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史学视野【主题1】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材料在夏之前的原始社会,就已有选拔人才的记载。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卿世禄制。官职主要在贵族家族内部继承,且世代相袭,春秋时 期,各国君主虽重视贤才,且有尚贤主张,却未形成选贤制度,选官制度的主体依然是世 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改革,世卿世禄制逐渐走向没落,以军功爵制代替了 世卿世禄制。秦汉时期,察举是由各级地方官吏察访人才、举荐朝廷,并对被举者采用“策问”或 辅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的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分为特举和岁举两类。特举科目有 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岁举科目有秀才、孝廉等。东汉时期左雄改制,察举制经历了
2、“只举不试”到“先举后试” “所举皆试”的演变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曹丕代汉后,接受陈群的建议,带有 妥协色彩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诞生。基本内容:第一,“各州郡皆置中正官” “各州设 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第二,中正的主要任务是品第人才,评价人才,评价必须要有 书面的正式材料,包括家世、品、状。家世又称“薄阀”,指被评者族望与父祖官爵。状, 指行状,对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品,指品第,中正官根据家世,才德对被评者作 出总的品第评语,品总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九等可分为二类:上品与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二品实为最
3、高品;第三, 品级与官位必须一致,官位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摘编自王中男考试之举荐制度:历史视角的检视,教育参考,2015年第 1期。【解读】一、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基本经历了世卿世禄制一一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一 一科举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世袭为特征,严格来讲先秦以来的世卿世禄制,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选拔;第二个阶段以乡举里选为基础,呈现评判标准主观性强,被评入仕者被 动参与,易被地方势力操控等特点,察举制作为封建国家系统性官员选拔制度的开端,本 身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破除了世袭制的阶层固化,打开了入仕的通道,较之世袭制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用人的公正公平,但其特点也决定了其衰落,固然九品中正制
4、有所发展, 也不能避免沦为世家大族掌控的命运;第三个阶段以考试为基础,将九品中正制以来的考 试前置,以文取土,评判标准更加客观,读书人自由投考,主动参与,官员选拔更加公平 公正,古代中国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但随着考试内容的逐渐变化,科举制最终走向僵 化。二、古代中国的选官标准基本经历了血缘一一家世、德、才一一考试成绩的变化过程。【主题2】三省六部制演变材料 唐高祖年间,就有三省长官集于门下省政事堂议事的传统。贞观年间,为保证 行政效率,政事堂集议制度正式确立。政事堂地位上升,逐渐演变为三省宰相商讨、决策 军国大事的最高国务会议。“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 会议决。
5、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评价目标:通过材料创设情境,认识均田制的理想化设计与实际实施情况不一致,能 够识别均田制。答案解析:本题选Do材料中信息“问其受田,丁三十亩”,而均田制规定受田100 亩。实际上因为人多地少、人口不断增长等客观原因,均田制并未能达到人人受田100亩 的理想状态,各地落实均田制呈现差异。4.(水平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隋朝以来至清末1905年,选官制度为科举制,主要特征是进行统一书面考试, 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隋唐至明清,科举制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 隋唐至王安石变法前,考试内容比较多样,包括诗
6、、赋、策、经甚至算、地理、法律等。 从王安石变法至明中期,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到了明清,对经义的解读发展到极致,最 终发展成为八股文,科举制从宋以来以经义为主要选仕依据,使得科举走上了空谈、学究的歧路,到了明清,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 院试通过者为秀才, 三人,赐进士及第,更是成为限制士子思想的牢笼和藩篱。明清之际,科举制度基本定型, 不再是唐宋的每年一次。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过者为举人,会试通过者为贡生,殿试通过者分为三甲,一甲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摘编自许为“以名入仕”与“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 举制为中心,领导科学,
