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标签/分类:银行工作同艮行眄近年来商业银行依托强大的计算机数据网络系统,实现了银行业务处理电 子化。会计电子化在银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操作方式,商业银 行业务操作由复核柜员制向综合柜员制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水平。 同时,由于综合柜员制业务综合程度还不高,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给商业银行 电子化会计核算管理也带来了新的操作风险。一、综合柜员制的实施情况目前商业银行实行的综合柜员制有其自身特点。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量、客 户群体的实际屑况,将业务分为现金区和非现金区;柜员设置也根据业务的性质,设 为单项柜员、多项柜员和综合柜员三种柜员模式。实际上各
2、家银行推行的综合柜 员制,虽定义为综合柜员制,但综合业务有限,只是单个柜员办理业务范围和操 作权限内的本外币储蓄、对公等业务;对联行、票据交换、内部往来等风险较高 的业务仍沿用传统的复核制操作;对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对印、押、证的管理 的制度设计上,体现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同时,为了保证业务的安全, 强化了事后监督,完善了授权机制,设立了监控中心,加强了监督检查,积极防 范风险。二、综合柜员制的主要风险分析(一)制度引发的操作风险。单人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是综合柜员制的基本 要求,其表现形式为单收单付,柜员与客户“一对一”,这种制度本身就决定了柜 员自身承担风险和银行防范业务风险的难度同
3、时加大。调查表明,对业务的实时 监督和重要物品的管理是主要操作风险点。如目前银行采取的是录像监控和配备相应数量的复核员等措施。录像监控难以做到多方位监控,在监控时间上也不同 程度的存在盲点;综合柜员制下的复核员只是对柜员处理过的凭证要素进行复核,其 实质属于事后监督,与传统意义的复核有本质不同。通过调查可以得出结论,虽 然各行在积极探索、逐步改进和完善,但目前仍未找到比复核制更为有效的实时 监督和重要凭证管理办法。(二)投入引发的操作风险。实施综合柜员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度设 计、网络平台的搭建、应用系统的开发、监控设备的购置、人力资源的优化重组 等多方面,既有物的因素,更有人的因素。综合
4、柜员制的目的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提 高盈利能力。做为以效益为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对投入产出的评估是必不可少 的。实施综合柜员制会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初期成本很高,而且该类投入不可 逆。另一方面,效益的产生不但有赖于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带来的收益增加,笑 键是通过员工的优化组合,减员分流使人员支出大大减少,而因人员分流举措失 当形成的问题并不少见。因此,投入带来的操作风险也需引起高度重视。(三)人员配置引发的操作风险。一是人员配备和组合带来的操作风险。商 业银行对实施综合柜员制的条件都从制度上予以了限定,规定涉及人员配备、柜 员设置、员工素质、科技水平、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另外,对综合柜员的事前、 事
5、中、事后监督,重要凭证的管理,授权等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要求,其细 致程度不亚于复核制。但问题在于,综合柜员制实施的有效标志之一就是减员增 效,在基层网点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要全面按照制度设计落实和操作,意味着人 员至少不会减少,这样的综合柜员制只是表现在形式上,没有实际意义。反之, 如果强调减员增效,制度难以落实,风险会处于不可控状态。调查发现,在业务授权方面的操作风险尤为突出。如储蓄网点人员多在5人以下,每班3人,作为 授权人的储蓄所主任常常因公不在岗,而委派柜员相互授权,这样,既办理业务 又授权,容易造成失控。另外,授权操作也存在隐患,授权在记账柜员终端机上 进行,使用记账柜员打开的界面
6、,授权密码暴露在他人视线之下,存在泄密危险,风 险极大。二是柜员素质带来的操作风险。综合柜员制要求柜员具备较全面的业务 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劳动强度也大大增加,是对柜员综合素质的考验。知识 和技能不适应必然造成操作失误的增加;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会因疏忽大意发 生差错,给客户或自己造成损失,甚至与客户产生纠纷,损坏银行形象。另外,一些 柜员之间还存在着互不防范、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如授权是在柜员键盘上输入密 码,有的在柜员面前直接输入,没有任何防范意识和措施,且密码不按规定及时 修改,这极易给有意作案的人以可乘之机。(四)技术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综合柜员制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运用 处理各种银
