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1 .春秋后期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若大国之攻小国也, 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思想家 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2 .他认为音乐的本质是表现“民之常性”,故他的音乐美学观点表现为“法天贵真”。法 天贵真的音乐就是合乎人的自然情性、自由抒发人的情性的音乐。这一思想曾极大地影 响了嵇康、李贽。材料中的“他”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3 .战国时期的“土“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 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
2、会发展的需要B.个人发展的需要 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4 .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 中礼器近600件。墓葬出土的编钟及其铭文反映了铭文:伯括殳命.C巾禹之绪,有此南源。余文 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以长辞夏。 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 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 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更”的功业。A.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B.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C.分封制推动了西周礼乐制度的传播 D.开始出现民族交流融合局面5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下列有关道家思想的表
3、述正确的是A.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B.提倡节俭,主张“兼爱”C.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6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还要培养成“君子以下各项属于孔子培养“君子”目标的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将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A.B.C.D.7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 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 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策略。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A.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历史先河B.促进教育体
4、系的日益成熟C.体现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8 .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 是A.关注伦理B.注重修养C.忽视道德D.强调等级9 .春秋时期北方的铜镜传至楚国,到战国时期楚国的铜镜后来居上,传播广远,甚至 在阿尔泰山西麓的古代遗址中发现了堪称标准的楚式四山镜。材料表明()A.华夏观念认同B.青铜冶炼发达C.文化相互交流D.丝绸之路贯通10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A.韩非子 B.李斯C.荀子D.孟子11 .下表是有关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西汉司马迁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改革开放前某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同步 练习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8592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