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标:1 .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及文体特点。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第1段。 教学重点: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及文体特点。教学难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第1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课题。提问:归园田居的诗眼是什么?李白诗歌名句:天生我材必 长风破浪会有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 仰天大笑出门去, 抽刀断水水更流,有用,千金 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辈岂是蓬蒿人。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南陵别儿童入京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板书课3 .解题:吟:古体诗的一种。与“歌行弓1同属乐府诗的范畴。内容多有悲
2、愁愤慨之 意,形式上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如琵琶行、长恨歌、 游子吟、李凭箜篌引等。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本诗作为古体诗,以七言为主, 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 化。留别:表明创作动机。本诗又名别东鲁诸公,然全诗并无明显的惜别之情, 实为借题发挥。梦游天姥:天姥山写作对象,梦游表明本诗内容为虚构。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 .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及文体特点。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第1段。三、阅读教材,整体感知(3分钟)朗读诗歌,思考:你在诗中读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四、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
3、(8分钟)L自主阅读导学案“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部分,圈点勾画,完成下列各 题。(1)李白(701-762),字,号 o上元三年(762),李白病重,赋临终歌后与世长辞。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和浪漫精神的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O他的诗诗风,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并构成了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其主要作品有等。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 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 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
4、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 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 安住了一年多,在天宝三年(744年)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 从此完全破灭。李白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 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 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 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 作,诗歌还有一个标题梦游天姥别东鲁诸公。(2)朗读诗歌,读准
5、字音、理解词意。瀛洲、天姥、物溪、原水、屐、熊咆龙吟殷岩泉、澹澹、石扉、匍然惟觉时之枕席魂悸(3)朗读诗歌,划分节奏。(二)(8分钟)诵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第1段。五、展示交流,精讲点拨一(1)太白、青莲居士 “诗仙”“李杜”雄奇豪放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 布侠客行(2)朗读诗歌,读准字音、理解词意。瀛洲、天姥、刿溪、深水、屐、熊咆龙吟殷岩泉、澹澹、石扉、匍然、惟觉时之 枕席魂悸(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6、,送我/至劄溪。谢公宿外/ 今尚在,原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 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 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旬 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 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帆惊起/ 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 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 航海的人
7、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 天姥山在云霞忽明忽暗时也许可以看到。天姥山直插云霄遮住天空,山势高过五 岳,遮掩赤城。那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面对着(天姥)这座山,就好像要拜 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六、课堂小结,构建体系。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明确了李白诗作的特点, 并且能够借助工具翻译第一段,掌握了信、或、拔等重点实词的含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文化常识:五岳、越人- 重点实词:信,或,拔,倾 七、整理知识,理解记忆。背诵第一段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句子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
8、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2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第2、3段。教学重难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第2、3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提问:重点实词:信、拔的含义。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下天姥山,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李白梦见了什么?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第2、3段。三、(略)四、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8分钟)诵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第2段。(二)(8分钟)诵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第3段。五、展示交流,精讲点拨一谢灵运住宿过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 叫声。脚上穿着谢当年登山穿的木屐,亲自登上直上云霄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教案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