7、2019年9月(下)(1)根据材料归纳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科举制的影响。(10分)评价目标: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术语归纳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答案解析:(1)材料中有明显的时间界限“隋唐至王安石变法前”“从王安石变法至 明中期”“到了明清”,归纳科举考试内容变化分三个阶段,从“内容比较多样”到“主 要是经义”再到“八股文”。(2) “统一书面考试”可以得出“选拔官员更加公平公正”; “考试内容多样”可以得出“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八股文”可以得出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才”,根据所学,“扩大了官吏
8、来源”;“巩固了统 治基础”;“有利于重学氛围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等。参考答案:(1)隋唐至王安石变法,考试内容较为全面;到明中期,考试内容主要是 经义;明清以来,发展成八股文。(2)选拔官员更加公平公正;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官员 的素质;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才;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统治基础;有利 于重学氛围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5.(水平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时期的三 省六部制的发展阶段。秦统一后,建立了宫省制度,皇宫分成“前廷”“后宫“前后两个部分。前廷是百官朝拜 君主和议政的地方,所以又称“朝廷”
9、,这里设有一些为君主服务或佐助办理政务的机构和 人员,称之为中朝官等,在宫中的办公机构叫做寺或监。后宫是皇帝和后妃的生活区,亦 称为“禁中“、”省中”等。在省中为皇帝后妃服务的官员叫做省官、禁官等。皇宫外设有主 管国家各种事务的政务机构,因地处外廷,故称外廷官或朝官,三公及大部分诸卿都属于 朝官,有关宫廷内外界限的规定和出入宫省的制度,称为宫省制度。隋唐时期的“三省”, 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便是由秦汉时期的省官尚书、中书和侍中发展演变而来。依秦制,尚书不过是丞相所领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 沐、尚席、尚书)之一,其机构称作尚书署,地位低下,权力很小。后因少府掌管天
10、子衣 食经费,逐渐脱离丞相成为宫官重要成员,尚书作为省官可与皇帝朝夕相处。西汉以来, 汉承秦制,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皇权与相权矛盾比较大,到汉武帝时期,以侍 中、尚书、中常侍等文武官员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尚书由皇帝的生活秘书变为政务秘书。 汉成帝时,尚书署开始分曹办事;东汉尚书机构扩大并由禁内外迁至宫内中台,成为尚书 台。曹丕建魏后迁宫外皇城,尚书台正式取代三公府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南朝萧梁时, 尚书台改成尚书省,形成六曹、二仆射、一令的省曹体系,为隋唐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打 下了基础。中书原与尚书为同一职务,汉武帝喜游宴后庭,为了娱乐、理政两不误,“使宦者典 尚书事”,赐名中书谒者令
11、。由士人所担任的尚书不断外迁,由宦者担任的中书则留居后 宫。汉宣帝时,百官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汉成帝后罢宦者中书;曹 丕代汉后,改秘书监为中书省,设在宫中,“典尚书奏事”;两晋时期中书省权力渐重。秦时侍中原是丞相派到皇帝身边的联络员,后作为加官成为天子近臣;东汉侍中寺出 现,东汉末年宦官势力被除后,侍中寺由宫中迁入禁内,称作侍中省;曹丕侍中省渐与中 书省成分庭抗礼之势;西晋时,侍中已居显要地位;北朝时,门下侍中已被百官誉为“小 宰相” 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堪称结构完整、布局匀称、职责清晰的典范。摘编自黄开军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淄博师专学报,2015年第
12、 1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评价目标:能够根据不同来源的材料,组织运用相关术语,分析中央官制发展演变的 原因并能够作出评析,分析其特点。答案解析:材料中给出了秦朝的“宫省制度”,严格规定了禁中,宫内及宫外的界限 和出入规定,这就自然造成了皇帝身边官员的亲疏划分,同时联系所学,秦朝建立了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首创皇帝制度,君权至上又决定了与外朝官宰相之间的矛盾,为 了强化君主权力,皇帝不得不任用身边官职低的亲信来牵制相权,随着皇帝身边亲信机构 权力的扩大,又逐渐发展成为威胁皇权的中心,皇帝
13、又不得不想办法牵制削弱,分割相权 又势在必行。强化皇权成为了中央官制演变的核心动因。皇帝任用亲信形成新的决策核心 利多人分割行使同一职权成为加强君主专制的两大手段,也是中央官制演变的重要特点。参考答案:(1)秦朝宫省制度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统治者加强君主权力的需要,提高 行政效率,维护统治,各朝各代制度调整,隋唐时期对以前制度的继承及创新。(2)以加 强君主权力为中心,以任用身边职位低亲信和多人分割职权为主要方式,君主专制越来越 强化,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专制达到顶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政事堂盖印的诏书用斜封方式封装,用墨 笔书写敕字,称为“斜封墨敕”。开元十一年中书令
