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18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18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怀疑与学问课题怀疑与学问备课组长签字第课时教研组长签字教案数量托克逊县第一中学主备教师:张宝兰二次备课教师:授课时间:集体备课人员名单:周军,王萍,杨大美 张宝兰备课时间: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知识与能力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 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3.学习本文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 法。对于本文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 交流,
2、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安排课前预习 和导入新 课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 生的怀疑精神。2 .认识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时二次备课 一第一课时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 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 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
3、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 有的放纸莺,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 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 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 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 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 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 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一一怀疑与学 问。1、作者简介2、议论文回顾3、背景学生展示(检测)顾颉刚(18931980. 12. 25
4、)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 郑樵传等。二、议论文知识回顾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背景资料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 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 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 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 在书上,书端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四、 字音认读 顾颉刚(xie ) 虚妄(wang ) 盲从(mdng)程颐(yi )腐草为萤(ying ) 流俗(su) 塾师(shu )停滞(zhi )五、词语释义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或站不住脚,比喻事物 的荒谬。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启迪:导、
5、启发。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学生互学“怀疑与学问”是这篇文章的论题,全文就是围绕这个论题展 开议论,阐明了 “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 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 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 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时候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 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和创造有 什么关系了,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L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提出来的。2.
6、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 点?这句话在文中还有何作用?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 系?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证明分论点:1.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 么?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1段是一句引 用:“学者先要会疑一一程颐”;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一一张载”这两 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同 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第二课
7、时课前预 习和导 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自主学习精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学生展 示(检 测)一、第1、2段。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 “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二如果用我们自己 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 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 强。)二、第3段。1、对这段文章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怎样理解?因果关系:因为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而事实和 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
8、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 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譬如国难危急的时 候),所以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 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 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2、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 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 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 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 如何对待这“
9、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 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 入了。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 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 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 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学生互 学,、第4段。1、第4段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 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 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10、。我们信它, 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 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 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 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 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2、本段的中心在哪层?为何?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层。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怀疑 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是举例说明在 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 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在
11、于攻 破一切虚妄的学说。本文是在提出总论点后设立分论点加以论 证,第3段以一个方面论证总论点,阐明为什么怀疑精神是做 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是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本段第三层 说的就是这个内容。二、第5段。1、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 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一、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 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 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 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 漏掉了,将是缺陷。二、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 弃“非”,攻破“一
12、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 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 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本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 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 种论证方法。三、第6段。1、本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本段包含四层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 论点一一“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 点。先从反面阐明:“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
13、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再从正面阐明:“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水有问题, 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 来。”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 生”)举实例论证论点。这一层分两小层:第一小层是“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 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向 塾师发问的事例为证;第二小层概括指出“一切学问家,不但 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干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 的学说”。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总结,照应论 点。先从正面作结:“古往今
14、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 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 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 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文章中的第六段1、(2) (3) (4) (5)四句同第(1)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四句中,又可分哪几个小层次?第(2) (3) (4) (5)四句是用道理去论证第(1)句提出的论点。第(2) (3)是第一层: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 治学。第(4) (5)是第二层: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 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2、第(6)、(7)、(8)三句同第(1)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三 句中,
15、又可分为哪几个小层次?课堂基础巩固检测(6)第(7) (8)三句是用事例去论证第(1)句提出的论点。 第(6)句是第一层:提出一个小论点。第(7) (8)句是第二层:用大学问家戴震的事例来证明第(6) 句的小论点和第(1)句的全段论点。3、第(9)句“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句 中的冒号为什么不宜改为句号?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 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 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句中的冒号表示后面的一句是前几句的总括。所以不能改为句号。4、第(10)、(11)两句是分别从什么方面论述的?第(11)句 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第(10)句从正面论述,第(11)句从反面论述。(11)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学 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 置后就讲不通了。作业布置写作练习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_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板书设计1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主要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教后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