7、行柜面业务的专用软件系统来实现的。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系统操作风险。包括系统安全、系统评估与升级、系统日常维护、应急计划 和措施的实施等风险,以上风险的控制依赖于科技人员合理配备。二是出纳机具 风险和监控设备操作风险。实行综合柜员制后,对现金的复核完全依赖于机具, 我们现用的钞票版别多且防伪技术复杂,钞票造假技术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 丈”。这对点、验钞机的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若出纳机具的性能不过关,将给 临柜人员造成误导,给客户或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监控设施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五)道德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其操作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柜 员与客户联手形成的操作风险。“一对一”
8、的经办模式,无疑使内外联合作案的可乘之机大大增加,可以说是综合柜员制下最大的风险,对此不容回避。二是主管 人员道德因素形成的操作风险。主管人员虽不直接面对客户经办业务,但由于有 授权的权力,对下控制多个柜员,如果主管人员违背道德,只需突破下线中的一 点即可形成联手做案。三是柜员道德因素形成的操作风险。综合柜员制下的现金 业务是一个手工点钞和电脑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没有换人复核,对柜员多收少付、 错款错账隐瞒不报、转移现金等的防范难度加大。四是客户因素形成的操作风险。与 银行开办的其它金融业务一样,综合柜员制下同样会存在客户风险,由于“一对 一”的服务,如果客户违背道德,很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
9、说婆有理”的情况, 责任不易辩清。与此相关,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分配制度上的欠缺不容忽视。综合 柜员制下一线员工的工作量和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这种机制产生的效益也主要 是由柜员提供优质服务产生的,因此,分配制度应向一线倾斜。但现有分配制度 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型,权、责、利不匹配,这种不合理增加了柜员道德沦丧的 风险。三、完善综合柜员制的意见(一)加强实行综合柜员制的可行性调查。综合柜员制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状况、 金融机构所占市场份额、科技水平、员工素质密切相关。实行综合柜员制需在认 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可行性论证,这是规避
10、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对 讲求效益的商业银行来说是必须的。(二)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金融风险与金融机构“相伴终生”,任 何模式下都有风险存在。制度设计者的责任就在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制度漏洞,把趋于完善做为终极目标。首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使 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重点是对业务操作的实时监督,笔者认为以柜员“唱收 唱付”为启示,完善客户确认机制,对大宗业务采取电话或传真方式由客户单位 再确认机制,客户确认要具备可视性和记录功能。其次,要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 施的完善。改革分配制度,明确经营责任,量化考核目标,严格奖惩制度,形成 向一线倾斜、向贡献突出人员倾斜的劳动工资分配
11、体系。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还 要在认真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查处力度,形成人人遵守制度、 按章操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三)加强内控建设,完善防范机制。一是要加强内部监督。首先,将柜员 岗位制约做为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相互制约,互 相监督,以减少一线的风险;其次,全面落实总会计、坐班主任、业务监管员制 度,筑牢“三位一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加强事后监督,并进一步完善监控系 统的功能,实现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管理,加强对监控信息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 第三条防线的作用。二是发挥审计作用,加大再监督力度。要充实审计部门的力 量,提高内部审计的频率,加大内部审计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再监督的作用。(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实施综合柜员制对临柜人员业务素质 提出更高的要求,柜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的高低是综合柜员制能否成功推广的关 键。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柜员培训制度,制定中长期和短期柜员培训计划,加 强对柜员业务规程、计算机操作,点钞技能的培训,强化对柜员的法制教育、职 业道德教育,提高柜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在柜员中形成依法核算, 按规定处理业务的自律行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