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隧道工程通病防治(一)边、仰坡防护不及时、不到位1 .表现形式:边、仰坡在施工或营运过程中发生坍塌。2 .原因分析:(1)防护工程施做不及时、不到位或措施不当。(2)边、仰坡排水设施缺失或措施不当。3 .防治措施:(1)边、仰坡防护工程应紧随开挖实施,防护措施及范围应符 合现场实际。(2)洞口开挖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排水设施。(二)明洞衬砌开裂.表现形式:拱部、边墙、基础开裂。1 .原因分析:(1)明洞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或地基承载力不均时,沉降缝 设置不合理。(2)明洞地基超挖后,未按要求进行处理。(3)明洞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基底虚渣、积水、杂物等未清理 干净。(
2、4)衬砌未达到设计强度即进行回填或回填不规范。(5)拆模时间过早。2 .防治措施: 土。(2)钢筋定位不准;内层钢筋置于衬砌截面中间,保护层厚度 远远大于设计值;内外层钢筋间距远远小于设计尺寸,甚至并在一起;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拆模后露筋。(3)钢筋间距稀密不定,纵向间距大于设计值。(4)钢筋搭接位置不满足规范要求。(5)纵向分布筋或箍筋间距过大,甚至不设。3 .原因分析:(1)偷工减料。(2)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采用钢筋定位措施,钢筋在自重作用 下发生变形,导致偏。(3)内外层钢筋之间缺少定位筋,导致内外层钢筋间距过小或 并在一起。(4)未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5)仰拱预留钢筋位置偏差较大时
3、,没有及时纠偏或重新植筋。(6)对钢筋绑扎、焊接质量未进行检查与调整。2.防治措施:(1)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采取钢筋定位措施。(2)仰拱预留钢筋偏位时,应按设计位置重新植筋。(3)应在内层钢筋外侧绑扎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4)钢筋安装间距应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主筋间距允许偏差 10mm,两层钢筋间距允许偏差5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士20mm。(5)相邻主筋搭接位置错开距离应不小于1m;同一受力钢筋的 两处搭接距离应不小于1.5m;搭接焊接时,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 求,钢筋搭接可采用机械连接。(6)加强过程监管及工后检测,杜绝偷工减料行为。(十三)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不密贴或存在空
4、洞.表现形式: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不密贴或存在空洞。1 .原因分析:(1)浇筑工艺不正确,无法准确判别拱顶混凝土的饱满程度。(2)防水层松弛度过小产生紧绷,造成防水层后空洞。(3)混凝土胶骨比过大,干缩造成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不密 贴。2 .防治措施:(1)浇筑拱顶混凝土前,宜在衬砌台车顶部预留观察管,并使 其紧贴防水层,当在充分振捣后观察管内持续流出混凝土浆液时,说 明该段混凝土已浇筑饱满。(2)浇筑拱顶混凝土时,应按隧道纵坡由低向高顺序推进。(3)对拱顶混凝土不密贴现象,可利用观察管进行充填注浆, 注浆宜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注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 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压力控制在
5、0. IMPa以内。但在衬砌混凝土厚度 不足时,不应采用注浆方式补足。(4)及时对二次衬砌质量进行检测,发现空洞时,应根据空洞 大小制订相应方案进行处理。(十四)预留预埋设施施工不规范.表现形式:(1)预留洞室偏位,内壁厚度不足或未一次浇筑成形。(2)预留洞室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预埋管线遗漏、偏位或堵塞。(3)预留管内未穿铁丝。3 .原因分析:(1)预留洞室开挖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2)预留洞室模板强度不够或模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3)预留洞室模板固定不牢,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移位、变形。(4)对预留预埋设施重视不够,管理疏漏。(5)预埋管线安装时,未采用有效定位与管口封堵措施。4 .防治措
6、施:(1)需扩大开挖的预留洞室应紧随正洞开挖。(2)预留洞室应与正洞衬砌一次同步完成。(3)预留洞室模板应定制成型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安装时应固 定牢固,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跑模、不移位。(4)加强预留预埋设施技术管理,做好技术交底与现场核查工 作。(5)预埋管内应预穿一根铁丝,并采取有效的管线定位与管口 封堵措施。(十五)仰拱开挖不规范.表现形式:一次性开挖距离过长,开挖深度不足,弧度不符合设计要求。1 .原因分析:(1)施工组织设计对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未作明确规定或规定 不合理。(2)对一次开挖长度过大可能引发隧道大变形或坍塌的严重后 果认识不清。(3)不熟悉设计图纸,对隧道仰拱的形式或
