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教案新人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教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1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 4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 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故事表现 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应对故事的结局,有助于学生图文对 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掌声一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 事中的英子受到鼓励而变得阳光自信,表现了鼓励和关爱的掌声蕴含的强大的力量。课文插 图表现的是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讲故事的情形,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体会同学之间互
2、相鼓励、互相关爱的情感。灰雀一文通过一个温暖的故事表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 孩的尊重与呵护,以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课文插图上三只灰雀在枝头扑棱着翅膀,显得自 由、欢乐,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了解灰雀的样子,感受灰雀的可爱。手术台就是阵地 讲述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 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课文配有白求恩大夫聚精会神地给伤员做手术的照 片,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品质。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篇章页上呈现了诗一般的人文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
3、我们希望和力量。” 配合手拉手的插图,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2 .单元重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套教材从二年 级开始安排学习默读,要求学生在读书中尝试着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更高的要 求,即带着问题默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 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掌声一文的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了 解英子前后的变化,思考英子前后变化的原因;灰雀一文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探究人物对话背后丰富的内心活动;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语文 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和总结默读的
4、基本方法。(2)学习书面表达,学写简单的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 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的过程, 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真实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学情分析】随着语文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默读能力却不尽人 意。目前有的课堂上虽然经常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学生静悄悄地读书、思 考,以至于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会默读文章。学生升入三年级后,要进行有目的、有计 划的默读训练,重视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把事4,练一练:你最喜欢什么人?认真观
5、察后写一写,注意试着运用其他人的表 现,衬托这个人的特点。六、课堂小结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它以精练 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 文眼,凸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 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学习古文的方法。(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七、主题延伸1.延伸交流:司马光热心助人得到世人传颂,我也要夸夸身边的热心人。例文:二年级的时候,我去上卫生间,一不小心摔倒了,我的头磕破了,流 了很多血,钻心似的疼。回到教室,老师给我涂药,同学们都非常着急和关切, 我的心顿时觉得非常温暖。我永远忘不了老师
6、的心疼和同学们的关爱。爱不仅要 享受,还要付出,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爱传递给更多人。八、推荐阅读。本课推荐阅读司马光勤学孔融让梨(一)阅读司马光勤学思考:1 .怎样读出语句间的停顿?2 .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光勤奋好学?(二)阅读孔融让梨思考:孔融是怎样分梨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设计意图:随着有效教学框架的不断深入,课外拓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它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一举两得。】九、当堂检测(选做)(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十、课后作业(选做)1 .推荐阅读司马光勤学孔融让梨。2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
7、升”板块的习题。(15)(16)(17)(18)(19-21板书设计原因:戏登跌 经过持击没沉着冷静-破迸 破瓮救人结果:活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到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学习基础, 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而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范读引路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让他们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在充分读的 基础上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如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
8、多读等,鼓励学生通过 小组讨论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足之处:拓展训练不到位。例如,可以在学文后引导学生交流“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 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激发孩子大胆想象,想出更多的救孩子的方法,并就此引 导到生活中的困难,教育孩子们像司马光一样,做聪明的孩子。情写完整、写真实。【教法建议】1 .要重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因为默读没有语音刺激,学生容易分心,所以在 默读训练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可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地默读,能充分调动心 智机能,提高默读质量和默读的效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2 .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司马光一课可引
9、导学生通过与现代文比较, 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声一课可通过比较,了解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灰 雀一课则可通过比较发现,同样是喜爱灰雀,列宁和小男孩有不同的喜爱方式,彰显了不 同的人物特点。3 .本单元的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 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追求对课文内 容的深人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课文2-3221口语交际请教1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2合计12-1324司马光(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
10、.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5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必备品格【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关键能力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
11、组成的词语。(重点)2 .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2)展示图片(一):你知道这是谁吗?展示图片(二):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故事?(古时候,有个孩子叫 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 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 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 了
12、,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生动有趣的故事,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这一设计,旨在拉近 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提示:其实,上面的故事是从文言文译来的,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的文章 有很大的区别。文言文代表着短小精悍的语言问世了,现代文代表着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诞 生了,他们之间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各自的短板: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而现代文刚好相反,长篇大论的写一篇作文, 文言文用不多的字数就可以描述出作者所写的内容。比如题西林壁,这七言绝句 写出了一个动人的诗,画出了一幅逼真的山景画。但是,翻译成现代文,就比较 多,像一篇小日记。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
13、,那几行话,就可以抒发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就能 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而现代文就没有这个特殊的功能,无论怎样写,总要有几 百字,才可以将文章写的细致。这就是文言文的好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代文也有自己的闪光点,那就是一听就懂,而文言 文不好懂。文言文中的奥秘似乎深不可测,但是经典短小,现代文中的语言优美 通顺,但没有概括的能力。导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24司马光) 学生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司”,读准平舌音。)教师解题:本文节选自司马光传。司马光传出自宋史,宋史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 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
14、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 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二、介绍人物(5)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 夏县流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 号迂叟,世称流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三、初读感知(6)1 .教师导语: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使用过程中,有传承,有变革,有 创新,有些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比如“去”,古义是离开。例句:“众皆弃 去”(司马光)“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现在的意思 是:到去。又如“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 单元 24 司马 教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