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专业】中药制药专业【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选用教材】中药药剂学【课程性质、目的】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 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 础课和其它专业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也密切相关,是联结中医与 中药的纽带。【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 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并掌握现
2、代药剂 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学习常用剂型的辅料和专用设备基本构 造、性能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改进剂型、研制新 药和解决药剂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级中药师。本门课程总学学时为154,其中课堂讲授时为102;实验和见习学时为52。【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绪论3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8药剂卫生4粉碎与筛析3散剂2散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3浸提、分离与浓缩、干燥6浸出药剂6流浸膏、糖浆剂、煎膏剂、颗粒剂的制备9【教学内容】1、颗粒剂的含义、特点与类型。2、各种颗粒剂(水溶性、酒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和块形冲剂的制法与举例。3、
3、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讨论第十二章胶囊剂【目的要求】1、掌握胶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熟悉硬胶囊剂的质量评定。【教学内容】1、硬胶囊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2、硬胶囊剂的制法与举例。3、胶囊剂质量评定的项目、方法与要求。压制软胶囊【目的要求】1、掌握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熟悉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教学内容】1、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2、软胶囊的制法与举例。3、胶囊剂质量评定的项目、方法与要求。滴制软胶囊(胶丸)【目的要求】1、掌握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熟悉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教学内容】1、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2、软胶囊的制法与举例。3、胶囊剂质量评
4、定的项目、方法与要求。第十三章丸剂水丸【目的要求】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水丸、的含义与应 用。2、熟悉滴制法制备丸剂的基本原理与过程3、了解丸剂包衣种类与方法。【教学内容】1、丸剂的含义、特点、制法(泛制法、塑制法、滴制法)、发展与分类(含微丸)。2、水丸的含义、特点,赋形剂的种类与应用,水丸对药物的要求,泛制法制水丸的 过程与设备。3、丸剂的质量检查。蜜丸【目的要求】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蜜丸、的含义与应 用。2、熟悉滴制法制备丸剂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蜜丸的含义、特点与制法;丸剂的包衣与 质量检查方法。3、了解丸剂包衣种类与
5、方法。【教学内容】1、:蜜丸的含义、特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塑制法制蜜丸的过程与设备。2、丸剂的包衣目的、种类与方法。3、丸剂的质量检查。滴丸【目的要求】1、掌握泛制法、塑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滴丸的含义与应 用。2、熟悉滴制法制备丸剂的基本原理与过程;丸剂的包衣与质量检查方法。3、了解丸剂包衣种类与方法。【教学内容】1、滴丸的含义、特点,基质的要求与选用,冷却液的要求与选用,滴丸的制法与设 备。2、丸剂的包衣目的、种类与方法。3、丸剂的质量检查。第十四章片剂【目的要求】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片剂常用赋形剂的种类、性质和应用;中 药片剂的一般制法。2、熟悉压片
6、机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片剂包 衣的目的、种类、要求与工艺;片剂的质量检查。3、了解片剂形成的理论;肠溶衣崩解或溶解机制与质量控制。【教学内容】1、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片剂原料的种类与要求;中药片剂的类型。2、片剂各类赋形剂(稀释剂与吸收剂、润湿剂与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的选用 原则;常用品种的性质和应用;片剂的崩解机制。3、湿颗粒法制片的原料处理与制备工艺;干颗粒法制片;粉末直接压片,压片机性 能和使用;压片过程与机制;压片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片剂包衣的目的和种类(糖衣、薄膜衣、肠溶衣);包衣方法和设备;包衣物料 的品种和要求。介绍糖衣的
7、混浆包衣方法;肠溶衣崩解或溶解的机制。5、片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方法和要求。包衣【目的要求】1、掌握片剂包衣的含义、特点、种类与应用;片剂常用赋形剂的种类、性质和应 用;中药片剂的一般制法。2、熟悉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要求与工艺;片剂的质量检查。3、了解片剂形成的理论;肠溶衣崩解或溶解机制与质量控制。【教学内容】1、片剂包衣的目的和种类(糖衣、薄膜衣、肠溶衣);包衣方法和设备;包衣物料 的品种和要求。介绍糖衣的混浆包衣方法;肠溶衣崩解或溶解的机制。2、片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方法和要求。第十五章胶剂【目的要求】1、掌握胶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熟悉胶剂原辅料的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1、概述胶剂