7、作用不清楚。(4)对仰拱开挖断面几何尺寸检查不严格。(5)偷工减料。2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初期支护应随开挖立即施 做,及时封闭围岩。(2)仰拱开挖完成后,应检查开挖断面几何尺寸,并做好记录。(十六)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浇筑不规范.表现形式:(1)仰拱或仰拱初期支护施工前,未清除基底虚渣和积水。(2)仰拱初期支护、仰拱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均采用同一 种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3)仰拱混凝土分幅浇筑。(4)在不设沉降缝位置,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横向施工缝处于同 一断面。(5)仰拱混凝土内掺填大量片石或洞渣。(6)仰拱填充为片石混凝土时,片石含量过高,片石规范不符 合规范要求,未
8、采用人工摆放片石。(7)仰拱混凝土浇筑不密实。(8)仰拱与边墙交接面不规范、不密实。1 .原因分析:(1)对仰拱衬砌在隧道围岩稳定、结构整体受力中发挥的重要 作用认识不清。(2)对仰拱初期支护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混淆仰拱衬砌和仰拱填充混凝土的作用。(3)对仰拱与填充混凝土分别浇筑、施工缝错位浇筑的要求不清楚。(4)只图施工方便,对仰拱半幅施工产生的纵向施工缝所造成 的危害重视不够。(5)对片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不清楚,对片石超量造成的危害 认识不足。(6)仰拱混凝土浇筑工艺不正确,在仰拱左右两侧没有采用关 模浇筑工艺,导致仰拱两侧隅角处混凝土不密实,与边墙的接触面不 规整、不成形。(7)过程监
9、管及工后质量检测不严格。3.防治措施:(1)仰拱或仰拱初期支护施工前,应消除基底虚渣、积水、杂 物等。(2)仰拱初期支护、仰拱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应分开施工。(3)除沉降缝位置外,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横向施工缝应错位50cm 以上。(4)仰拱应整幅一次浇筑成型。(5)仰拱混凝土严禁掺填洞渣和片石;仰拱填充为片石混凝土 时,应严格按片石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施工。(6)仰拱混凝土浇筑时,两隅部位应采用定型模板,保证混凝 土成形规整、密实。(7)加强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施工过程监管和工后质量检测。(十七)仰拱钢筋加工、安装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钢筋弧度不符合要求,特别是两隅部位呈直角弯折状;预留钢筋 严重偏
10、位;地层钢筋无支垫措施。1 .原因分析:(1)不熟悉设计图纸,对仰拱钢筋正确的加工和安装要求不清 楚。(2)无钢筋预制定型设备,未在场外加工,现场人工弯折难以 达到设计要求。(3)无钢筋定位措施。(4)对钢筋安装质量检查验收不严格。3.防治措施:(1)掌握仰拱钢筋正确安装方法。(2)钢筋制作应按照施工标准化要求,严格采用工厂化集中加 工。(3)底层钢筋应采用混凝土垫块支垫,上层钢筋安装前,应先 布设层距定位骨架。(4)加强钢筋安装绑扎质量验收工作。(十八)防水层铺挂不规范1.表现形式:(1)随意采用钢筋或射钉刺穿防水板进行铺挂,防水板补丁过 多。(2)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够,或搭接不平顺,焊缝不严
11、密。(3)防水层未嵌入设备洞室铺设。(4)钢筋焊接时烧坏防水板。(5)防水板背后未铺设无纺布。(6)防水板背后处理欠挖后没有复喷、没有切除露头锚杆。(7)防水板铺挂松弛度过大或过小。2 .原因分析:(1)对防水层铺挂质量不佳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认识不足。(2)对防水层的正确铺挂工艺不清楚。(3)偷工减料。3 .防治措施:(1)防水板尽可能采用无钉方式进行铺挂。防水层固定点间距 应满足如下要求:拱顶不大于0.8m,边墙部位不大于1.2m(2)严格按规范要求铺挂防水层,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小于lOcmo 采用机械双缝焊接;防水层在铺挂过程中出现破损时,应及时修补。(3)在焊接钢筋时,应在防水层侧加设隔板
12、,防止烧伤防水层。(4)铺挂防水层前,应对铺挂岩面进行修补,确保大面平顺, 并及时切除裸露的钢筋头。(5)应根据初期支护表面平整情况,合理选取防水层松铺系数。(6)加强防水层铺挂质量检查。(十九)纵向排水管安设不规范.表现形式:纵向排水盲管未用防水层反卷包裹,混凝土浇筑时堵塞排水盲管; 纵向排水盲管与环向盲管、横向导水管未采用三通连接,排水效果不 好;安设位置不正确。1 .原因分析:(1)预留包裹纵向排水管的防水层长度不足。(2)安装排水管时,未采取有效定位和连接措施。(3)开挖未预留纵向排水管的安装位置,安装时侵占二次衬砌空间。(4)纵向排水管安装高程控制不严。(5)对排水管安设质量检查验收
13、不严格。2 .防治措施:(1)开挖时应留足纵向排水管的安设空间。(2)严格控制纵向排水管的安装高程。(3)铺设防水层时,应预留足够包裹纵向排水盲管的长度,安 装纵向排水盲管时,应采用预留防水层对其反卷包裹,防止混凝土堵 塞。(4)纵向排水管应与环向盲管、横向导水管采用三通管连接, 接头部位应采用无纺布包裹严密。(5)应及时检查纵向排水管的安装质量。(二十)止水带安装方式不正确.表现形式:(1)中埋式止水带安装方式不对、位置不准确。(2)背贴式止水带反向安装。1 .原因分析:(1)中埋式止水带安装工艺不正确,辅助措施不当。(2)不清楚背贴式止水带的正确安装方向。2 .防治措施:(1)中埋式止水带
14、应采用钢筋卡固定在挡头模上,钢筋卡的间 距与强度应能确保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2)背贴式止水带应正确安装。(二十一)路面基底处理不当.表现形式:路面出现渗水、沉陷、开裂等。1 .原因分析:(1)仰拱及仰拱填充质量较差,无仰拱地段超挖回填不规范。(2)路面基层、整平层的厚度、强度不足或均匀性差。(3)路面结构层下排水不畅。3.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仰拱及仰拱填充质量,无仰拱地段出现超挖时, 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2)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做路面基层和整平层,确保其 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3)认真布设路面下排水盲管,富水地段应加密布设。(4)在路面铺筑过程中,应采取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