领军企 业。围绕全省制造业,加快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快速涌现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云 南制造业增长动力
13、。(四)推进制造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 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生产性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合 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赢格局。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特色载体建 设,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资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开放共享资源,带动全行业创新、制造、 服务能力提升。五、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深化制造业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深入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纺织、造纸、药品等重 点行业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淘汰老旧锅炉、电机、变压器 等低效设备,推进工业锅炉、窑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加快实施
14、新一 轮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 行动,开展节水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石化、建 材等流程型高耗能行业实施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开展企业工艺集 成与能量系统优化,实现高效用能设备与生产系统的优化匹配。推动 原料药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和集中监管。在具备 条件的企业和园区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余能利用和工业绿色微电网 建设。对有条件的园区实施集中供热、能源梯级利用、园区能源系统 优化改造。着力推动各行业加快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着力推进工业固 体废物源头减量。(二)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绿色工厂、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持续
15、 完善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回收物流体系,增 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示范、绿色制造 系统集成等专项,推动实施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培育壮大绿色工厂、 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立完善高效、清洁、低碳的绿 色制造体系。强化现有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动态监管,持 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在成为绿色工厂后,协同供 应链上下游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包括原材料采购、 生产、物流、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在硅、铝、 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特色领域积极培育创建绿色企业,鼓励企 业积极实施绿色战略、绿色管理和绿
16、色生产,牵头制定绿色标准,打 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制造标杆,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支持企业开发绿 色产品。全面提升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加强绿色设计关键技术 研发和应用,围绕化工产品、机械装备、电子电器、汽车及配件、特 色食品等典型产品,突破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可拆解与回收等核 心技术,推广易拆解、易分类的产品设计方案。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大、 消费需求旺盛、国际贸易量大的工业产品领域,遴选一批工业产品绿 色设计示范企业。扩大绿色产品种类覆盖范围,促进绿色设计产品供 给的扩大和升级,带动绿色消费。强化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搭建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积极 培
17、育专业化本地化服务机构,积极引导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绿色 制造评价及服务模式,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咨询、诊断、检测、评价、 认定、审计、培训等服务,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工业节 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低碳及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绿色制 造系统集成供应商培育行动,提升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加快发展能源 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 节水管理和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三)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制造全面落实能源、水、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产业结 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能源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18、深入推 进传统行业和重点产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能效领跑 者创建。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 低碳清洁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入开展节能降耗行动,强化节能审查源头管控,严格节能监察,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对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能效标准。研究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 高能耗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推动企业 积极开展能效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引导企业清洁生产,持续降低能耗、 物耗和水耗。
19、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倡导绿色消费,推动企业加快应用 绿色低碳、节水节材、减污降耗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实施技术改造,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燃煤替代, 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需求侧储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降解塑料、绿色建材等节能环保产品。(四)提高制造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打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产业协同利用,壮大资 源回收利用产业。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推广一批 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引导产废企业主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 用。以绿色硅、绿色铝为引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食品 产业 龙头企业 行动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