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作业设计.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作业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愚公移山一、基础性作、业(A层次)(一)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含义(1)汝之不惠: (2)始一反焉: (3)亡以应: (4)年旦九十: (5)惩山北之塞: (6)献疑:(7)握魁父之丘: (8)且直置土石: (9) 一度朔东:(10)箕奋: (11)始配:(12)杂然相诳:(13)毕力平险:(14)汝心之固:(15)子子孙孙无穷匮:(16)无陇断焉:(17)愚公长息:(18)笑而止之:(19)九石垦壤: (20)逋担者: (21)达于汉阴: (二)翻译下列句子的含义(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2、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5)(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课文写了愚公移山的哪些内容?2 .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些?愚公面对困难的如何解决?二、发展性作业(B层次)(-)1. (1)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 负山等情节做铺垫。B.第段先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再写 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
3、,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 征服的思想。C.第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 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D.本文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的程度,充分反映出智叟 对愚公的轻视。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句式相同。妻子 的话合情合理;智叟的话尖刻夸张,表现了他对愚公移山的反对。B. “如太行、王
4、屋何? ”和“其如土石何? ”都是反问句,但智叟的一个“其”字,表达了 强烈的嘲讽意味。D.妻子提出“且焉置土石”的疑问,反映了她对移山的担心,希望愚公知难而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险峻B.甚矣,汝之不惠惠:“惠”同“慧、聪明C .虽我之死 虽:即使 D.惧其不已也 已:停止(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 许:赞同B.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竹簸柳条等编织的器具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
5、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 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 人们的认可与支持。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 度。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 神。(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B.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愚公与智叟对比,突出了愚公的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C.文章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正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作业 设计
限制150内