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内容分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 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 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 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 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理解诗人描绘的意境,让学生明白想要看到美丽的风景就 要登高远
2、望,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1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2 .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反思1 .在教学古诗时,我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课文插图能够帮助 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的时候,也运用板画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这 句诗的意思和诗中的景物。2 .在教学“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 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
3、们用一些词来形 容黄河。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在学生 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 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的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3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是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要阐明的道理。体 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 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 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 得更大的进步,还
4、要不断努力。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依、尽”等5个生字,会写“依、尽”等4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诵和背诵古诗。通过朗读和背诵,理解诗人描绘的意境, 让学生明白想要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图画导入,了解诗题。1 .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画画,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请大家由近及远仔 细观察。(课件出示登鹳雀楼课文插图)2 .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3 .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一天傍晚,他来到黄河岸边, 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 流向
5、大海。诗人觉得,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 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同学们,你 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看到远处的风景吗?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 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叫鹳雀楼。(课件:鹳雀楼的相关资料)4 .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 吗?那我站在楼的第一层,行吗?学生(齐):不行,要登到最顶层!教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的顶层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学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5 .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 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
6、叫:登鹳雀楼。(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小学生喜欢图画和听故事的特点,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 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蕴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诗人、诗意, 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二、朗读古诗,感知节奏。L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 读几遍。2 .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诗,标出诗的节奏和重音。(课件出示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4 . 一起来读。教师引读,师生轮
7、流读,学生模仿教师读,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直至读准诗句的节奏和停顿。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直至读准诗句的节奏 和停顿,为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理解诗句奠定基础。三、巧借生字,想象画面。L诗的前两句是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鼓励学生从说单个事物向说整个画面发展。3 .巧借生字,指导学生将画面想丰富,想生动。(1)人穿的衣服和人是贴在一起的。(课件出示“依字字源识字)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你看,他们 挨得多紧啊!(依靠、依偎)太阳是怎样依着群山慢慢下沉的?设计意图:小学
8、课本中所涉及的汉字绝大部分为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就掌 握了学习汉字的主动权。学习形声字重点是把握好形旁,如果理解了常见形旁, 就能自主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功效。(2)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尽)“尽”就是消失、完的意思。那谁能把这种景象完整地说出来?(傍晚的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3)你想象中的黄河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黄河图片)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 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壮阔、雄浑)(4)两行诗连起来读画面会更美!现在老师想和大家合作读这抬头、低头满眼 都是自然之美的优美诗句!男女生能合作读吗?U!、反复诵读,理解诗理。L诗的后两句是王
9、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想,他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2 .结合古文字,学习理解“欲”。(课件出示“欲”字形演变)在诵读中,自然理解“千里目、更”,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读。3 .“欲穷千里目”中“穷”是什么意思?看完、看尽。“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 远的地方。“目”就是一一(生:眼睛,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4 .生边做动作,老师边问。你看到更远的地方了吗?怎样才能看得更远呢?5 .是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呀!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知道了:(课件)只有站得,才能看得 O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悟再读读这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对 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
10、和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 诗的情感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6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运用融情于景,寓理于事的手法,以观景来告诉我 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五、感情朗读,配乐诵读。1 .教师范读,学生诵读。2 .创设情境,练习吟唱。3 .集体带动作吟唱。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诗中的意境浸透学生的心 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六、表达训练,拓展运用。创设三个背诵古诗的情境(登鹳雀楼、被评为三好学生、爬泰山),让学生 自然地背诵,快乐地背诵。示例1:当你被评为三好学生,为了不让你骄傲,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可 以对你说:“欲穷千里目,更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小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