14、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 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中书门下体制由此确立,虽然在以后很长 一段时间内,三省“中书草拟诏令,门下审议封驳,尚书执行”的运行模式继续保留。但 到唐中期,中书舍人撰写诏令的职能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门下省给事中封驳制度日益废 弛。尚书省也由唐初的行政中枢逐渐沦为无关紧要的闲散部门“唯礼部、兵部、度支职务 尚存,颇同往昔;余曹空闲,案犊全稀,一饭而归,竟日无事”。摘编自贾星关于三省六部制”教学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 年第1期【解读】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并没有因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建立而消失,经过各朝 的演变,隋唐时期理顺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
15、的关系,三公归于虚职,九卿归于九寺五监, 尚书六部对口指导,成为事务性机构。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和完善是在秦汉以来中央官制 动态发展损益演变的一个历史结果,其基本要素在之前已经酝酿,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 建立既是对以往中央官制演变的继承,更是中央官制的创新,意味着古代中国官僚体系的 成熟。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也不是静态的,从三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到政事堂合署办 公再到中书门下集决策与行政于一体,呈现一体化趋势。三省六部制实行集体宰相制,削 弱了相权,同时中书草拟诏令,门下审议封驳,尚书执行的运行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 策失误,但对皇权的限制取决于皇帝个人的性格和修养。二、课标解读【内容要求】通过
16、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 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按照课标的内容要求,需要达到“认识”的程度,可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1 .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 法;重点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2 .认识制度的变化:一是选官制度的变化,重点是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 表现、特征等;二是中央官制的变化,重点是分析三省六部制到中书门下体制转变的过程 及趋势;三是赋税制度的变化,重点是两税法实施的背景,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征税方式、 征税对象的变化;3 .认识制度创新的影响和意义:科举制可从国家(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7、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社会(促成重学重读书风尚形成,促进 社会阶层流动)、个人(为中下层读书人提供跻身上层的机会)、后世(文官考试制度) 等角度;三省六部制可从削弱相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规范皇帝 的行为等角度;两税法可从简化税目、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角 度。4 .认识制度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前言以孟郊诗作登科后导入,描述他考中进士后的春风得意;并 配一幅插图唐三彩文官俑,可见科举制对唐代的影响深远。教材第一子目“选官制度”,正文第一段介绍了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
18、、内容、 选官标准变化、及衰落,“历史纵横”补充了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原因及进步意义。教材对的形成、唐朝不 补充了科举制影 很难认识科举制 很难全面理解科九品中正制的介绍除粗略外基本“五脏俱全”;第二段介绍了 “科举制” 同时期科举的完善措施;第三段介绍了 “科举制”的影响,“学思之窗” 响的史料。线条较为粗略,若是不把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相对比, 的进步之处,若是不关注科举制后来历代的演变,不把握科举制的全貌, 举制的影响。教材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介绍了从三省制到三省六部制,以及运作程序,提到 了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直接得出了 “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个需要补充史料来印 证。教材第三
19、子目“赋税制度”,介绍了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以及两税法的 影响,“史料阅读”补充了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探究与拓展”用两则材料谈两税法利弊 的认识。均没有处理同“均田制”的关系,需要补充材料解决。四、学情分析1 .时空繁杂,从分裂走向统一,政权更迭变换,多政权并立,空间变化转换多。2 .历史概念掌握理解难度较大,科举制本身跨度大,内容多,需要梳理,与之关联的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概念也很复杂,需要补充材料,梳理难度大,中央官制与赋税制度同 理。3 .内容延展面广,牵涉太多,要理清制度的变化,实非易事,教材所托不多,补充材 料的量不少,且文言史料偏多。五、教学目标1 .通过自读教材,查阅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隋唐 制度 变化 创新 教学 设计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86011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