8、的含义、发展、特点与种类。2、胶剂的原辅料选择与处理。3、讲述胶剂的制法并举例。4、胶剂的质量要求。第十六章外用膏剂 软膏【目的要求】1、掌握软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备。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基质的种类和性质。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和一般制【教学内容】 1、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2、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软膏剂的制法及质量评定;3、软膏剂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膏药【目的要求】1、掌握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备。3、了解膏药的质量要求、基质的种类和性质。熟悉外
9、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膏剂的含义、特点和一般制【教学内容】1、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2、膏药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3、软膏剂的制法及质量评定;软膏剂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注意事项橡胶膏剂【目的要求】1、掌握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和一般 制备。3、了解橡胶膏剂的质量要求、基质的种类和性质。【教学内容】1、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2、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基质的种类、性质与选用;3、橡胶膏剂的制法及质
10、量评定;4、橡胶膏剂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注意事项第十七章栓剂【目的要求】1、掌握栓剂的含义、特点与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热熔法制备栓剂的 工艺过程、操作要点,置换值的含义。2、熟悉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栓剂的质量要求。【教学内容】1、栓剂的含义、种类、规格、作用特点;栓剂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栓 剂的发展及质量要求。2、栓剂的基质的要求、种类、性质与应用。3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设备,置换值的概念;双层栓剂与中空栓剂的制备。4、栓剂的质量评定项目与检查方法。第十八章气雾剂与气压剂【目的要求】1、掌握气雾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2、熟悉气雾剂的组成与制法;药物经肺吸收的
11、机制。3、了解其他气体药剂。【教学内容】1、讲述气雾剂的含义、特点、分类、经肺吸收机理,组成及制法。2、概述其他气体药剂第十九章其他剂型【目的要求】1、掌握丹药、膜剂、海绵剂的含义、特点及制法。2、熟悉纸型片、糕剂、熨剂的含义、特点及一般制法。3、了解锭剂、钉剂、线剂、条剂、灸剂、棒剂、离子透入剂、引赤发泡剂的含义、 特点及一般制法。【教学内容】1、丹药:讲述丹药的含义、特点及制法。2、膜剂:讲述膜剂的含义、特点与种类;砂辅料的要求与准备;制法、举例与质量 评定。3、海绵剂:讲述海绵剂的含义、特点、应用、质量要求、制法与举例。4、纸型片:介绍纸型片的含义、特点、一般制法与举例。5、锭剂与糕剂:
12、介绍其含义、特点、一般制法与举例。6、钉剂、线剂与条剂:介绍其含义、特点、一般制法与举例。7、灸剂、熨剂与棒剂:介绍其含义、特点、一般制法与举例。8、其他:介绍离子透入剂、沐浴剂、引赤发泡剂。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微型胶囊、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速效制剂的含义、作用特点、基本制法与 应用价值。2、熟悉脂质体、磁性制剂、膜控制剂、胃驻留控释制剂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制 法与应用价值。3、了解本章其他新剂型、新技术的概念与特点。【教学内容】1、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简况、特点等。2、缓释制剂的含义、类型与制法;控释制剂的概念、基础理论、口服渗透泵式控释 制剂、膜控制剂及胃驻留控释制剂
13、等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制法和应用价值。3、固体分散体的类型、制法;微型灌肠剂及其他速效制剂的概念、制法与应用价 值。4、靶向给药体系:讲述脂质体、磁性制剂、毫微胶囊等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制 法及应用价值;靶向给药乳剂的作用机制。5、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制法。6、环糊精包合物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制法及应用价值。7、微型胶囊的含义、特点、制法与质量评定;微型包囊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目的要求】1、熟悉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及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常用的稳定化措施。2、了解研究药剂稳定性的意义;包装材料与药剂稳定性的关系。【教学内容】1、药剂稳定性的重
14、要性;常见不稳定的表现。2、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浓度、温度、pH值、从分、光线对反应速度的影 响;介绍附加剂、离子强度及辐射的影响。3、影响药剂稳定性的因素与稳定化方法(延缓水解方法,防止氧化方法,改进制剂 工艺)。4、稳定性的考察方法(比较实验法、留样观察法、化学动力法、台阶变温法、经验 法等),以及稳定性试验注意事项。5、中药固体制剂的不稳定性原因及预防措施。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研究的基本内容,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和研究的基本内容,生物利用度的含义及测定方法,溶出度测定的意义及方法。2、熟悉影响制剂疗效的剂型因素,药物动
15、力学参数的意义和求算,药物动力学和生 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3、了解影响制剂疗效的生物因素。【教学内容】1、概述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含义、研究内容、研究概况。2、药物的体内过程。3、影响制剂疗效的因素。4、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模型介绍。5、生物利用度的含义及研究方法,溶出度测定的意义及方法。【教学方法建议】【学生学习要求】【考核方式】闭卷/【成绩计算】1、成绩评定总则: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期 末考试成绩占70%60%。总成绩满分100分,60分即获得该课程学分。2、成绩记载:平时成绩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测验、作业、读书报告、实验报告、 课程实训总结、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药剂学 中药 药剂学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