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孔子拜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拜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课题17、孔子拜师教 学 目 标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 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难 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准备板书课题、课件、光盘(打开)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 )课时教 学 过 程一、导入1、单元主题导入。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五组的课文,齐读P6
2、6,说说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板书:五、中华传统 文化)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首先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一一孔子(出示孔子画像)。*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个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板书:孔子)*3、学生结合P69资料袋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师出示课件,相机补充。)*(选用:可补充介绍“古人的名、字与号”。*)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请大家打开书本67页,齐读课题。(板书课题)*5、解题。读完题目之后,你知道了什么?(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三点:)(1)、课文看可能讲的是孔子拜师的事。(2)拜:解释一:一种表示敬意的
3、礼节,如“叩拜”解释二:结成某种关系,如“拜师”。*拜师:认老师,认师傅。*(3)、那在这里,“师”指的是谁?(老子)*6、介绍老子。(板书:老子)(课件出)*正因为老子是位那么了不起的人,所以孔子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文化知识。两位伟大的古人,他们第一次相遇 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听课文朗读,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中故事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所帮助。)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听课文朗读,留意生字的读音,看是否和自己预习时读的一样。(播放光盘。*)2、生字指导:(1)、课件出示,火车式轮读,正音。*(2)、由学生自己说
4、说哪些字的读音和写法要注意的,师相机加入以下内容:“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里面不是“卯”或“印“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授”:右边是“受”,不是“爱(3)、理解词语的意思:由学生问,又由另一个学生帮解,学生无法解释的由老师解。3、齐读课文,正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汇报。*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 阳拜师一认真求学一受到人们的敬重,并在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师相机板书:拜师) 三、作业。1、抄写生字。板书:17、孔子拜师拜师孔子老子第二课时准备:板书课题、
5、课件一、复习过渡。1、齐读生字词。*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板书上节课的内容).17、拜师孔子老子二、研读课文,感悟品行。1、过渡: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资料介绍,我们知道孔子和老子都 是很有学问的人,对于这两位大思想家,(出示*)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引导学生 划出文中最后这句话。)那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悟他们的品行。(设计意图:用课文最后一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来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分两条 线来感悟两位大思想家的品行。)2、感悟孔子的为人。一个人
6、的品行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自主阅读,用“一一”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孔 子是个怎样的人。*学生默读后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超极链接应幻灯片,并相应板书)句一:“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抓住“远近闻名、渊博(知识多而广。)”,来感受孔子“谦 虚好学”的品质。(板:谦虚好学)句二:“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1)、出示地图,让学生感受一下曲阜和洛阳的距离之远。*(2)、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样想的呢? *
7、(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直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渴了,他;饿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几乎分不清黑夜。) (3)、所以文中用了几个词概括孔子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板:不畏艰辛)相距上千里:距离之远。好几个月:时间之长。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突出路途的艰辛。)(4)、下文还有一个词,生动描写出了孔子拜师路途的劳累一一风尘仆仆(旅途劳累的神色)(5)过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 拜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